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宁陵失守来迟一步(2 / 2)

只要援军到达,他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说明还能再创新功,为子孙后代挣得一份爵位。

然而,现实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当博洛进驻宁陵东门,见各军推进缓慢,即便是火攻态势下,明军的反抗依旧十分激烈,震怒之下的他,立即吼道。

“把红衣大炮调进各城门,对城区展开炮火覆盖,务必尽快肃清城中残敌,抓捕俘虏,问清敌情。”

对于博洛来说,在宁陵每拖延一刻钟,那都可能会使自已陷入绝境。

为了突出重围,他可以不计一切代价,哪怕是屠灭宁陵所有的军民,他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几十门红衣大炮,发射出的炮弹,不断的落在城区,掀起一阵阵地动山摇的爆炸声,也彻底把宁陵城的房屋,成排成排的摧毁。

熊熊燃烧的大火,不断肆虐,滚滚的浓烟,冲天而起。

这一刻,整个城区都被大火和烟雾所笼罩。

处于其中的明军士卒,为了躲避大火和浓烟,只能被迫不断后退,依靠着城墙的河渠,减轻大火带来的伤害。

地处城区中心的县衙,也被一颗炮弹击中,引燃大火的同时,也把县衙的房子给炸毁。

要不是常登跑得快,这会必然葬身在火海之中。

“这帮狗日的鞑子,果真是疯了。”

灰头土脸跑到空旷的院子内的常登,看着燃烧的县衙房屋,脸色也变得凝重了起来。

清军展现的攻击手段,已经决绝态度,显然是要与他不死不休。

而这个时候,援军依旧杳无踪迹。

眼下的情况是,最多一个时辰,数倍的清军兵马,定然会杀进来,以他现在手中的兵力,正面抵抗数倍之敌,胜算几乎是不可能。

“贝勒爷,我们抓到几名南明俘虏,根据一名士兵交代,现在明军主力,主要集中在睢州。”

“考城也还在我们手中,至于杞县方向,目前情况不明。”

在清军的炮火攻击下,冲入城中的拜音岱,在南门城区,抓到一个小队受困的明军。

虽然大多数士卒,都选择了拒绝回答问题,被拜音岱斩杀。

但还是有一名年轻的队官,扛不住压力,选择了招供。

“很好,做的不错。”得到想要的答案,博洛心中欣喜,但慎重的他,还是再次吩咐道。

“继续抓捕一些俘虏,严刑逼问,若得出的答案一致,那咱们立即往考城进发。”

“喳!”拜音岱一弹衣袖,躬身应道。

宁陵城区的战斗,持续到正午左右时,清军前锋统领努山,率领的精锐骑兵,顺利撕开了东城明军的防御。

把常登集合的余部一千多士卒,团团包围在了县衙之内。

而其余各城的明军士卒,在清军的炮火攻击下,这会也几乎死伤殆尽。

“不要再浪费时间,立即开炮,把县衙轰平。”

博洛再三确认了,自已想要的情报后,一刻也不想再待在宁陵。

来到县衙外长街上的他,看着负隅顽抗的明军将士,冷声对努山下达了死命令。

同时他又对拜音岱吩咐道:“集合其余人马,就地吃饱肚子,向考城突围。”

“轰隆!轰隆!轰隆!”

再次推进的二十多门红衣大炮,集中火力对县衙展开了一轮猛烈轰击。

看着县衙大门,以及四周的城墙,在炮火之中不断倒塌,各处的大火硝烟滚滚而起。

幸存的将士,人人振臂吼道。

“拼了,跟鞑子拼了。”

常登也是面露绝望之色,他虽然不想死,但他也绝对不会投降。

看着将士们一个个决绝的神情,常登高举手中的战刀,冷声吼道。

“对,跟建奴鞑子拼了,随我杀啊!”

一千多名将士,怒吼而起,冒着浓烟大火,跟随着常登冲出县衙,奋不顾身的冲杀了出来。

然而,这样的冲锋,虽然勇气可嘉,但却不亚于一场自杀行动。

因为,这个时候早就把县衙团团包围的清军士卒,早已经严阵以待。

手持强弓弩箭的清兵,在护军统领图赖的一声令下,箭矢齐发,密如飞蝗的箭矢,如狂风暴雨般射在冲锋的明军士卒身上。

“噗嗤!噗嗤!”

