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活着,这个世界上会有更多的人活得不安,那么肯定就有人想消灭他,让他早一点儿离开这个世界。安禄山正面临着这样的状态。
偏偏这个时候安禄山的小妾段氏,他给安禄山生个儿子叫安庆恩,这安庆恩颇有些小聪明,因此很得安禄山喜爱。
段氏想让安禄山立安庆恩为太子,取代安庆绪。
安禄山暴怒之时也常言要废了安庆绪立安庆恩为太子。
安庆绪本就因为经常被安禄山殴打而对安禄山怀恨在心,他还私下里诅咒安禄山。
如今安禄山又说要废了他,这就让他对安禄山起了杀心。
不过此时安庆绪手中实力有限,心中虽有此想法,但却不敢动手。
这日安禄山又因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并再次命人当众把安禄山打了一顿。
最后竟然让陈希烈草拟立安庆恩为太子的诏书。
虽然在众人的劝说下安禄山暂时放下了此事,不过却也让安庆绪感觉自己已经大难临头。
他原本想要躲避,但思来想去却又想不出避祸的办法。
经过一番思忖,他冒险找到了严庄商议。
严庄其实也早就对安禄山不满,他也早就在进行布置。
只不过安庆绪性格毕竟懦弱,是以他也没有对安庆绪透露一点消息。
得知安庆绪的想法后,严庄大喜过望。
他压下心中的情绪对安庆绪说:“有的事情是不得已而为之,机不可失!”
其中的潜台词,安庆绪心领神会,说:“严公有什么计谋,小子无不从命行之!”
两人商议好之后,严庄又联系了蔡希德,安太清两人。
这两人原本都是安禄山的亲信大将,但自从安禄山患了眼疾之后,对两人也是经常非打即骂。两人也早就对安禄山离心离德。
得知严庄来意之后,两人当即就同意下来。
三人经过密谋,决定由蔡希德控制洛阳城外大军,安太清负责控制城内。宫内之事则由严庄负责。
商议已定,三人分头开始行动,严庄首先伪造了安禄山的命令,让蔡希德接管了洛阳城外驻军。
接着又以同样的手段替换掉了城内守军将领,让安太清统领。
因为自从安禄山眼疾加重之后,所有重要命令就是由严庄负责传递,因此他们的行动并没有被人怀疑。
做完这些之后,就剩下洛阳皇宫禁军和对付安禄山本人了。
如此就避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作为内侍总管的李猪儿。
严庄找到李猪儿后劝说道:“你挨打的次数,还数得过来吗?如果这样下去,不搞点儿什么特别的举动,我们都离死期不远了!”
其中的潜台词,李猪儿也心领神会,他也早就已经对安禄山不满,是以也答应与严庄配合。
这个时候安禄山仍然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下午的时候段氏带着安庆恩再次来见安禄山。
话语中再次鼓动安禄山立安庆恩为太子。
不过安禄山却有些拿不定主意,因为安庆恩还年幼,安禄山担心立安庆恩为太子诸将会不服。
安禄山作为叛军首领,对自己手下这些军将是什么情况那是很了解的。
若是自己死了,手下诸将不大可能听命于一幼儿。
不过段氏却不懂这些,只是不停的撒娇,即使安禄山向他说明这些后,他还是不罢休。
这却是引起了安禄山的不耐,不过他对安守恩却是喜爱,因此难得的没有发火。只是命李猪儿把母子俩送出去。
“夫人、殿下请!”
“你这个狗奴才!”
出了安禄山的宫殿之后,段氏就对李猪儿破口大骂起来。
骂完之后,才牵着安庆恩的手转身离开。
看着段氏的背影,李猪儿眼中闪过一道寒光,接着他脸上却是露出了微笑。
他心中悠悠一叹:“何必跟死人计较呢!”
入夜,在李猪儿的配合下,严庄和安庆绪很快控制了安禄山所在的宫殿。
严庄与安庆绪手持兵器,站在安禄山帷帐外,防止外人进人。
李猪儿持刀直入安禄山帐中。他杀人的经验不够丰富,先去砍安禄山的肚子,那不是要害处,因此给了安禄山挣扎的机会,这就迫使李猪儿还必须再下第二刀、第三刀。
看到李猪儿杀人的恐怖场面,安禄山身边的嫔妃们都吓得蒙头盖脸,一动也不敢动。
安禄山看不见东西,为了防备有人害他,平时床头放着一把刀。
当肚子上中了一刀,他立刻便伸手去抓那把刀,可是刀早被李猪儿安排人事先拿走了。
安禄山抓不到那把刀,便摇晃着帐竿喊道:“这一定是家贼!”这句话对挽救他的生命已经没有意义,但说明他至死头脑都是清醒的。
严庄等人在安禄山的床下掘了个几尺深的坑,用毛毡裹上他的尸体就地掩埋,告诫宫人不得向外泄露。
安禄山这样一个给无数大唐百姓带来无尽灾难的枭雄就这样死了。
第二天早上,严庄沉痛地向外界宣扬,雄武皇帝病重,册立安庆绪为太子,监国。
三日后,安庆绪在洛阳紫薇城继位为帝,改元载初,称载初元年。尊已没有生命的安禄山为太上皇。七日后,方才公布安禄山死的消息。
安庆绪是个性格懦弱的人,继位之后终日饮酒作乐,把权力都交给严庄。
他任命严庄为御史大夫又加封为冯翊王,大小事都由严庄决定。
安禄山还是有一批死忠之人的,安禄山的死讯传出后,一批安禄山的禁军将领当即发动兵变,抢出安庆恩欲拥安庆恩为帝。
不过对此严庄早有布置,他们的兵变很快就被镇压。
残余之人带着安庆恩逃出洛阳欲前往颖川投靠安史那承庆。
不过他们出城不久就被蔡希德追上,一场短暂的战斗之后,所有人都被杀,只有安庆恩被抓回了洛阳。
安庆绪见到安庆恩之后就怒火中烧,因为这个安庆恩他受了多少罪。
自从安庆恩出生之后,他就没有得到过安禄山的一丝关爱,有的只是谩骂和殴打。
他当即下令把安庆恩处死,与安庆恩一起处死的还有段氏以及安禄山其余的妃嫔子女。
……
安禄山被杀,安庆绪继位的消息传到李恽耳中已经是天宝十六载十月初一。
李恽判断安禄山死后,叛军定然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混乱。
如此就给了唐军可趁之机,十月初三,李恽命刘策率领五万大军从潼关南路迂回至汝州。
叛军在汝州的守军并不多,面对强大的唐军只是略做抵抗就弃城而逃,刘策军随即占领汝州。
随后刘策又趁胜拿下了新密,短短数日,刘策军团竟然已经逼近到洛阳城西二十里处。
得知刘策军竟然绕开潼关逼近洛阳的消息后,洛阳城内一下子鸡飞狗跳起来。
实际掌握大权的严庄紧急从北面调回了三万大军,同时派人向尹子奇和阿史那承庆两人求救。
并封蔡希德为济北王,河洛节度使,主持洛阳防御。
刚刚被封为颖川王的阿史那承庆在收到洛阳的求救信后,认为洛阳若破颖川也不可保。
因此在与手下诸将商议后,当即撤回进攻南阳的军队回师救援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