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更加准确一些,人类文明在灵族堕落的事件中受到了余波的侵袭,从而遭受到了殃及池鱼式的惨痛打击——当色孽被证明,至高神力在诞生的那一剎那于灵族核心区制造出大漩涡的那一刻,在这整个主场宇宙中,所有和亚空间有关的科技,或者说术法,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干扰。
最直观的表现便是通讯断绝。
而位于其次的则是交通的阻断。
一夜之间,人类文明便从一个‘银河村’化作了洪水袭来时的破裂沙洲。沸腾的亚空间环境阻断了绝大多数交通和通讯的手段,让每一颗星球都化作了被隔断的孤岛。
这本会是一场大灾祸。无论是突然断掉的通讯网络,亦或是在运作中突然失效的太空航船。其发生的那一刻便会造成极其巨大的损伤。或许会有数以万亿的凡人在这场灾难中彻底死去,或许丧生的个体要比万亿更多。
但那一切都在发生之前被改变了,在对灵族的无数次时间线干涉中,有那么几次那未生的四位至高神力曾经朝着人类文明投来注视——这让文明中流传起来了对这四尊至高神力的信仰教派,并且在有效的灵验后,如野火般蔓延。
象征斗争和勇气的恐虐,象征生命和慈爱的纳垢,象征智能和知识的奸奇,象征恋情与美学的色孽——在亚空间内的正负平衡破裂,所有美好事物都变得邪恶污秽之前,这四尊有着可怕神名的至高神力却是真的足够阳光正面。而也正因如此,它们的力量能够均匀而且有效地渗入到人类文明之中,并在灵族的堕落之日到来之时,派上应有的用场。
——它们保护了人世。
在大漩涡生成,虚空风暴蔓延的时候,所有存在着这四尊至高神力信仰的区域都获得了一份特别的加护——这份加护稳定住了知性体的形体,让那些本应在亚空间风暴中破灭的航船能够坚持到当前行动的目的地。让通讯在断绝前维持些许时间,给出缓冲。让这本应在连锁反应中几近毁灭的人类文明,获得一个过渡的空隙。
于是,就在灵族堕落的这一天。人类文明的人口更新率并未较往常多出多少改易。但是很快,当人类文明度过了这最艰苦的适应期后,这份来自于至高神力的庇护也就悄然地离他们远去。
他们尝试祈祷,但是没有用处。
他们尝试献祭,但是没有响应。
而当人类中的灵能者们探测到了亚空间内那随着色孽的完全证明而日益趋向混沌化的现实之后。伴随着因亚空间风暴所造成社会倒退的影响加剧,这些曾经给予过凡人以庇护,给予过他们指引的至高神力们,也就被他们所彻底舍弃。
——二十多个千年前的异端审判在这个宇宙时代又重复了一遍。毕竟想要在武力不稳的情况下平复掉群众的愤怒,统治者终归得推出一些足够有分量的祭品。那些崇拜四神的祭司和虔诚信徒们被一一抓出,当众烧死或者除以绞刑。而那些暴乱的民众们却在广场或者显示屏后欢呼吶喊,彷佛赢得了一场了不得的胜利。
很讽刺,但这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或许是因为那曾为凡人的经历所遗留下来的小小羁绊,司掌着这四尊至高神力的轮回者们在中性的亚空间异化为恶性的混沌之后主动隔断了和现界的信仰联机以避免来自混沌的污染蔓延。而这样的行为却是让那些曾经代行神力的虔心者们成为了废物,且所有的废物,都会在时机合适时获得处理。
所以,遭遇剧变的人类文明以对废物的清洗而稳定了下来。社会重新洗牌,利益再度分配。而战乱难以在这洗牌和分赃的过程中产生。而当那些被牺牲者的血流得足够多的时候,一切便都重新恢复了平静。
暴徒们回到家中,装作自己仍旧是先前的守法公民。军士们回到营塞,自认所作所为全都出于正义。而那些新一辈的统治者们则如同食腐的乌鸦一般大口撕咬着牺牲者的残存血肉,直到抹除,或者吞噬掉对方的一切遗产和痕迹。
没有人会记得人类文明中曾经充斥着对混沌四神的膜拜。因为所有的信徒都会死去而所有的记录都会被抹除。而当后世之人回顾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它们只会惊叹于昔日的人类文明在那可怕天灾中成功自保的功绩,而不会认为有什么幕后推手的助力。
他们成功了。四神的教派以及其功绩被彻底抹除,只有那被贬为邪教的恶名还会被史书所铭记。在后世之人眼中,这四尊至高神力将是在远古时期便威胁着凡人发展的黑暗势力。而许多无中生有的英雄也就此诞生,在那不存在的历史记载中,填充了许多能够让这现有的学说变得骨肉丰满的,古代勇者对抗混沌力量的功绩。
