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3章(2 / 2)

大秦妖孽 流浪的十七少 1795 字 12个月前
🎁美女直播

嬴政是前无古人的帝王,所以他肯定不想仿效古人!再有,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证明,古人的那一套治国办法已经过时了。对于这些,李斯心里最清楚。

在这些天的庙堂大争上,李斯一直保持沉默,他发现王绾张口古制、闭口古制,极力主张实行古代的治国办法,对于他的想法,嬴政不置可否!这显而易见是嬴政对王绾的治国套路不感兴趣,一个宰相不能治国,那还能当宰相吗!

李斯知道自己该说话了,而且自己一张口,王绾的相位就会震荡。

李斯站在大殿上侃侃而谈,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皇帝治理天下治的是什么?归根到底制的是人,把人制住,江山就能坐稳。怎样做才能把人制住呢?首先不能让老百姓手里有兵器,所以当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缴天下的兵器,然后聚集起来销毁。

春秋战国乱了五六百年,是谁在兴风作浪,绝对不是穷苦的老百姓,是六国的贵族权臣,他们是社会动荡的罪魁祸首!要想使社会稳定,必须制住这群人!

王绾丞相建议陛下实行分封制,微臣认为万万不可!分封制分封的是什么,分封的是陛下手里的权力!贵族功臣一旦被封王、封侯,他们就拥有了自己的地盘,拥有了和陛下抗衡的军队,他们就是大国里的小国,有朝一日会起来搞动乱,会使秦帝国像西周一样四分五裂,会出现第二个春秋战国。

嬴政听得津津有味,双眼不时放射出迫人的光芒,他对李斯的治国理论很感兴趣。并且,一国之帝要的就是集权,而不是分权!灭六国就是为了一统天下,怎么可能再分封国王呢!他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眼皮底在出现一方诸侯。

李斯继续道:陛下要想使秦帝国长治久安,您必须直接掌握军权,军权在手,别人想乱也乱起不起来!王公子弟、功臣权贵可以享受封君的待遇,但绝对不能给地盘,给军队;各级官吏只给他们治理地方的权力,不能给他们兵权!各级官吏只能听命于陛下,不能再听命其他任何人,这样陛下就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

第0173章 惊雷震震

嬴政听完李斯的大政策略拍案而起,大声喝彩,当即决定实行李斯的治国办法!并责成李斯起草具体的实施方案,把总理朝政的王绾晒到了一边。

李斯首创郡县制,把秦国分为四十二郡,郡里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亲自任命。郡下面依次设置县、乡、亭各级行政部门,管理地方事务。

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三位行政首脑,丞相总理行政事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司法监察。

李斯的这套治国理论,很对嬴政的胃口,它无限提升了皇帝的权力,极大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李斯也靠自己的实力放倒了王绾,成为秦帝国的新丞相!从此和嬴政结成了风雨不透的政治同盟,嬴政是秦国的老大,他是秦国的老二!

作为王绾纠缠了十几年的老对手,不知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李斯有责任有义务让王绾从庙堂上消失。

焚书,让王绾惶恐,而坑儒却让王绾惊骇欲绝,他很清楚,李斯不将自己置于死地,是绝对不肯罢手的。

而帝国太子将闾,更是不会放过自己,这其中有成娇,昌平君等人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扶苏。

对于一直妄图争夺太子之位的十八皇子胡亥和赵高,王绾并没有放在眼里,和执掌了帝国大部分军权和政权的太子相比,纯碎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但是,他却对扶苏寄予了厚望,帝国长子,名副其实的顺位继承人,身在九原有蒙恬帮衬四十万大军在麾下听命。

在朝,得到了一大部分的朝臣支持,甚至还有急于想要成为帝国新贵的赢氏皇族,在野有农家策应,只要搬到太子,就不难成为储君。

但是,想要让扶苏从九原归来,首先要清除的是李斯和将闾这两个政敌。

李斯一倒,右相冯劫是个粗人,做事粗枝大叶,皇帝就急需一个能够顺乎他心思的人担任左相,而这个人选舍我其谁。

李斯对王绾杀之欲快,王绾也恨李斯入骨,他弓着背,捻着胡子,在厅堂中如老鼠般的团团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