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御前宴会在持续了半天后就结束了。
殿试的第二步就是祭奠英烈,不过并不隆重,由吏部尚书带着这些学子们去祭拜。
杨秋年这会就必须得去了,要不然肯定会被人骂上两句数典忘祖。
在长乐宫随便找了个理由告别了李明月,就朝着祭拜之地走去。
“咦,兄台,为何看起来如此陌生,刚刚的宴会似乎没有看到你。”
刘昊看到非常陌生的杨秋年,不禁问道。
在刚刚宴会之时,都互相认识了一番,毕竟这些人未来都是要入朝为官的,现在结交一些好友,对以后也有帮助。
“我叫杨秋年因一些琐事,便没有参加宴会。”
“嗯…杨秋年?”
刘昊在刚刚宴会上喝了点佳酿,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说的是谁。
“我爷爷是大宣镇国公,父亲是大宣常胜侯,叔叔是礼部侍郎,在下是天骄榜第一。”
看着眼前此人迷迷糊糊的,杨秋年补充道。
“啊…你…杨秋年!在下失礼了,实在是没反应过来。”
刘昊赶忙恭敬的说道。
这一点倒是杨秋年忽略了,他以为这些书生会非常厌烦他,但天骄榜的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
对于这块代表家国荣耀的石碑,众人还是非常敬仰杨秋年的。
杨秋年看着众人略带崇拜的目光有些讶然,本想说两句侥幸所得,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也就只有殿试,众人会遇到,结束之后,自己必然是一飞冲天,与这些人自然是没有交集了。
就在众人在此等待的时候,吏部尚书刘保庆走了过来。
一看到杨秋年,立马出声嘲讽。
“杨家世子,殿试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两首情诗在外玩玩就罢了,国家面前,打打闹闹着实有些荒谬啊。”
其实就算武将集团和文官集团对立已久,但作为六部尚书,为人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
他作为吏部尚书主要负责全国官吏的任免、升迁等事务。
尽管是皇帝让杨秋年直接参加的,但仍然还是走后门,他对于这种行为是非常痛恨。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尚书大人为何只认衣冠不认人呢?天道排名上似乎没有你刘家的名字吧。”
杨秋年平淡的说道。
吏部尚书没有想到杨秋年敢指着鼻子骂他,这意思不就是在说他眼瞎,不懂识人吗?至于这天骄榜更是绝杀,诺大的府中,儿子孙子是一大堆,别提入榜,入品都是少之又少。
这句话可谓是直插刘保庆的内心啊,提拔了这么多官员,自己家的孩子偏偏不争气。
“你…你放肆。”
刘保庆被气的要死,一时间连反驳的话都没想出来。
一旁的官员见此情形,赶紧拉开吏部尚书,叫停这场闹剧。
“各位考生,准备进殿祭拜英烈吧。”
众人听到此言,纷纷进殿开始跪拜。
半个时辰后,祭拜结束。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正式的考试要到了第二天进行。
今晚需要留在宫内,太监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休息的地方。
一夜无话。
翌日。
众人来到了保和殿。
殿内,有数百位禁军巡逻,弥漫着庄严的气氛。
试卷分发下来,有一整天的时间来答题。
大殿内摆放了两三百张书桌和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