——宇宙终于是变成了如此模样。而这段时间线也随着四神的被证明而稳固地锚定。人类的文明中不再有神。而在那之后,人类便将在这自我认知为无神的宇宙中再度崛起。
事件,至此终了。
而那是艾丽斯动身,并抵达目的地后,现实宇宙中在接下来数百年间所衍变出的未来。
——但现在,只是这一切事件发生的数百年前。
………………………………
艾丽斯抵达了自己的目标。
她在这座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的殖民星上落下,并让自己的脚尖触碰到了一块合适的地面。
她所处的地面,正是这颗殖民中一座封存着纸质图书的古典图书馆的内部。而当她落地的时候,她听到了图书馆外整个城市的慌乱和嘈杂。
有很多人在吵闹,发出嘈杂而又繁复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很快就在如同水波一般扩散开来的术法力量中消泯。并最终归于寂静。
这是必然事项,毕竟亚空间风暴在几秒钟前封锁住了这颗星辰的对外交流通道。仅有极少数的神权加护可以在这个时间点派上用场。而在四位至高神力的持有者隔断信仰联结,阻断神力传递的功效之前。神殿中的圣职者将主动出击,忙碌于对贵重项目而维持,以及将混乱的都市重新归于稳定。
这是圣职者应当要做的事。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们如今都不在这里。啊……没错。这座古典图书馆正是一座代行了神权的神殿。而这座神殿的所有权归属于艾丽斯,或者说归属于被艾丽斯所支配的‘奸奇’。
当然,这并不重要。至少在艾丽斯随手掐灭掉了这座图书馆在三十年后会因为一场暴乱而毁于火灾之中的可能性后便变得全然的不重要——她只是伸出手,穿过诸多防护保养措施在眼前的书架上拿起了一本书,而这本书的标题,则是【阿瑟王之死】。
阿瑟王,在很多世界中都只是虚构的王。
它并不存在有着明确指向的实体,而是来源于中世纪后叶,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的杜撰——那时候的西方学者们往往需要藉助一些古老的传统来完成自身的政治目的。而若是找不到合适的古老传统或者典籍,那么现场直接编一份出来却也未尝不是不可以。
所以,真实存在的阿瑟王并不是多元宇宙中的‘必然’之一。而天衍四九中的百分之二偶然份额所造就的成品。它不像是诸文明神话一般哪怕扭曲变形,也要毫无疏漏地投放到任何一个宇宙中去。换而言之,对于多元宇宙,对于人道剧本模因而言,阿瑟王对于整个宇宙并没有一定要存在的意义。
对于整个宇宙而言,【阿瑟王】这一个体并非是必要的。
而对于这安置终战的有限多元而言,【阿瑟王之死】这本书也不存在一定会出现于此的命运。
换而言之,这本书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书上的故事和宇宙本身生成了联结。而既然故事在这里,那么人也肯定在这里。
——艾丽斯轻巧而又利落地翻动着书页。
她的速度很快,手也很稳,翻完一页后又是一页,而在以这种落后的光学观测法检视了整本书后,她便将这本书扔到一边。弃若敝履。
——因为这本书上的阿瑟王,是男的。
而她非常清楚,当初接触西海队时,那位君王却是毋庸置疑的女性。
——不是这本书。
那么,翻检下一本。
于是,艾丽斯不断地将一本本或崭新或古朴的文书逐页翻阅。而很快,才到了第四本书,她便找到了她所需要的那份藏品。
书的内容并不重要,反正无非也就是一个名叫阿瑟的君王崛起,奋斗,掌权,困顿,并在最后消亡的无聊过程——这种东西她爱某人见得多甚至制作得多——而这本书内,唯一重要的事物,便是书中的阿瑟王是为女性。
对应的点,找到了。
艾丽斯眨了眨眼睛,在顷刻间便调取出了这份手稿的撰写者所持有的身份——那是一位老态龙钟的古代学者。而他在几千年前便已然死去。
死了很久,正常。不过意义不大。
因为艾丽斯只是点了点头,时间便在她眼前溯流回转。并成功地抵达了这位手稿撰写者所在的时间区域。
她看到了那位学者,而那位老朽的学者毋庸置疑地没有看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