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叛乱怎么办?”刘表懒得听他们吵,直接默认采纳蔡瑁的建议了。
“请刘皇叔领兵讨伐之。”蔡瑁说得干脆利落。
萌越心下大惊,如何又让刘备掌控兵权?这不是太冒险了吗?
“可以。”863刘表一听就答应了。“具体事情你全权办理。萌越替我写一封信给皇叔,让他率兵去竟陵接管刘林,如刘林叛乱,押解到荆州城。”显然,刘表对刘备还是充满信心的,根本没把刘林放在眼里。
例会刚一结束,萌越就急见蔡瑁:“大将军,为何又让刘备领兵?倘使刘备抓着兵权不放,他手下猛将如云,我们很可能有灭顶之灾!”
“萌先生……不必担心。”蔡瑁看起来颇为自得,“这里还有一层,你可能没注意到,具体的事情,都是我来安排的,其中的操纵空间,足以把刘林干翻,把刘备搞垮。”
“请大将军明示。”萌越有些不相信,这个蔡瑁是个阴险小人,政治上翻云覆雨,的确险恶。但是说大智慧,倒是没有,很容易自以为是翻车。
“刘表叫刘备领兵,但是并没有说多少人,可以叫他率领本部兵马。刘备干翻刘林轻而易举,但是他的军马需要粮食,我们一断粮,他们就进退两难了。”蔡瑁在萌越耳边低声说了一通,得意地哈哈大笑。他轻佻地拍了拍萌越的肩,扬长而去,表示毫无问题。.
第一百零七章 面见刘表
可以想见,刘林接到这封命令时的惊讶和愤怒程度。没想到刘表已经到了快死的时候,诸事不管,仍然对自己下手。当然,或许是蔡氏集团或刘琦势力其中任何一个的挑唆。这份命令简洁而冷酷地写到:
除去刘林竟陵太守职务,升任监察大臣,接到命令之日即刻赴荆州赴任。竟陵太守职位,着水军将军张允接替。
落款处是清清楚楚的刘表大印。
从这封信来看,应该是蔡氏蔡瑁那一帮人搞的鬼,因为张允是他们的人。不过根据消息,刘备从新野起兵,看来刘备这帮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简单地说,刘氏和蔡氏势力突然联合起来对自己发难了。刘林有两个选择:一是老老实实交出竟陵军政大权,到荆州去养老。不过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荆州政权还能坚持多久,曹操已经横扫河北,正在收尾,当曹军南下,荆州必然要垮,到时候他去找谁养老去?第二是立即举兵反叛,依附曹操或东吴。显然依附曹操更有前途一些,因为东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灭了。事实上刘琦刘备等和蔡氏虽然在打刘林问题上形成一致,但也是各怀鬼胎,谁都想把竟陵这块宝地拉到自己的手中。
局势的复杂使暴怒的刘林迅速平静下来,毕竟这一纸命令虽然几乎把他逼上绝境,但是在这乱世,荆州周边的势力和荆州内部的势力错综复杂,他刘林也不是不能操纵。
刘林第一个派人去联络的是东吴的张温,请求东吴予以支持,最好进攻一下江夏,这样让刘备无力顾及。虽然听说刘备和落尘集团混得非常熟,但是刘林想想还是不能放弃,毕竟落尘也是强大的域外势力,乃派人跑去黄忠那里,许以钱粮,请求支持。当然曹操也不能少,刘林同样派出人员到于禁的樊城等地,要求联络上曹操。
对这封信,刘林采取拖延的态度,尽量争取更多的时间。但那蔡瑁也不傻,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刘林一边排兵布阵,提拔自己的亲信军官,为起兵叛乱作准备,一边联络域外势力,分明是想和荆州中央对着干了。蔡瑁严令如果刘林三日不到荆州,则可认为谋逆之实。同时急令张允引五万水军切断竟陵入长江投向东吴路线,当然,江夏的刘琦和关羽也不会放过刘林,可以说刘林被困在荆州境内了。
刘备连收到两封信,一封是告知他决定罢免刘林竟陵太守的职务,将他调到荆州去,而刘林可能不从,请刘皇叔做好准备。刘备在新野,兵不甚多,而且肩负着监视北方曹操的任务,不过既然是刘表的命令,刘备也不好拒绝,乃领张飞点步骑兵八千,准备作战。两天后刘备就接到另一份命令,刘林已经行谋逆之实,要刘备立即出发。刘备点八千步骑兵,率领张飞、赵云两员大将,直奔荆州。
本来刘备想在荆州了解情况,顺便看一下刘表的近况。不料刘表这几日复又重病缠身,不能见客。闻刘备到来,不顾众人反对,挣扎起来要面见刘备。那刘备随蔡瑁七拐八拐进了一间密室,室内颇暖,虽然外面已是春暖,室内还照着冬天的标准烧着炭火。刘备身披细甲,不一会就汗流浃背。“玄德贤弟…々ˇ…”刘表挣扎着抓住刘备的手,刘备见刘表,简直数月之间,迅速老去,骨瘦如柴,喘息沉重,已不忍直视。“我勉强熬过了隆冬,但也不久于人世了……”
“兄长何出此言?”刘备忙道,“请兄长慢慢调养,切不可着急。”
“玄德”,刘表并未理会刘备的话,而是急于把自己的话说出来,“我若老去,荆州贤弟可自掌之。”
刘备登时道:“刘备如何能作出这样的事?”说着泪流满面,“刘备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公子,万万没有自掌荆州的想法。”
刘表听了这话,也不言语,只是叹息了一声。刘备没有说“公子”是哪个公子,这是刘备的圆滑之处,因为蔡瑁也在旁边,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也许刘表现在也拿不定主意,不到最后一刻,仍然不能果断决定。
刘备见刘表倦了,心想不说可就没有机会了,乃凑上前去,道:“此次兄长着刘备拿刘林,但是刘备本部兵马太少,还望兄长再拨些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