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进驻滁州知州黄延才(2 / 2)

军队入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知州衙门。

知州黄延才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接到消息的他,也只得召集州衙官吏,来到衙门等候。

作为一个文官,一州知州,要是在一年前,即便是总兵到了他面前,那也得主动向他行礼。

这就是大明文官的无形权威。

没有诏令,总兵别说冲撞州衙,即便是冲撞县衙知县,那都是大罪。

“镇国大将军,长平侯,太子少保,山东镇提督韩大将军到!”

在亲卫营士卒的护卫下,韩烈与崔定国,李牟在州衙门口下马,站在州衙大门口,看向了大门之内。

州衙大堂之上的黄延才等人,听到这一声唱喏,这才不由动容而起。

镇国大将军,太子少保黄延才没有听过,但他今年赴任滁州之前,曾在京师担任过礼部主事。

关于长平侯,山东镇提督韩烈的名字,他可一点都陌生。

因为身为礼部官员,他还知道韩烈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崇祯亲自挑选的驸马都尉。

“他怎么来滁州了?”黄延才惊疑之下,连忙率领州衙官吏,迎出了大门。

“下官本州知州黄延才,率领州衙官吏,拜见长平侯。”

黄延才此时只知道京城陷落,皇帝和太子陷落贼手,生死不明。

却不知道韩烈封官,护卫太子南迁的消息。

故而他也没有称韩烈大将军,而是以熟悉的长平侯称呼。

“黄大人不必多礼,今日冒昧前来,唐突之处,还望海涵。”

对待文官进士出身的黄延才,韩烈没有敌意,毕竟对方不是自已的敌人。

面露微笑的他,亲切的拱手回礼。

“长平侯客气了,请入内一叙。”双方寒暄之下,黄延才见韩烈态度亲切,也是颇生好感,连忙请韩烈入内。

进入大堂分宾主落座后,韩烈也没有废话,直接说明了来意。

“陛下驾崩了?”黄延才在京城为官三年多,虽然因为官职小,一年也难得见两次皇帝。

但身为进士的他,好歹也是天子门生,得知皇帝驾崩的消息,虽然早有传言,皇帝和太子死在了闯贼军中的消息。

但这会得知确切消息,他再也忍不住落泪跪倒在地。

朝着京城方向,磕头拜道:“君父身陨,这是国家的不幸啊!”

一时之间,大堂之上,一众官吏,无不是跪地落泪,场面着实有些感伤。

“黄大人,不必悲伤,陛下早有旨意,郡王死社稷,虽死无憾。”

“如今太子奉旨南下登基,却被马士英等奸臣,派兵阻拦在济州,迟迟无法南下。”

“而他们企图扶持福王为傀儡,这是要亡我大明啊。”

韩烈扶起黄延才,把他南下的原因,尽数说了一遍。

“竟有此事?大胆马士英,本官虽然人微言轻,定要前往南都,说破马士英的阴谋。”

勃然变色的黄延才,就像一个过了河的马前卒,虽然一个大老爷们,眼角脸上还有泪痕,却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气势。

“黄大人真忠臣也。”韩烈夸赞一声,继续说道。

“我已经派人去济州,接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大人前来滁州。”

“还请黄大人今晚先行渡江,赶往京师把太子南下,被阻济州之事,告知南都各部官员。”

“随后本将军,会护送范大人,倪大人前往南都,揭穿马士英阴谋。”

“请长平侯放心,下官这就动身出发,赶往南都。”黄延才倒是一个雷厉风行之人,连忙起身说道。

当然,黄延才之所以相信韩烈,不是空口白话。

而是韩烈手上有崇祯皇帝颁发的太子南迁的旨意。

其次,还有这次出征前,太子下达的太子教令。

无论是圣旨,还是教令,那都是有玺印的,这个还真没办法造假。

玉玺印章,跟官吏佩戴的印绶,在古代基本上无人敢造假。

矫诏虽然不少人干过,但绝不敢像韩烈这般,把诏书,教令当面验证。

进士出身的黄延才,可是在翰林院,礼部为官三年之久。

翰林院和礼部的职责就是负责教育,文书,礼仪制度等事务的官员。

一眼他就能够分别诏书的真假。

“大将军,他一个小小知州,此去南都,能够掀起风浪?”

送走黄延才,接管了滁州的崔定国,有些好奇的问道。

“过河的卒子,胜过车马,马士英隐瞒拥立福王一事,在南都六部文武官员之中,反对之人可不少。”

“咱们拭目以待吧。”

韩烈对此却很自信,落座之后,喝了一口茶的他,沉声说道。

“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解决军事上的问题。”

“拿下凤阳,明令典刑处置卜从善,削弱高杰的实力,才能真正稳定江南局势,抵挡接下来来自北方建奴的压力。”

“大将军说的是,卑职受教了。”

崔定国虚心的点头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