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郧阳局势,风云突变
“让他进来。”刘体纯看向袁宗第,党守素,见二人点头,他才开口说道。
不一会,一个头戴斗篷,身披蓑衣,浑身上下雪花的男子走了进来。
当他摘下斗笠之时,嗓门奇大的塔天宝率先吼道。
“王老三,你个狗贼,竟敢送上门,莫非是嫌我腰间刀不利否?”
塔天宝是刘体纯帐下的果毅将军,人如其名的他,长相粗犷,嗓门奇大,没有什么心机,但颇为武勇。
为此刘体纯对他自然信任,委与中军护卫重任。
“天宝兄要杀我,也请听我一言,待我说完再杀不迟。”
此刻摘掉斗笠的青年男子,倒是十分冷静。
这个人袁宗第、党守素等人不认识,但刘体纯、吴汝义等人却认识。
毕竟这一年来,彼此没少打交道。
此人叫王昌,正是昔日刘体纯帐下果毅将军王光恩的三弟,故而塔天宝叫他王老三。
而王家兄弟投奔义军前,名字分别叫王大,王二,王三。
后来跟随李自成反明,立功升职后,王大改名王光恩,王二改名王光泰,王三改名王光兴,也叫王昌。
这兄弟三个少年投奔义军,算得上是尸山火海杀出来的。
王光恩投降之后,做了郧阳总兵,老二王光泰和老三王昌,也分别做了副将,参将,倒也是出人头地了。
可惜好日子没过上一年,现在这兄弟,却陷入了灾难之中。
“王老三,今天爷爷我高兴,给你一个说话的机会。”
刘体纯再次抬头看了眼上首而坐的袁宗第和党守素,见他们都没有吭声,显然是默许他处置。
对于二人给自已这份面子,刘体纯也是心存感激。
眼下他明显式微,之前在大顺军中,他也不是中权亲军的大将,比起再做的袁宗第,党守素,蔺养成,张鼐,刘芳亮几个,他的身份地位也要低一级。
“多谢二虎将军。”王昌这会抬头,偷偷打量了一下大堂上的众人,才发现眼前坐着的一众将领,竟然个个都是熟面孔。
袁宗第他们不认识他王昌,那是之前他身份地位低下,入不了这些人法眼。
但是,他却认识这些人啊,搁在一年多前,这帮人个个都是大顺政权实权人物。
个个都被李自成封候拜将,就是他大哥在这些人面前,也只有低眉哈腰的份。
虽然心中敬意,这帮人怎么都出现在了房县,但他还是快速冷静了下来,把自已的来意说了出来。
“二虎将军,郧阳巡抚潘世良,抚标营副将李显功,扣押了我大哥,夺了我大哥兵权,说我大哥与您勾结,阴谋反叛满清朝廷。”
“我二哥与副将李世英,率领一支残兵,获悉消息,从均州出逃,现在驻扎在竹山县。”
“在下奉我二哥之命前来,希望二虎将军能够念在昔日情分上,收留我兄弟。”
“若二虎将军不愿意,在下小命任由处置。”
“我二哥他们,也只有跟鞑子拼命去。”
……
在王昌的一番叙述下,堂上的众人,也都听明白了。
那就是王光恩被满清朝廷怀疑通敌给扣押,帐下兵马多被抓捕,只有王光泰和王昌,李世英等屯驻在均州的人马,逃到了竹山县。
“我问你,郧阳巡抚潘世良手中有多少人马?”
这次袁宗第终于率先开口。
“回袁将军,郧阳有一万五千人马,多数招降的明军和昔日的大顺兵马。”
王昌如实回道:“我大哥被扣押后,我和二哥,带出来了四千余人,眼下城中只有一万多点兵马。”
“不过,襄阳那边还有一万五千清军,尤其是驻守襄阳的满清定南将军佟图赖,帐下有一支精锐人马,据说有三千铁骑。”
“你叫王昌?看来你是认识我了。”袁宗第听到王昌的回答,淡淡的笑了起来。
“中权制将军大名,如雷贯耳,岂能不识。”王昌连忙拱手行礼,同时还不忘给党守素、刘芳亮等人行礼。
在座的一众将领,个个都是他眼中的大佬级别。
除了监军使杨文荐,以及督军邵苓芝外,眼前一群将领,他个个都认识。
“既然你认识我等,我也不废话。”
“本将军现在是大明总兵官,隶属大将军韩公帐下,现在房县有三万将士,加上二虎将军的人马,可用兵马多达六万。”
“我现在问你,如果我们率军出击郧阳,能不能一举攻破郧阳,拿下郧阳的建奴人马?”
