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安禄山之死(1 / 2)

🎁美女直播

李恽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手指在潼关上轻轻一点:“好!就依诸位之策,先取潼关!但此事需谨慎行事,需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仆固怀恩点头表示赞同:“李将军所言极是,我等需详细商议攻城之策,调配兵力,确保一举成功。”

高适取出笔墨,开始在地图上勾画起来:“此地乃潼关之南,地势平缓,利于我军展开……”

杨国忠补充道:“此外,还需派遣细作,潜入敌军内部,打探军情,以助我军。”

李白笑道:“李某虽不能上阵杀敌,但愿以笔墨为剑,为大军书写战歌,鼓舞士气。”

达成先取潼关再收长安的共识后,整个李恽集团就开始为战争做起了准备。

为了集中兵力李恽下令暂时停止赵广汉对葛逻禄的战争计划。

赵广汉也表示了理解,毕竟到现在战争已经进行了快两年,其实各方都已经开始感觉到吃力。

战前朔方囤积的粮草也已经消耗了大半,两线作战消耗实在是太大。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李恽终于准备了军队和充足的粮草。

定远城将作营也一直在加紧生产各种军械,尤其是对火炮的生产已经越来越熟练。

不但如此,将作营这些时日还按照李恽的要求设计生产出了一种超轻型的火炮。

这一款火炮的炮管由青铜铸造而成,重量较轻,仅为210斤,非常适合在山地行军时拆卸运输。

他的炮管长约4尺(唐一尺为30。7厘米),内膛设计有一个球形火药室,这种设计使得发射药能够更快更猛烈地爆炸,从而提供更大的射击力量。

此外,这种火炮只需要12两的火药作为发射药,射程却并不短,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两百六十步,精度也很高。很适合骑兵使用。

李恽在亲自对此炮进行测试之后,非常满意,并把此炮命名为十六式火炮。

李恽认为这种火炮其轻便的设计使得它能够被一匹马牵引,并且在山地行军时可以拆卸运输,便于快速部署。

使其在战场上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适合在复杂地形中使用。因此下令将作营大规模生产。

除此之外,将作营这才还送来了六十八门二式火炮和七十二门一式火炮。

另外王虎还按照李恽的命令,给李光弼送去了一式和二式火炮各三十六门。

如今李恽军的火炮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单兵火铳的研制还是停滞不前。至今仍然无法生产出合格的枪管。

对此李恽也表示理解,军工生产研究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而且原始火器其实在射程和威力上并不如弓弩,只是减少了士兵训练的时间成本。

对如今而言,其实并不急迫,得益于太宗皇帝制定的政策,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弓弩手。

天宝十六载九月初二,李恽再次召集诸将举行集议。

最终决定以马汉领兵七万继续监控长安叛军。

他自己则领刘策、李瑄、仆固怀恩、李嗣业、李野诸军进攻潼关。

为了配合李恽大军对潼关的进攻,李光弼也集结河东、河北诸军进攻史思明,防止史思明部回军。

李岘也集结齐地唐军,对鲁郡发动进攻,牵制东南方向的叛军。

安禄山在得知李恽军调动频繁之后,也往潼关和长安增派了军队。并重新把安守忠从南线战场调回长安,担任关内节度使兼京兆尹负责长安守备。

天宝十六载九月初五,李恽在泾阳校阅三军。

李恽军的动作让安守忠误以为唐军就要进攻长安,因此立即集结兵力准备与唐军决战。

安守忠也知道凭自己手中的军队难以在野战中与唐军抗衡,但长安城又太大,手中这七万人,听起来不少但其实连长安城的城墙都站不满。

因此在张垍的建议下,安守忠索性放弃了长安外城,只守皇城。

安守忠的行动正中李恽下怀,他当即命李野领兵突袭新丰县。

此时叛军在新丰县不过驻扎了一个营不足四百人而已。

李野可谓是一鼓而下,占据新丰之后,李野又迅速占领了蓝田。

得知新丰、蓝田两地被占领的消息后,安守忠这才恍然大悟,唐军并非是要进攻长安,而是要进攻潼关。

但此时明白过来已经太迟了,此时李恽军已经出发。

天宝十六载九月初八,李恽军兵临潼关城下,随即对潼关展开了进攻。

潼关位于渭水与黄河的交汇处,处于华山与黄河之间的峡谷之中。是关中通往河洛地区的交通要道。

若是攻破潼关那么唐军不但可以直接威胁洛阳,而且长安叛军就会成为瓮中之鳖。

为了守住潼关,安禄山也是用尽了全力。

他不但派出了手中第一大将崔乾祐,还在潼关布置了二十万大军。

李恽军猛攻潼关三日,动用了几乎所有的攻城武器,却连潼关的皮都没有擦破。

就连威力巨大的重型配重式投石机抛射的六百斤石弹也对潼关的城墙无能为力。

面对这天下雄关,就连李恽只能扼腕叹息。

又一次进攻失败之后,李恽无奈的下令退兵。

“他奶奶的,如此雄关当时若不强逼哥舒翰出战,如何能被安禄山那厮攻破!”

看着眼前的雄关,李瑄被气的破口大骂。

一旁的刘策与仆固怀恩也是附和着骂了几句。

高适这时却是叹息一声,若是继续这样强攻,即使能够夺下潼关,我军也将死伤惨重。

李恽深以为然,此时他也发现自己此前确实是轻视了这潼关。

他心中判断若是继续这样强攻,想要夺取潼关至少需要付出十万人伤亡的代价。

李恽军也试图引诱潼关叛军出关作战,但有哥舒翰的前车之鉴在,崔乾祐又如何会上当,他已经抱定决心死守不出。

……

就在潼关激战正酣之时,安禄山的眼疾也越来越重。已经到了近乎失明的地步。

按照安禄山的情况来看他应该是患上了白内障。但这个时候得了白内障,基本上可以宣布必然成为瞎子。

对这个美好的大千世界,他没有机会用视觉去感知了。因为眼疾和肥胖的问题安禄山已经几乎不再出门,天天卧在床上。

卧床时间太多了,他身上又长了大疮。

如果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盲人,本来是好好的,后来一下子失明了,总有一段时间不能适应失明的痛苦,安禄山的性格因此越来越暴躁。

自从视力越来越不好,左右使唤的人稍不如意,他就动鞭子抽,甚至杀掉。

原本最受宠的阉官李猪儿此时反而成了挨打最多。

这个李猪儿,出身契丹部落,父母原本皆是契丹贵族,十来岁时就跟着安禄山,人非常聪明伶俐。

安禄山当时俘虏他时原本打算是把他阉割后送入长安进献给李隆基。

不过当时安禄山没有经验当年处理他时,直接用刀子割掉他的生殖器,造成大出血,“流血数升”,几乎丧命。

这家伙也是命大,安禄山命人用火灰为他敷住伤口,原本以为他死定了,没想到这家伙在昏死了一天居然又苏醒过来。

安禄山见此情况,认为他是有大福之人,因此改变了主意没有把他送去长安,而是留在了自己身边。

说来也奇怪,自从李猪儿跟着安禄山之后,安禄山也官运亨通起来,很快就做到了节度使的高位。

就连周围之人,也言说这李猪儿是有大气运之人,安禄山也更喜欢他,并受到安禄山的重用。

现在就连李猪儿也天天被安禄山鞭打,其他的人更是人人自危,每天过得胆战心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在安禄山的马鞭之下。

因为恐惧渐渐的安禄山周围的人,也都开始对他离心离德,恨不得他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