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地方都像种花大陆这样,早早地将修行者和王朝分别开来,各种气运也都分门别类。
龙气、官运、文脉、武运都在山下,山上专心去夺天地之造化,吞吐山河气运,所以种花家的皇帝没有一个求长生成功,被天罚的反而不少。
越是偏远,越是封闭的地方,神秘与俗世的分隔进程就越慢。当权者,为将者往往都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强者,比如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们,比如卑弥呼和一众巫女。
能当上女王,意味着卑弥呼的女儿必须是邪马台的最强者。
值得一提的是,邪马台的巫女不是今天神道文化中的一种,而是种花家流传在西南方的古巫一脉。
邪马台赖以成名,流传至后世的“鬼道”,其实也是巫祭之法的本土化变种——日本的信仰心实在是太重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套在这里完全行不通,再过个一千多年都行不通。
本着不为敌方增加力量的原则,东君拿已经被大陆逐渐淘汰的那一套入乡随俗,搞了个似是而非的体系。
后世考证卑弥呼身上有一大堆自相矛盾的光环就是因为这个。
鬼道开创者,天照大御神的半身,食人血肉的女酋长,还有说法是张鲁五斗米教的传人。
其实都没错,因为东君就是打着天照大御神的幌子,行那巫祝祭祀,使役鬼灵之事。
巫祝祭祀离不开血肉与杀戮,与狗奴国的战争只会为邪马台提供越来越多的力量,越打越强,最终成为当时日本的霸主。
战胜狗奴国后,邪马台甚至养出了超越级的鬼灵,只要不招惹东君和武尊,说一声国内无敌也不为过。
只可惜这种风光没能维持多久,邪马台最主要的军力,豢养出的“鬼灵”居然在一夜之间集体失控,大肆杀戮。
等东君闻讯赶来,邪马台的高层已然死伤大半。
更糟糕的是,不管她怎么镇压,失控的鬼灵就是没有平静的迹象,最后只能狠心杀掉。
最精华的高层死伤大半,征战的王牌鬼灵尽数覆灭,没了军事力量的支撑,邪马台的衰落不可避免。
当然,只要东君愿意扶持,邪马台还是可以存续下去,但有几个问题她始终没想通。
她在邪马台下了大力气,巫祭之法给的是完全版,不是后期禁术那种残缺货色,理论上不该出现这种问题。
毕竟巫祭虽然不再是种花家的主流,但也发展了几千年,相当成熟。东君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让鬼灵集体暴走,其他人是怎么做到的?
另一方面,高天原的动向也比较奇怪。按照仇恨连锁和利益最大化原则,高天原是最大怀疑的对象,但那边什么都没做。
换位思考,东君绝对会借机反攻,不,在鬼灵暴乱的时候就该出手了,牵制住救援力量,让邪马台彻底毁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苟延残喘。
这些问题想不通,东君就不敢贸然行动,万一是陷阱呢?
最稳妥的方式就是等,等幕后黑手路出马脚。
只可惜等了很长时间,等到一蹶不振的邪马台消失,只留下“鬼道”这一很适合战场的传承一直延续至今,也没能等到。
其后,东君又扶持过两个代理人,可惜没能延续邪马台的辉煌,反倒是一路迁徙的狗奴国后裔越发风生水起,东君也没再遇到这种不可理喻的事情,逐渐将记忆尘封。
再往后,便是月神因为最后一次下注赵匡胤,虽胜实败,决定息心归隐。
东君也因此心灰意冷,不再入世。
第一百零九章 藤原京、平城京
说完了东君,再说说武尊这边。
两千多年前的武尊远没有现在不可撼动的地位,伊邪纳岐命和三贵子虽然没了,但高天原仍在,还是有不少神明存在。
哪怕武尊继承了须佐之男的一切,可因为人类的出身,处境略显尴尬。
没了三贵子的绝对权威,残存众神难免会产生分歧,极大地影响高天原的行动力与效率,早期邪马台能占据绝对上风的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在。
有趣的是,邪马台的压力反而促进了众神的内部整合,令武尊获得更大的权威,进而反哺狗奴后裔,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么奇妙。
而邪马台的衰落则给了和族发展崛起的机会,不过没了邪马台的压力,和族的发展同样不是一帆风顺。
除了因为日本本岛过于浓郁的神秘残存让妖魔鬼怪各种横行,人类除了巅峰层级,上中下三层都不如非人种族这一大环境因素,还发生过两次重大变故。
第一次是在日本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都城的——藤原京。
在藤原京之前,日本的都城是流动的,天皇在哪里,都城就哪里——史学家认为是和族迁徙所致,实际上嘛,上面已经说了。
也正是在这里,和族迎来了一次的辉煌。
然后,变故降临了,藤原京中枢一夜之间被血洗,高天原降临救援时已经晚了。
事后追查,居然查到了须佐之男的御用神道家系——最不可能出问题的草薙一族的头上。
武尊因此大怒,代行须佐之男权限,废掉了神道三家之一。
其实他也怀疑过是不是东君在捣鬼,但东君当时根本不在日本,回去探亲和月神过小日子去了。
最后只能以藤原京不足以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为由,迁都平城京。
第二次则是在当时最大的城市,第二座都城——平城京。
结果也是一样,发生在权力中枢,在和族发展到达鼎盛之时。
武尊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极大地强化了平城京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