一支支挟带蜂鸣般的箭矢,穿过甲胄,射在冲锋的士卒身上,溅起团团血花的同时,也结束了他们的性命。

“呃~啊~啊!”

中箭受伤的士卒们,惨叫哀嚎着倒在了血泊之中。

“噗!”

被一支狼毫箭射中胸口的常登,闷哼一声单膝跪倒在地。

手握着战刀的他,看着滴血的胸口箭伤,因为疼痛而五官变得狰狞,双目圆睁的他,充满不敢的仰天发出了一声怒吼。

“建奴鞑子,老子今日的下场,就是你们来日的下场……”

“噗嗤!噗嗤!”

话音未绝的常登,随之被不断射落的箭矢给射中。

双手握着战刀驻地的常登,保持着单膝跪地的姿势,即便在连中数十箭的情况下,依旧没有倒下。

军阵之中的博洛,图赖等一众清军将领,看着那些前仆后继冲出来的明军士卒,玩命般冲了上来的场景,不但没有半点胜利的喜悦。

反而露出一抹凝重之色。

明军这种悍不畏死的战斗意志,让他们感受到了可怕。

如果所有的明军,都如眼前这支明军一般,想想就足以让人胆寒。

“贝勒爷,赶紧撤离吧。”内心受到触动的图赖,眼见冲出来的明军,基本已经被射杀,随之转身向博洛请示道。

“撤,立即撤退!”博洛一扯马缰,扬声下达了撤离的命令。

城中的清军人马,这会刚集合完毕,午饭都还没来得及撤退,接到撤离命令,只得空着肚子列队准备出发。

“得得得!”

就在这时,一骑飞马从东门飞奔冲来,远远便听到马背上的士卒挥舞着令旗喊道。

“紧急军报!紧急军报!”

心头咯噔一下的博洛,看着飞奔来到面前的哨骑。

“回禀贝勒爷,明军四万余人马杀过来了,杜尔德统领让卑职汇报,速速列阵迎敌。”

虽然在见到哨骑到来之时,博洛已经心中有所预料。

但听完汇报之时,他还是紧皱起了眉头。

明军追兵既然来了,再想出城撤退,显然来不及。

眼下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依靠城池,击溃追兵,若是一味撤退,势必影响军心士气。

甚至被士卒认为是畏战逃跑,若是军中产生这样的后果,整支军队距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传令,汉军各旗立即上城据守,满洲,蒙古各旗抓紧时间吃饭,休息片刻准备战斗。”

博洛当机立断的下达了军令。

明军四万追兵抵达,对于博洛来说,并不算致命威胁,他担心的是被这支明军缠住,从而遭到其余各路明军的围堵。

若只是应对城外的四万明军,他完全有一战的信心。

重新回到东门城头之上的博洛,就见到杜尔德率领的骑兵,一路飞奔着抵达了城下。

而在杜尔德的身后,一眼望不到头的平原上,一支浩浩荡荡的明军,正朝着宁陵城池一路追了过来。

午后的阳光照耀下,空旷的平原上,迎风招扬的赤色日月大旗,犹如一片汪洋大海般。

由罗平安率领的神机军,四万大军形成品字阵型,踏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逼近了宁陵。

虽然尚在三里外的军阵之中,骑在战马上,手持千里镜的罗平安,一眼就看清了城头的情况。

左右的宋奎光和监军使顾炎武,这会也不约而同的举起了手中的千里镜。

“宁陵已经失守,看来我们还是来迟一步啊。”

看到清军占领了宁陵,罗平安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宋奎光也是眉头紧皱:“常登跟随大将军也有一年多,他的秉性断然不会投降,看来他是凶多吉少了。”

顾炎武点头附和道:“这确实是个不好的消息。”

“但他们的牺牲,也是值得的,眼下清军没能逃脱,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