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行凶被擒(1 / 2)

皇后心中早有所疑,而今才与云熙细细道来,

“偏房那口大瓮里头盛满了水,南瑾发现外头起火时,哪怕门口火浪再凶猛,她第一时间要尝试的,也该是趁着火势没有彻底蔓延之前,将外衣沾湿了水披着,放手一搏冲出去。

此举再凶险,也总比她烧断了房梁引塌畅音阁,求生的几率要高得多。

她是个聪明人,缘何有这法子她不用,反倒退而求其次?

所以这事只剩下一种可能,便是她尝试过了,却无法从正门逃脱。”

云熙问:“要真如娘娘揣测,那当日想要纵火的,就不止是王氏一人。此事事关重大,瑾贵人为何要瞒着娘娘?”

皇后道:“因为她不确定是不是本宫吩咐人放的火,谨慎些是应当的。”

又问顺喜,“方才本宫与王氏说话时,你在外头悄悄盯着,可见了什么人举止有异?”

顺喜道:“进礼假装洒扫门前灰,实则在暗中窥探娘娘。奴才依着娘娘的吩咐,并未阻止她。”

皇后微一蹙眉,“进礼?”

顺喜很快道:“回娘娘,是从前在长春宫伺候淑妃的。”

又补一句,“那时瑾贵人是长春宫的掌事婢女,进礼则是长春宫的掌事太监。”

皇后莞尔,“是了。瑾贵人懂得让人暗中盯着王安筠,大抵就是想要看看,会不会有人按耐不住,对她下了杀手。

瑾贵人想要引蛇出洞,但那人能做这些事,心思也不是个简单的,只怕不会被她这么一诈,就轻易自投罗网。

瑾贵人有心要抓出幕后兴风作浪之人,本宫身为中宫,自当要助她一臂之力。”

云熙细细咂摸着皇后话里的意思,这才恍然大悟,

“奴婢明白了。王氏火烧畅音阁,却没有被皇上处置,反倒留下性命打发去了十佛殿。

当日如果真的有人在起火前后锁了偏房的门,她大抵也会担心王氏会不会看见了什么。

今日娘娘亲自来找王氏,又劝着她保住性命,肯主动用膳。更会让那人吃定了,王氏肯定是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情。

只是当日场面混乱,她或许一时想不起来,这才得皇后娘娘您好生看顾着。如此一来,幕后之人更要乱了阵脚,按耐不住要急于下手!”

听得云熙所言,皇后徐徐颔首,笑得从容不迫。

下了云台,上了轿,听云熙又说:

“娘娘煞费苦心,也是想给王氏讨回个公道。”

“她有什么公道要讨?”皇后嗤道:“那把火本就是她放的,只不过事儿赶着事儿巧了,让她做了旁人的一把刀。

但她动了害人的心思,也的确这么做了,凭她有多少无奈,她也不是个无辜的。

那场火虽说没有伤着大公主和瑾贵人,可宝香的确死得冤枉。宫女的命也是命,本宫要是轻纵了王安筠,对宝香也是不公平。”

皇后缓一缓,又摇头惋叹道:

“本宫只是惋惜,她从前是那样纯善的一个人,怎么如今就变成了这般?而今念她伺候皇上多年,留她一条性命,已是宽宥了。

即便来日找出了幕后之人,本宫也不会求着皇上复了她的位份。要她一生青灯古佛相伴,于她而言,又何尝不是比死还要折磨的严惩?”

皇后执掌后宫多年,御下向来宽仁。

在她看来,后妃们聚在一起,平日小打小闹拈酸吃醋的,也是人之常情。

皇后时时敲打着,只要她们不做得太过分,皇后也不愿为难她们什么。

但若有人不知收敛,搅得后宫不得安宁,甚至闹出了人命,

皇后也能拿出中宫的威严来,断不会慷他人之慨,慈心泛滥。

“这事本宫能察觉,皇上定也有所揣测。

只是这几日,前朝为着是否攻打捐毒一事,辩得不可开交。朝政繁忙,皇上自然无暇理会后宫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