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敌人援军抵达考城
十月十九日上午,因为胡茂祯率领的一万汉军营抵达考城城南。
杨衍接到消息后,选择了主动撤退。
这次他攻打考城,原本就是佯攻牵制清军。
既然打了三天,没能破城,清军援军又至,加上原本增援的韩烈,率领骑兵赶往宁陵增援而去。
仅凭手中两万人马,显然是打不下考城。
故而杨衍在胡茂祯的兵马入城前,率先撤退返回睢州而去。
明军的主动撤退,让城中的谭布,李本深多少有些松了口气。(扭错一下,文中谭布才是谭泰的弟弟,有的章节写到了谭拜。)(不过历史上也有谭拜其人,也是满清开国大将。)
“多谢胡总兵及时来援,请受在下一拜。”
李本深与胡茂祯在高杰帐下多年,私交自然不错。
“李总兵客气了,在下不过是奉命而来,不敢居功。”胡茂祯为人低调,拱手淡淡的说道。
两军人马入城,谭布作为三军主将,特意在营地设宴,款待胡茂祯以及其帐下将领张月,张胜。
酒过三巡,众人正高兴之际,城门守将赵亮来报。
“回禀谭将军,城外来了数骑,说是睢阳信使。”
谭拜现在也一直牵挂着睢阳的情况,得到回报,立即放下酒杯道。
“验明来人身份,速速带来见我。”
这几名信使,自然是宁陵城中突围而来。
见到谭布的几名突围信使,随之把睢阳,宁陵目前的情况,如数的向谭布进行了汇报。
“想不到短短月余时间,十万大军,竟然陷入绝境,南明贼将韩烈,果然好手段啊。”谭布感慨之余,顾不得酒醉,腾身说道。
“我要立即回开封,向洪大人和谭大人汇报情况,劳烦二位总兵,留守考城。”
谭布虽然没有其兄谭泰那般,身份地位显赫,位列满清名将序列。
但久经沙场的他,也不是一个酒囊饭袋。
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立即做出决定,带着一队亲兵,策马飞奔赶去了开封。
次日黎明时分,开封城门还未开启前,谭布便赶到了城门外。
城头守将在确认了他的身份后,放下吊篮把他吊上城头,并安排快马把他送到了总督府。
被叫醒的洪承畴,见到匆匆而来的谭布,听完他汇报的情况时,洪承畴习惯性的起身,来回走了几步,经过一番思考的他,这才缓缓开口道。
“昨日我接到军报,汝兄谭泰,与镇国将军汉岱,静海将军伊尔德,都统阿达海,佟养甲,率领的五万人马,今日将会抵达开封。”
“这样,辛苦你去开封渡口迎候,把消息告诉汝兄和汉岱,让他们不必入开封,直接率军赶赴考城。”
“然后分兵出击,派出两万人马攻击睢州,牵制睢州之敌。”
“派出三万人马,增援宁陵,行动一定要快,切不可耽误。”
得知博洛率领的突围人马,受困宁陵小城,军中更是极度缺粮的消息。
洪承畴也不敢片刻耽误,一旦博洛的军队粮尽,必然会全军覆灭。
要是博洛战败身亡,不但归德府会沦陷,开封也必然遭到明军的攻击。
更重要的是,博洛可是宗室子弟,多罗贝勒,更是朝中的后起之秀。
博洛要是死了,他这个三省总督,肯定也就干到头了。
“卑职立即告辞。”谭布也没有多做停留,转身便再次出城而去。
十月二十一日,也就是两天之后。
杨衍率领攻打考城的队伍,前脚刚回到睢州城,留在考城境内的锦衣卫密探,就传回了消息。
“清军五万大军,进驻考城,并开始向睢州进发。”
接到这个消息的杨衍,作为睢州最高军事长官,立即集合召集城中一众将领,召开了应对会议。
眼下睢州城内主力就是杨衍帐下的忠义军。
其次是亲卫营一部分人马,主要是中军一哨的两千人马,外加后军营的八千人马。
另外就是新设立的睢州守备营六千人马,由降将高进库,副将兼知州苏名榜统领。
总兵力加起来五万六千余人。
单论兵力甚至多于清军的五万人马。
但是这次增援而来的五万清军,大部分是八旗精锐,若是与敌进行野战,杨衍没有十足的把握取胜。
“杨总兵,敌军来势汹汹,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支援,被大将军困在宁陵之敌。”
