第456章 三军齐聚围困宁陵(1 / 2)

第456章三军齐聚,围困宁陵

顾炎武这话虽然有些冷酷,但也是事实。

罗平安率领的神机军,全军编制四万人马,这会除后军营,因为驮运着重武器,还在十里之外,其余各营现在已经全部到位。

当然,仅凭神机军四万人马,想要围歼博洛率领的四万兵马,显然还是不够的。

虽然在攻陷宁陵之后,博洛帐下的兵马,折损了四千余人,但这些伤亡,并没有对军队的战斗力形成多少影响。

顾炎武的自信和依据,自然是来自睢州和曹州。

前天夜里,博洛率军突然出城,因为是半夜出城的,加上博洛派了一军,佯攻夜袭虞城镇,导致罗平安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博洛突围。

但黎明时分,哨探还是发现博洛率军离去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罗平安随即集合全军,一路急行军追奔而来。

同时,李过、高一功率领忠贞军四万人马,以及投降的王之纲,率领的一万二千降兵,对睢阳执行了四面合围。

五万二千人马合围,仅剩下万余人马的睢阳城,虽然急切之间,拿不下城池。

但把留守睢阳的张存仁,张学圣率领的清军,全部堵死在城中,还是能够做到的。

除了这些安排,罗平安在出发之时,就下令锦衣卫指挥佥事范忠,把博洛率军突围,向宁陵而去的消息,快速传递了出去。

如今两天过去,罗平安率军追到了宁陵城下。

睢州方向的亲卫营副将柏永馥,忠义军副将曹友义,接到消息之后,也快速做出了反应。

曹友义率领各营继续留守睢州。

柏永馥亲率亲卫中军,左右二军参将吴六奇,王辅臣两万马,火速出发,现今已经进入宁陵境内。

距离宁陵城已经不足五十里。

同样,曹州方向的韩烈,在接到博洛率军,往宁陵方向突围,意图撤回开封的消息时,没有片刻耽搁。

万骑军,亲卫铁骑的一万多骑兵,星夜兼程直扑宁陵而来。

至十月十六日入夜时分,柏永馥,吴六奇,王辅臣率领的亲卫营两万人马,封堵住了宁陵杞县,睢州方向退路。

罗平安率领的神机军,则是东南二门立下营寨,堵住了向考城,曹州方向的出路。

十月十七日清晨,浓雾笼罩的宁陵城南外,韩烈率领万骑军,亲卫铁骑经过一天一夜的赶路,进入了神机军左右二营,设立在南门外的营地。

神机军左营参将陈芳,右营参将吴高,都是韩烈收复江西行省时,收降的金声桓各部旧将。

如今二将已然成为军事素质过硬,思想成熟,忠诚可靠的战将。

“末将参见大将军!”

营门口,身穿甲胄,一脸恭敬的二将,率领营中一众将领,见到韩烈到来,无不是躬身作揖拜道。

“诸位将军免礼。”马背上的韩烈拱手回应之下,翻身下马上前,与众人寒暄之后,这才簇拥着进入了营地大帐。

“常登兄弟好样的,虽死犹荣啊!”

当得知亲卫前军营的参将常登,为了拖住博洛的兵马,战死宁陵的消息,韩烈脸色沉重的叹了口气。

“荩臣,给参军府传令,上奏朝廷,追封常登为宁陵伯,归德军节度使,以表彰其功绩。”

身为亲卫营主将,都指挥使的孙思克,对于帐下大将常登的战死,虽然感伤,也充满自豪。

正如韩烈所言,常登虽死犹荣。

一名将军,能够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对于自身来说,并不是什么悲剧。

相反还是一种荣耀,如今常登战死沙场,他的妻妾腹中都有孩子。

只要生出一个儿子,常登获得的宁陵伯爵位,就可以由儿子继承,这是多少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位。