“啊?”王昌刚才入城之时,就发现城中兵马异常多,但他还以为是刘体纯的人马。
但这会他算是明白了过来。
“肯定能,郧阳城中的人马,还有不少我兄长的兵马,只要我杀过去,潘世良那个狗贼,绝对挡不住我们。”
惊愣之下的王昌,快速的回道。
“我们出兵可以,但有个前提,你们兄弟必须归附我军,受我节制。”
袁宗第沉声看着对方:“我给你个忠告,不要有小心思,否则我一定会送你们兄弟下地狱。”
“我以项上人头发誓,绝无二心,誓死效忠将军。”感受到袁宗第强大的气势,冰冷的目光,王昌连忙跪倒在地。
“很好,你退下休息一下,午后我会率军随你出房竹山,先取均州,再克郧阳。”
袁宗第大手一挥,王昌这才告退而出。
“二虎,你部留守房县,准备整编事宜,吴汝义你带队随我出征。”
“在此期间,一切军令听杨监军,邵参将的安排,不知你能不能做到?”
面对袁宗第的询问,刘体纯已经知道杨文荐,邵苓芝身份的他,连忙起身拱手应道。
“末将遵命。”
袁宗第之前就介绍过大家的身份,杨文荐是邵苓芝都是朝廷官员,说好听是监军。
说不好听就是监视,大家都是聪明人。
刘体纯自然明白,自已虽然有三万人马,但现在的情况就是缺衣少食。
归顺朝廷,接受朝廷整编,这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他也没有资本,与袁宗第率领的忠烈营抗衡。
两天之后,袁宗第率军抵达竹山时,王光泰这个王家兄弟智囊,见到弟弟王昌带回来的不是刘体纯,而是袁宗第率领的三万成建制明军时,多少也有些惊讶。
但在与弟弟沟通过后,他却是不惊反喜。
有了这三万明军襄助,夺取均州,攻克郧阳,救下大哥的希望,将会大大增加。
然而,王光泰兄弟的梦想,很快破灭。
因为当他们兄弟,引领帐下人马带路杀到均州城外时,却接到了一个噩耗。
他的大哥王光恩,已经被问斩,人头悬挂在郧阳城门。
“潘世良,不宰了你,吾誓不为人。”
接到消息的王光泰、王昌兄弟,无不是恸哭哭倒在地。
而之前他们自认为十拿九稳可以攻克均州的想法,这个时候也破产了。
因为佟养和率领的一万五千人马,早在两天前已经进驻均州。
面对重兵把守的均州城,没有攻城器械的忠烈营,虽然兵力比守军多一倍,但面对均州这样的山城,却也根本无能为力。
冒着严寒而天气,奔波了几天率军而来的袁宗第,看到这个情况,一时也无能为力。
正当众将商议,是战是退时,邵苓芝却轻骑而至。
“袁总兵,南漳、宜城失守了,忠信营溃败,已经退往荆门州。”
邵苓芝带来的消息,把袁宗第、党守素等人,惊得无不是色变。
“杨监军与我一致认为,现在我们不宜再进攻,应该退回房县,等候大将军的指示。”
“再图收复南漳和宜城,否则时间一久,我军将会因为无法补充粮草和断粮。”
这也是邵苓芝亲自赶到均州的原因。
因为这份建议,不是军令,只有他亲自前来,才能让袁宗第重视。
“马进忠这么会如此大败?”在邵苓芝说完后,袁宗第陷入沉思,党守素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目前根据忠信营传来的情报,可以确定是王允成和武自强叛变了朝廷,带着一支清军袭击了宜城。”
邵苓芝把目前掌握到的情况,如实的汇报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