“睢州不过是他们过境之地,我们若是紧闭城门不出,敌军根本奈何不了我们。”
了解到敌情之后,亲卫营监军使张煌言,率先开口说道。
“但是,就算我们闭门不出,清军也可以通过黄陵岗,或者通安堡穿过睢州。”
“从而快速赶往宁陵,解救被困在宁陵的建奴博洛人马。”
“所以这一战我们无法避免,绝对不能让敌人通过睢州支援宁陵。”
“要是放敌人过境,那就是我等的失职,也会导致大将军围歼宁陵之敌的失败。”“下官建议,立即在黄陵岗建造水坝,利用通惠渠的河水,把黄陵岗的道路村郭淹没。”
“从而堵住黄陵岗这条道路。”
“然后派两万人马,在通安堡利用地利条件,修筑壕沟工事,以火器为屏障,进行堵截。”
“只要我们拖住增援之敌三五天,大将军定可执行围歼计划,顺利消灭宁陵守敌。”
“等大将军消灭宁陵之敌,挥师北进之后,我们两军则可以进行下一步围歼计划,对来犯之敌展开反击。”
张煌言的侃侃而谈,说出的应对部署,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老曹,由你率领中军营,前军营,后军营两万人马,即刻赶往通安堡设防。”
“高总兵,你率领守备营的士卒,按照计划,前往黄陵岗建造水坝,一旦敌军到来,决堤毁坏道路。”
“本将坐镇睢州城,若清军来犯,吾当亲自拒之。”
杨衍思虑之下,沉声而起,下达了执行军令。
“末将等遵命。”忠义军副将曹友义,睢州守备总兵高进库,接令应道。
在做出部署的同时,杨衍紧接安排快马,把睢州的最新情况,送往了宁陵,向韩烈进行了汇报。
一天之后,也就是十月二十二日傍晚。
宁陵城南外大营内,接到杨衍送来的情报。
韩烈当机立断的连夜召开了军事会议。
而这个时候,距离韩烈包围宁陵城,已经过去六天时间。
此时的韩烈还不知道,博洛军中已经断粮两天,这时的博洛已经做出决定,那就是在二十三日凌晨,率军分散全面突围。
博洛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突围决定,自然是因为城中断粮。
其次是几天前,派出的突围报信兵马,虽然付出几千人的伤亡代价,但却成功突围出去了一部分人马。
这让博洛看到一丝希望,他相信只要全军分散突围,相互牵制明军兵马,定然可以突围出去一些人马,至少不至于全军覆没。
“清军援军已经出发,来日将会抵达考城,杨衍虽然做出了部署,但他没有十足把握,能够拖住来援的五万敌军。”
“现在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再等了。”
众将抵达大帐时,韩烈通报了一下军情,沉声说道。
“本将决定,明日卯时三刻,对宁陵发起全面进攻。”
“各军按照之前的部署,四门同时发起进攻,各炮集中攻打南北二门。”
“万骑军各营分列东西二门,负责压阵接应,一旦发现敌军突围,予以接应,并展开反击。”
“还请诸位将军回营之后,做好战斗部署,打好这一场围歼战。”
帐下参会的罗平安,宋奎光,崔定国,陈德,柏永馥等一众将领,在韩烈的话音落下之时,齐声拜道。
“末将等遵令!”
二十三日凌晨,天色刚刚蒙蒙亮,宁陵城内的三万三千余清军将士,由博洛和护军统领图赖二人统率一万精锐骑兵,从西门开始突围。
前锋统领努山,汉军旗副都统肖起元,率领一万人马,从东门突围。
前锋统领拜音岱,汉军旗参领张星,率领六千人马,从北门突围。
护军统领杜尔德、汉军旗副都统马进宝,率领六千人马,从南门突围。
全军于卯时初,也就是五点钟,同时朝四门杀出。
突围前,博洛召集众将叮嘱道:“突围之后,不要恋战,一鼓作气冲出去。”
“东门和南门突围之后,可前往睢阳会合,以加强睢阳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