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希伯来人曾随着那些骑着马的希克索斯蛮族入侵并霸占了尼罗河的三角洲,而当时的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不得不拉拢这些该死的希伯来人入侵者,而在一百多年后,在第十八王朝时伟大的埃及终于将那些游牧民族驱逐出了尼罗河畔并将他们赶回了亚洲。
而赶走了入侵者的埃及法老并没有对这些希伯来人赶尽杀绝,他们甚至还大度的允许这些希伯来人居住在这座尼罗河畔的都市内,只希望他们能慢慢融合进伟大的埃及文明中。
但是,整整两百年的时间里,这些希伯来人不仅没有融入埃及文明,反而还割据了尼罗河畔一片大好的土地自治,他们既不愿信奉伟大的拉也不说埃及的语言,他们不愿与埃及人通婚,甚至都不愿遵守他们的法律。
他们从狡猾的大脑在埃及人的身上掠夺财富,如同一只趴在伟大埃及伤口上饮血的蚂蝗一般,令人生厌。
于是,到了第十九王朝的时代,到了伊莫顿的父亲拉美西斯一世的时候,忍无可忍的埃及人直接攻破了这座赠与这些希伯来人的城市,洗劫他们的财富,残杀他们的男人,将剩余的希伯来人贬斥为埃及最低等的四等奴隶,而伟大的埃及也在那次胜利后,获得了空前的财富与土地。
直到那时,埃及人才知道这些蚂蝗究竟在他们身上吸了多少血。
伊莫顿当然很清楚,因为那时率军亲征这座古城的人正是作为年长国王之子摄政的哥哥塞提一世——而他作为王室年轻的王子,也跟随着哥哥的步伐见证了对这座城市的攻伐与屠戮。
希伯来人跪伏在了伟大的埃及脚下,既然慈悲让他们贪得无厌,就用刀剑来让他们臣服吧!
然而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真正的历史被掩埋在了黄沙当中,厚颜无耻的希伯来人披上了无辜的外衣并将自己变成了受害者,而驱逐入侵者的埃及人反而成为了残暴的象征。
不过可能就连这些希伯来人的神自己都看不下去这种不要脸的洗白了,或者说这些希伯来人真的贪婪到向救走他们的耶和华索要赐福的程度。圣经内,还是不乏对这些贪婪蝗虫本性的描写。
伊莫顿干枯的手指轻轻戳在了一面墙壁内,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便将用自己锋利的骨指刺入了墙内。
他的眼中浮现出一抹悲哀
三千年的光阴啊......伟大的埃及以及灰飞烟灭了,拉神庇佑的土地现在已经被那些血统不纯的杂种所占据,他们说着昔日入侵者的语言,而将伟大埃及的美妙文字与发音忘得一干二净。
成王败寇,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变迁,即便是伟大的诸神亦然如此。
在战争中失败的不仅仅是埃及,还有神祗。
或许在那个时代的凡人不曾知晓,但作为神祗血脉与阿努比斯大祭司的伊莫顿即便身陷死者之都的古老墓穴内依然能感受到诸神的震怒,以及那一场属于神祗间的战争。
是谁胜利了?
没有胜者,伟大的埃及诸神和那个异国神祗耶和华都各退了一步,埃及诸神放走了四十万希伯来奴隶,而耶和华也停下了对底比斯的残虐。
也就是从那个时间点分开,诸神渐渐的远离的人间,除却冥府,人们已经淡忘了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伟大偶像。神祗褪去,而在属于人的战争中,伟大的埃及彻底的败亡了。
伊莫顿弯下腰,捧起了一捧黄沙,看着他们在自己枯骨的指尖消逝而去,伊莫顿迷茫的眼神渐渐的坚定了起来。
他不蠢,伟大的阿努比斯为何会如此青睐他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埃及王子与大祭司?不就是为了让他在久远的未来撒播自己的光芒。
即便是神祗也是有着欲望存在,伟大的阿努比斯也不例外,用天平审判人类罪恶的公平死神其实并没有他的天平一般的公正——他也会徇私枉法,挥洒不公。
就比如伊莫顿,他就是阿努比斯不公行为的最大罪证。
伊莫顿的脚步迈向了前方,记忆逐渐唤醒,他的步伐开始变得轻车熟路,遵循着儿时与少年的记忆,走向了此行的目的地。
阿努比斯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