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褶皱的信笺被徐徐展开,
满篇熟悉的字迹撞入安筠的眼帘。
【吾女安筠,见字如晤。
宫中事家府闻之,无不震惊。你祖母因此心症反复,卧榻不起。父兄为保你性命,褪花翎长跪朝阳宫戴罪,求皇上留你一息。
母亲亦是昼夜难眠,因你所为惶惶不安。
幸得皇上宽宥,未曾追责家府罪责,唯将你父兄官降一职,小惩大诫,实为天恩。
事发至今,家亲对你所行恶举多有怨怼。然不日,唯余纷纷自责。方知此事错不在你,而在家亲多年待你冷落疏离。
尤是母亲。自幼严苛待你,三岁迫你识得女训、女德。又终日修习,琴棋书画样样不落。稍不如意者,便是狠心责罚动辄打骂,令你幼时终日以泪洗面。
然母亲所为,原不单是想借你之势,助益你父兄仕途坦荡。也因嫁与帝王家,乃为当朝女子最上乘的归宿。
母亲本愿你吃得苦中苦,而后方能一生顺遂无忧。可却一味自信自满,教导着你走错了路子,更是将你逼上了绝路。
眼下大错已铸,再道悔不当初,终也无济于事。幸而帝后宽仁待下,留你性命,余生尚能忏悔赎罪。
宫门相隔,你我母女缘分或止于此封家书。母亲别无他求,唯盼你擅自珍重。勿要自怨自艾,自伤自贱。人活着,总有挂念。
母亲也希望你能明白,这世上人人爱人的方式不尽相同,无论从前在家中如何,时至今日,你依旧是父母最心疼的女儿,是兄长最骄傲的小妹。
这些年来,辛苦你了。往后母亲于宫外,也会茹素礼佛,与你遥遥并肩,一并偿还你所犯下的罪孽。
今生于你,母亲亏欠良多。唯盼来生再为母女,母亲定不再迫你,由着你、护着你,去追寻你想要的人生。】
这封家书很长,洋洋洒洒写了几页信笺。
与安筠从前收到的,满篇都是母亲训斥的家书截然不同。
这是她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来自家人对她的关爱。
事发后,安筠曾想过无数种可能,
她甚至想过,父兄为了保住他们的官职,会急于向沈晏辞撇清关系,求着沈晏辞处死了她,不再认她这个王家女。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
于她万念俱灰之际,她穷极半生所追寻的东西,竟就这般静悄悄地落在了她的身上。
信笺上有许多地方的墨迹都被水渍晕开了,
她想,这大抵是母亲书信时,忍不住垂下的泪。
就像从前她在给母亲回信时,也不止一次哭到泪水失控决堤,落在信笺上,晕成了如今日一般的墨点子。
安筠泪盈满面,小心翼翼地将书信贴在胸口,生怕它再添半分褶皱。
那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仿佛有无形的力量涌上来,为她续上了生机。
即便泪眼婆娑,也能清楚看见她眼底的黯淡消散了几分,重新恢复了活人气的眸光。
她频频对皇后说:“多谢皇后娘娘,多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