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斩将夺城掌握主动(2 / 2)

洪承畴不由失神,这才开战十天时间,重兵把守的睢州,竟然失守了,这着实让他万万没有想到。

“洪大人,睢州失守,睢阳陷入孤立,若不能尽快收复睢州,打通睢阳通道,睢阳守军必然军心士气受挫。”

“博洛贝勒是朝廷钦封的征南大将军,绝对不容有失啊。”

谭泰这会也顾不得洪承畴的感慨,而是连声说出了心中顾虑。

“莫急,莫急,容我好好想想。”洪承畴虽然也是心急如焚,但还是极力克制着自已,让自已冷静了下来。

背着手的洪承畴,在大厅上来回走了两圈,这才沉声道。

“我们现在手中兵力不足,想要夺回睢州,我看几乎不可能。”

“立即派人去曹州探查敌情,若是能够拿下曹州,依旧可以打通与睢阳的联系。”

“同时,劳烦你去一趟濮州,请求尼堪贝勒,派出一军渡河,前往考城坐镇。”

“本官立即上书朝廷,加派援军南下,最好请豫亲王前来开封坐镇。”

谭泰想想也只能点头道。

“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这样安排了。”

拿下睢州的第二天午后,韩烈正在营房处理公务,孙思克带着一名信使走了进来。

“启禀大将军,忠贞军送来军报。”

韩烈放下手中毛笔,接过密封的军报拆开观看之后,面露喜色的笑道。

“鹿邑已经拿下,鹿邑守将陈锦,卜从善被擒,鹿邑之敌已经全部歼灭。”

“这一仗打得不错啊。”

“立即回令,让李过,高一功率军进驻拓城,与睢阳城外的神机军,继续合围睢阳城。”

“投降的王之纲所部人马,随忠贞军效力,继续发挥作用,向睢阳守军喊话劝降。”

“传令亲卫营副将柏永馥,监军使张煌言率部绕过睢阳,拿下宁陵县候,向睢州靠拢。”

在韩烈的命令下,孙思克快速把军令记录在册,然后韩烈用印,密封派人分别传达了出去。

十月初七上午,杨衍率领忠义军四万人马,抵达睢州,与韩烈完成会师。

“末将拜见大将军。”

在营门前见到迎接的韩烈,杨衍连忙翻身下马行礼,同行的监军使杜濬,以及一众将领,也纷纷上前行礼。

“诸位将军辛苦了,入营叙话。”韩烈面带微笑,招呼大家入营。

副将曹友义这个时候,则带着大军分驻在睢州各门驻扎。

城中大营驻扎了万骑军和亲卫铁骑,已经无法再安顿四万忠义军。

故而韩烈在接到杨衍率军抵达的消息时,特意安排人传令,大军入城分驻四城驻扎。

“大将军,想不到短短十日,归德府各县尽被收复,睢阳如今成为孤城,大将军用兵如神,末将佩服啊!”

来到营地大帐时,杨衍由衷的向韩烈恭维道。

“没有那么夸张,不过有几分运道罢了。”韩烈摆手一笑,随即讲了战争经过。

虽然韩烈说的轻描淡写,但这一仗的胜利关键,杨树沟乡突袭战胜利,以及收降高进库,王之纲等举动,无不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手腕。

“大将军,如今睢阳已经成为孤城,我军驻扎睢州,莫非要进攻开封?”

杨衍眼看各军现在都投入了战斗,只有他们忠义军还一枪未发,倒也是跃跃欲试。

“开封肯定要打,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军如今占据睢州,已经占据主动权,抢占了先机,现在只需耐心等待,我料敌人很快就会反扑。”

韩烈已经接到锦衣卫指挥同知郭虎,指挥佥事范忠反馈的消息。

获悉睢州北面的考城,清军三万人马进驻的消息。

考城与睢州,曹州,开封相邻,加上又紧靠黄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现在韩烈占领睢州城,考城之敌,想要援救睢阳清军,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攻打睢州,二是攻打曹州。

“大将军看来胸有成竹,末将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下一战,我军能够打主攻。”杨衍虽然不知道韩烈具体部署,但还是毫不犹豫的请缨道。

“杨兄放心,接下来的大仗,恶仗不少,不怕没有立功机会。”

韩烈自信的说道:“你们一路行军而来,这两天好好休息一下,最迟三天必有消息。”