同样,常登即便活着,若没有盖世奇功,一辈子也不可能获得伯爵。

要知道爵位自古历朝历代,都是武将最高追求。

历史的李广,为何会有李广难封的说词,就是对封爵之难的感慨。

韩烈下令孙思克,让参军府以他名义,上奏朝廷追封常登,这是对于忠义战死之人的褒奖。

也是做给全军将士树立的榜样。

忠义之人,必有后福。

为何追封为宁陵伯,那是表彰常登在宁陵战死的功绩。

归德军节度使,是唐宋时期武将最显赫的官衔。

有了这个官衔,常登的家小,就可以获得节度使宅邸,享受节度使的俸禄待遇,一直到他的二女长大成人,继承爵位之后,才会取消这份俸禄。

可以说韩烈这份封赏之重,对于全军将领来说,那都是无比艳羡之事。

“大将军厚恩,末将代常参将家小拜谢。”

孙思克是亲卫营主将,常登的顶头上司,他自然有资格代替常登谢恩。

在城南大营吃过早饭后,太阳升起,晨雾开始消散。

接到消息的罗平安,柏永馥分别从各自营地,赶到了城南大营。

“情况我已经知道了,现在三军齐聚,困守宁陵的博洛,犹如瓮中之鳖,全军就地休整三天,先量一下。”

“我料博洛从睢阳突围,为了行军速度,携带的粮草不会超过十天所需。”

“现在我们不攻,团团包围城池,博洛必然会做困兽之斗。”

“咱们来个以逸待劳,等他坐不住的时候,主动出击,咱们再进行收网,必可全歼敌军。”

城南外的营地大帐内,已经卸甲的韩烈,身穿一身大红色的圆领袍,头戴乌纱官帽,腰间系着一条玉麒麟扣带。

大马金刀坐在上首位置,面容从容淡定,目光深邃而睿智。

在了解过军情之后,韩烈决定先困守宁陵守军,待敌军军心士气衰竭,逼迫他们主动出击,再集合全军一举围歼。

虽然现在的局面,是他兵力占优。

神机军四万人马,亲卫营两万人马,万骑军和亲卫铁骑加起来一万三千骑兵。

原本有一万五千骑兵,但近来几场战斗,死伤了两千骑兵,而辅兵营的人马,现在都在夏邑协助运粮。

所以损失的兵马,也没来得及补充。

可即便如此,眼下的宁陵城外,韩烈依旧汇聚了七万三千人马。

相比起城中的博洛所部三万六千多兵力,多出了一倍。

但两军交战,很多时候,拼的不是兵力多寡,而是军心士气,装备后勤,还有战斗意志。

同样,也离不开军事指挥战术,这也是兵家有云,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的根本。

论战斗力,博洛率领的近四万兵马,足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利。

韩烈率领的七万多兵马,也不能说能够确保稳赢。

若是两军现在摆开阵势,正面厮杀的话,战局的胜负,顶多六四开。

即便胜利,明军也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故而,在了解了宁陵城中,博洛的兵马情况后,韩烈决定暂不发起进攻,采取以逸待劳,困守敌军,打击敌人军心士气。

进而逼迫敌军主动出击,再展开反击,进而一举围歼。

不得不说,韩烈的战略部署,绝对是上乘。

正如韩烈所料,博洛这次突围,携带的粮草,确实只够十日所需。

而且在昨日的攻城之战中,还没常登率领的明军反击中,烧毁了接近三成的粮草。

可破城之后,因为采取的是全面火攻战术,加上宁陵城中百姓,大部分已经转移,他们一颗粮食都没有缴获到。

此刻,东门城内的营地内,博洛那张黝黑的脸庞上,因为实在太黑,根本看不出表情。

只有那双如鹰隼的目光,发出慑人的光芒。

“我们的粮草只剩下五天所需,现在我们要么立即突围,要么坐以待毙。”

“诸位将军,都表个态吧。”

博洛口中的立即突围,意思很好了解,就是立即率军打出去。

但坐以待毙,自然不是真的待在城中,等待粮尽饿死。

而是依靠城墙,与明军殊死一搏,生死各安天命。

但这两条路,现在都不好选,原因很简单,主动权不在他们手中。

明军现在七万多兵马,已经四面合围,他们分散突围,亦或者主攻一路,都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才有可能杀出重围。

至于拼死一搏,采取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这需要置之死地的勇气。

现在明军没有攻城,他们却要率军死战,底层的将士们,势必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