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二日,东瀛军团六万兵马在辽东舰队的运送下,进抵安东,其中四万人配属给了平壤方向的第十二、第三十两个师,另外二万人则运到了义州,由陈东调度。
八月十四日,陈东所部开始北上,只是,行军速度并不快,根本原因就在于安东多山不说,道路状况还差得够呛。
轻炮倒还好办,几名士兵提着就能走,可重炮就麻烦了,不得不动用大量的马匹来拉拽,时不时还得让工兵将道路修上一修,一天下来,愣是走不到三十里。
不过,沿途所过处,百姓倒是相当的热情,近半百姓明确表示要移民。
陈东不得不安排军中文书出面,对有移民意愿的百姓进行登记造册,并让这些百姓向义州进发,后续安排事宜则交给辽东舰队去负责打理。
八月十六日,贺万山率东路军出平壤北上,只留第三十师第二旅以及辽东舰队的一支分舰队负责平壤的防御。
“诸位,唐贼已兵分两路向长津湖杀来了,都议议看吧,这一仗究竟该怎么打?”
闻知唐军出动,高玉蓉心焦难免,第一时间便将手下众将都召集了来。
“。。。。。。”
怎么办?
众将们哪能知道该怎么办。
原因就一个,不管哪一路唐军,他们都打不过。
更要命的是随着唐军放出了可以移民大唐的消息后,原本尚算稳定的群众基础瞬间坍塌,大量百姓不单不再帮助复国军,反倒不时地拖着后腿。
不仅如此,军中逃兵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