正如韩烈所料,次日夜里,韩烈就接到锦衣卫送来的消息。

考城的两万清军,昨日一早突然出城,往曹州方向而去。

曹州虽然与考城相邻,但却是兖州府治下的散州,隶属兖州府节制。

此时兖州府的兵力布置,主要有两支兵马驻防,一是兖州府的守备营守备严忠,率领的三千兵马。

二是山东都司总兵黄得功,率领的都司营一万五千人马。

目前曹州城内,只有严忠率领的三千守备兵马。

黄得功率领的都司营,驻扎在兖州府附郭滋阳城内。

其次,山东提督,忠勇军主将李岩,率领的四万大军,以及登莱总兵陈永福率领的两万守备兵马和水师,则驻防在东平州和济南府境内。

负责巡视黄河防线,以防濮州,东昌方向的敌军渡河。

一直在韩烈帐下当差的孙思克,在锦衣卫密探汇报消息后,紧张的看着韩烈说道。

“曹州只有三千驻军,清军两万攻城,岂不是危险?”

韩烈则是神色如常的笑道:“按常理来说,确实如此。”

“但曹州的三千驻军,实际是我故意安排的,我军的防御点在兖州城,曹州不过是一块诱饵。”

“无论胜败,都无足轻重,丝毫不影响大局。”

“不过嘛,两万清军,这可是一块肥肉,咱们不能错过了。”

说罢,韩烈沉声而起,扬声下令道。

“传我命令,万骑军,亲卫铁骑连夜出发,兵发曹州。”

“传令杨衍来见我。”

命令下达,万骑军,亲卫铁骑集合之际,杨衍接令而至。

“杨兄,睢州交给你来镇守,我即将率军奔赴曹州。”

听到韩烈要出征,杨衍立马脸色就垮了下来。

“大将军,不是说好下一战,让末将出战吗?”

听到杨衍的抱怨,韩烈不由摆手笑道。

“听我讲完嘛,留守自然不会叫你来亲自叮嘱。”

“明日一早,你部派出两万人马,向考城进发,给我摆开阵势,对外宣称五万人马,做出要大举进攻考城的架势。”

“至于要不要拿下考城,你自已临机决断,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退回来。”

“另外,亲卫营主力,预计这两天可抵达睢州。”

“等我解决曹州之敌,咱们再合计,是打开封,还是睢阳,到时候本将保证,让你们忠义军打头阵。”

“嘿嘿,这还差不多,末将明白了。”得到韩烈的承诺,杨衍顿时喜笑颜开的应道。

十月十日午后,曹州城东门城头。

兖州守备严忠,曹州知州郝芳声,率领的三千守军,面对满清河南总兵李际遇,率领的两万人马攻城。

兵力悬殊的严忠,也只能选择被动防守。

好在曹州城头之上,有三十六门红夷大炮,还有六十门臼炮,这些大炮的存在,给了严忠不少信心。

开战之前,他奉命率军驻守曹州时,曾接到韩烈军令。

若曹州发生战事,以三天为期限,只要坚守三天不失,就给他记功。

三天之内丢失城池,军法处置。

同时韩烈还定了一个标准,超过十倍兵力攻城,他可以弃城退回兖州。

眼下城外之敌虽然有两万之众,却没有达到十倍之数。

而且敌军昨日夜里抵达城外,今早才开始攻城,今天仅仅是攻防战的第一天。

有城池依托,又有火炮为凭仗,严忠若是三天守不住,他也没有脸面再见韩烈了。

“大人,敌军又开始攻城了。”

随着鼓声响起,一队队清军人马,抬着云梯,冲城车,朝着曹州发起了进攻。

“各炮准备,三轮齐射!”

抽刀在手的严忠,神情严肃,目光凛冽的看着城外蜂拥而来的清军人马,扬声发出了一声怒吼。

一轮炮火就是十发炮弹,三十六门红夷大炮,三轮齐射下,就是一千多发炮弹。

还有六十门臼炮,在敌人进入射程之内,随之发射出了一颗颗炮弹。

“轰隆!轰隆!轰隆!”

漫天飞射的炮弹,划过天空,落在城外的敌军战阵之中,大批大批的满清汉军营士卒,在炮弹的爆炸冲击波之中被肢解。

血淋淋的残肢断臂飞舞,那些撕碎的尸体内脏,散落在地面之上,让人震撼的同时,又是那么的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