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进驻滁州,知州黄延才
在城下喊话结束,韩烈返回营地。
“公愚,你立即返回济州一趟,把范景文,倪元璐二位大人接来滁州,与我汇合。”
“告诉二人,携带太子教令,公文玺印前来。”
原本韩烈的打算,是拿下凤阳,再护送太子南下。
但现在情况有变,他只能先阻止福王登基。
所谓的情况有变,一是凤阳城高堑深,急切之间拿不下来。
其次,现在南都城内,文武百官已经确定,在四月十六日,拥戴福王登基称帝。
这两件事情,攻城急切之间,难以奏效。
福王一旦登基,即便是僭越,可一旦南都文武百官拥立,那就会造成既成事实。
所以韩烈必须阻止福王登基,只有太子南下,奉命监国登基的消息传达南都,那么福王就会失去继位的资格和法统。
“卑职遵命。”刘楗应道之余,刚要转身离开。
韩烈再次叮嘱道:“此事要快,五天之内必须赶到滁州。”
“王德,你率一百亲卫,护送公愚出发,一定要安全把范景文和倪元璐两位大人护送到来。”
“是,大将军。”王德原是亲卫营总旗,现在已经升任百户实职,领副千户衔和俸禄。
“王希贤,杨衍,你二人率领所部人马,下午开始分兵把守,封锁各出城路口。”
“从现在起,城中一兵一卒,都不许放出城。”
“待后营人马,把攻城器械送来后,你们便可以佯攻城池,给城中守敌制造压力。”
“末将遵令!”
王希贤和杨衍二人,拱手应道。
凤阳城内,卜从善得知韩烈大军抵达东门外后,便匆匆来到东门观察情况。
等他赶到时,韩烈已经返回营地。
见到城外分散的骑兵营将士,正在朝城头喊话,卜从善也是眉头紧锁。
他很明白这样的喊话,开始肯定不会有作用。
可一旦攻城战打响,战斗失利之下,必然会动摇军心,影响士气。
“邓参将,加强守备,我已经安排官吏,征调民夫上城守城。”
“凤阳城高堑深,我军战备充足,定然可以坚守住城池。”
卜从善收拾好心情,一脸平静的对邓林祖,胡得功二人好生安抚了一番。
“总兵大人放心,卑职定当誓死而战,以报总兵知遇之恩。”
邓林祖和胡得功连忙拱手表态道。
这个时候,二人可不敢有小心思,不然卜从善定会先宰了他们。
凤阳城头的守军将士,防备了一天,却没有遭到任何攻击。
下午的时候,王希贤率领忠武军在城西,设立了一个新的营寨。
杨衍率领忠义军,继续在城东外营寨驻扎。
两军各自封锁了凤阳东南西北四门的进出口,包括水道关闸,也被驻防。
就在卜从善以为,韩烈这是要采取围城战时,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韩烈的军队都没有什么动静。
甚至那支看起来十分精锐的骑兵,也没有出现在城外。
卜从善不知道的是,就在当天夜里,韩烈率领中军骑兵营和骑兵营的将士,连夜转道直奔滁州而去。
四月十三日清晨,韩烈率领骑兵营的将士,便抵达了滁州城下。
通过谢山的情报,韩烈还未到滁州,便知道了滁州的情况。
目前滁州知州黄延才,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今年年初才刚刚升任滁州知州。
因为南都现在秩序混乱,虽然高弘图在朝中提议,让原泗州总兵牟文绶,出任滁州总兵,负责拱卫京师军务。
但这事并没有推行,显然要等到福王登基之后,才会正式下达任命。
这个时候的滁州城内,仅有一个千户所,一支不到五百人的队伍驻守。
加上州衙的三班衙役,也就六百多人。
当韩烈率军抵达城门口时,看着这支雄壮的骑兵人马,打着的日月明军军旗时,城门口值守的百户。
虽然不知道是韩烈的队伍,是何须人马,却也不敢怠慢,连忙驱赶了城门口进出的百姓,带着手下的百余人士卒,恭敬的迎候在城门口。
“卑职滁州千户所百户刘远,拜见诸位将军。”
“不知诸位将军前来滁州,有何公干?”
刘远是武举人出身,三十岁出头的他,一身衣甲在身,倒是有几分军人气势。
“吾乃山东提督镇总兵崔定国,奉命接管城池,立即传我命令,你们千户所的人马,全部退回营地等候指示。”
跃马而出的崔定国,大手一挥,张国柱率领一队人马,迅速开进了城池。
刘远看着这支气势如虹的骑兵,也不敢吭声,只得连连点头。
“你在前面带路,我家大人要见本地知州。”
在张国柱率队接管城门之际,崔定国手中马鞭一挥,指了指城门下一名士卒吩咐道。
“陈德你带人接管城池,老崔,李牟你们跟我去知州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