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1 / 2)

大秦妖孽 流浪的十七少 1707 字 12个月前
🎁美女直播

而五蠢,就是指坏人伺机欲动或敌人准备进犯。

将闾直接将儒家当成了敌人,伏念的脸色变得惨白。

将闾却看都不看他一眼,继续道:“古时候,苍颉创造文字,把围着自己绕圈子的叫做”私“。与”私“相背的叫做”公”。

公和私是相反的道理,现在还有人认为公私利益相同。那么为个人打算的话,没有什么比修好仁义、熟悉学术的办法更好了。

按照儒家的学说,修好仁义就会得到君主信任。就可以做官:熟悉学术就可以成为高明的老师。就会显荣。对个人来说。是何等的美事。

但是没有功劳的就能做官。没有爵位就能显荣,如果这样。国家就一定陷入混乱,君主就一定面临危险了。所以,互不相容的事情,是不能并存的。

杀敌有功的人本该受赏,却又崇尚仁爱慈惠的行为。

攻城有功的人本该授予爵禄。却又信奉兼爱的学说:采用坚固的铠甲、锋利的兵器来防备战乱,却又提倡宽袍大带的服饰。

国家富足靠农民。打击敌人靠士兵,却又看重从事于文章学术事业的儒生:不用那些尊君守法的人,而去收养游侠刺客之类的人。

如果大秦这样处理政事,要想使国家太平和强盛是不可能的。

国家太平的时候收养儒生和游侠,危难来临的时候要用披坚执锐的士兵。

国家给予利益的人并不是国家所要用的人,而国家所要用的人又得不到任何好处。

结果从事耕战的人荒废了自己的事业,而游侠和儒生却—天天多了起来,这就是社会陷于混乱的原因所在。

况且儒家所说的贤。是指忠贞不欺的行为:所说的智,是指深奥玄妙的言辞。

那些深奥玄妙的言辞,就连最聪明的人也难以理解。如果大秦制定民众都得遵守的法令,却采用那些连最聪明的人也难以理解的言辞,那么民众就更弄不懂了。

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是不会追求精美饭菜的:连粗布短衣都穿不上的人,是不会期望华丽衣衫的。处理政务,如果紧急的还没有办好,那么可从缓的就不必忙着去办。

用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措施,凡属民间习以为常的事。或普通人明知的道理不加采用,却去用连最聪明的人都难以理解的说教,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了。

所以那些深奥玄妙的言辞,并不是人民所需要的。至于推崇忠贞信义的品行。必将尊重那些诚实不欺的人。

如今大秦处于统治地位,拥有整个国家的财富,掌握重赏严罚的权力,可以运用法术来观察和处理问题:那么即使有张开地,姬无夜这样的臣子也是不敢欺君,何必寻找那些诚实不欺的人呢?

现今的忠贞信义之人有几个,而国家需要的官吏却数以万计。如果一定要任用忠贞信义之士。那么合格的人就不够用了。

合格的人不功用,那么能够把政事治理好的官就少,而把政事搞乱的官就多了。

所以大秦的治国方法,在于实行法治,而不寻求有智的人:牢牢掌握使用官吏的权术。而不欣赏忠信的人。这样,法治就不会遭到破坏而官吏们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如果君王对于臣下的言论。喜欢悦耳动听而不管是否恰当:对于臣下的行事,仅欣赏他的名声而不责求做出成效。

天下就会多出很多花言巧语之人,却根本不切合实用,结果弄得称颂先王、高谈仁义的人充满朝廷,而政局也会陷入混乱。

儒家竞相标榜清高,不去为国家建功立业。结果有才智的人隐居山林,推辞俸禄而不接受,而兵力仍不免于削弱。

兵力消弱,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那是因为民众所称赞的,君主所优待的,都是让国家混乱的高谈阔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