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计划不如变化(2 / 2)

🎁美女直播

安守忠下达命令后,亲自带着骑兵对当面的唐军发起突袭。

渭水东岸的叛军也出兵进攻渭水桥欲救援安守忠,不过面对唐军的火炮,渭水东岸的叛军根本无法过桥。

西岸这边,安守忠虽然勇猛,但唐军也同样不是吃素的,双方战斗相当激烈。

不过安守忠军毕竟人数很少,最终还是被唐军击溃。

安守忠自己也身受重伤,还是在侍卫亲兵的拼死保护下,才捡回了一条命。

当安守忠大败的消息传回长安时,安禄山不禁勃然大怒。

他万万没有想到,李恽军竟然如此狡猾,竟然设下了如此巧妙的埋伏。

他怒视着众将道:“你们看看!这就是尔等所谓的试探性进攻,李恽军的情报都没有打探清楚就贸然出击,简直就是送死!”

众将闻言,纷纷低下头,不敢言语。

安禄山看了看众人继续道:“尔等也不用灰心丧气。虽然这次失败了,但咱们并没有输。李恽军的骑兵主力毕竟已经离开,他们的防线必然空虚。我们只要再想一个更巧妙的办法,就一定能够击败他们!”

众将闻言,纷纷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他们还有机会取得胜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双方都在不断的调整兵力,储备粮草物资。

安禄山也一直按耐着性子,等待着良机。

一直等到灵武大战的消息传来后,安禄山方才正式采取行动。

此时已经是到了十一月,天宝十五载这一年关中的气候变得非常异常。

这年夏天,关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往年,而才刚刚进入十月竟然就已经下雪了。

这在后世人看来是正常的,但对此时的人来说却是极不正常。

因为此时正处于地球的一个温暖时期,关中的气候跟后世长江流域差不多。

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关中,乃至河北、河东甚至辽东地区都有成片的竹林存在。

渭水、泾水、洛水的水量也很丰沛,冬季虽然会结冰,但冰面很薄,人根本无法在冰面上行走。

但这一年冬季,气温却是明显低了许多,不管是渭水还是泾水都结了厚厚的冰。

安禄山让人探查过,这冰面上不但是人,就连战马,车辆都能在上面随意通行。

这个发现让安禄山大喜,他对左右言:“这是上天都在帮助我们啊!”

投降安禄山的驸马张垍拍马屁道:“这证明大唐气数已尽,未来必是我大燕的天下!”

陈希烈也附和道:“陛下承天之顾,定能扫清天下!”

张均也道:“未来之天下必是我大燕所有!”

“哈哈哈!”

三人的言语让安禄山大喜,当即赏赐了三人。

陈希烈和张垍两人还被任命为宰相,位在严庄等一众跟随安禄山从范阳起兵的老人之上。

安禄山如此做法使得严庄等人极其不满。

同样对安禄山不满的还有,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等人。

这些人在严庄的联络之下,慢慢形成了一个新的集团。

不过严庄等人也知道,此时并不是内斗之时,首要的目标还是击败李恽,解除长安的威胁。

因此这一次作战,不管是严庄还是安庆绪皆是全力以赴。

为了增加获胜的概率,严庄提议,调回同罗与突厥骑兵。

安禄山思忖之后,觉得有道理,因此再度推迟了发动进攻的时间,等待同罗与突厥骑兵的到来。

安禄山的决断不能说错,不过也给了李恽时间。

就在这段时间,庞云派人送来了一批新筑的大炮。

单于都护府铜矿的发现与开采,如今李恽军已经暂时不缺铜。

因此这一次庞云运来的火炮数量,远远超过了李恽的预期。

“竟然铸造了如此多一式火炮!”

看到手中的清单,李恽面上也难以惊讶兴奋之色。

原来这一次庞云竟然一次性运来了一百二十门一式火炮和九十六门二式火炮。

加上前几次运来的火炮,如今李恽军中已经有三百六十门火炮。

这个数量虽然不如后世徐达进攻开封时的数量,当时徐达军中拥有两千门火炮。

不过质量上却是要超过后世开封之战,因为一式火炮和二式火炮,实际上是仿照拿破仑M1857型12磅野战炮和M1841型6磅野战炮进行铸造的。

1805年三皇会战之时的法军也不过拥有二百五十门这种火炮,而俄奥联军也不过拥有三百五十门火炮。

更让李恽满意的是,庞云不但送来了数量庞大的火炮,而且与火炮一同抵达的还有足够的炮手。

这就让李恽军炮兵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

李恽很快以这些火炮和炮手为核心组成了八个炮兵营。

李恽虽然不愿意现在就与长安叛军决战,但形势所迫,他也不得不改变原定计划。

很快时间到了天宝十五载的十二月。

此时安禄山已经在渭水东岸集结了十七万六千人,其中叛军精锐十二万三千人,同罗、突厥骑兵一万三千人,收编的关中以及灵璧之战投降的唐军约八万余人,骑兵数量为两万九千人。

根据安禄山的安排,叛军将这些兵力分成五个军,从长安附近的阵地出发,逐次向东北开进,依靠骑兵优势突破渭水,然后以汉长陵为中心展开。

十二月初四日,叛军同罗与突厥骑兵到达战场,并作好了全面进攻的准备。

叛军的进攻计划,是由安禄山手下第一大军崔乾祐制定的。

他制定计划的出发点是,李恽军已经基本上失去了野战进攻能力。

不久就将向西撤退。基于这个判断,计划规定:使用一部兵力牵制李恽军的北翼,也就是占据泾阳的李光弼部。

而以总兵力的五分之三放在南翼,预计在昭陵和茂陵之间突破对方的防御,尔后迂回至李恽军的右侧,切断李恽军的退路,然后利用骑兵优势将渭水西岸的李恽军聚歼于长陵以西地区。

李恽军方面,为了赢得决战,李恽决定把所有能够调拢来的部队都集中起来。

他当时的决策是:将原来派往西面监视扶风李亨军的马汉部立即调上前线,限令它们在两天之内赶到茂陵附近。

这样,除了继续监控大散关的王思礼部,和保卫后方补给线的颜真卿外,其余各部全部集中到了渭水西岸。

如此使得李恽军参战的总兵力也达到了十万三千人,并拥有三百六十门火炮。

李恽集中这些兵力,是尽了最大力量的。但与他当面的叛军相比,仍然居于明显劣势。

不过,就叛军方面来说,他们完全没有估计到李恽的兵力会有这么强大,而认为当面的李恽军最多不过五、六万人。

李恽则把战场选在五陵地区,,他的计划是半渡而击,效仿拿破仑在三皇会战中的做法,把叛军赶到渭水冰面上,然后利用炮火的优势轰破冰面。

李恽在得知叛军同罗与突厥骑兵抵达后,立即在距离河岸约两里地的地方构筑工事,摆成防御架势。

这时亲事司的探子通过张垍的亲信幕僚也已经打探到了叛军的计划。

因此李恽提前在茂陵和昭陵构筑了炮兵阵地。

李恽决心孤注一掷。故意示弱于敌,引诱敌军骑兵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