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张平心中一直是不认可李亨的,尤其是李亨借师助剿之事。
不管是割让北庭予回纥,还是割让九曲之地予吐蕃张平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尤其是割让九曲予吐蕃,张平也是世代为边将,而且他也全程参加了天宝年间对吐蕃的战争,《唐蕃协议》签订后,他和镇西军的任务就是驻守九曲之地,监控吐蕃、羊同、苏毗。
他很清楚拥有了九曲之地的吐蕃和没有九曲之地的吐蕃是完全不同的,失去了九曲之地吐蕃就如同没有了爪牙的老虎。
可是拥有了九曲之地后就不同了,九曲之地不但能给吐蕃提供大量的粮食以供养军队人口,还能提供大量的战马。
拥有了九曲之地的吐蕃很快就会再度强盛起来。
恐怕不需要二十年吐蕃就会再次灭亡苏毗和羊同成为大唐的劲敌。
更让张平担心的是,平定叛乱之后,大唐也会藩镇林立。
此消必涨之下,吐蕃恐怕真的就无人能制了。
再加上西北还有回纥人,届时大唐恐怕连安西、河西甚至陇右之地都不可保,关中将成边塞,若是如此就算平定了叛乱,大唐也将万劫不复。
当张平得知李亨欲割让两地以借师助剿之时就曾经激烈的上书反对。
他在奏书中详细的说明了北庭、九曲两地,尤其是九曲之地的重要性,希望李亨能够收回成命。
可惜李亨不但没有同意反而斥责了他一顿,并下令镇西军撤离九曲城,返回鄯州。
张平虽然不愿意,但也不得不遵命行事。
……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
当张平接受命令,带着镇西军撤离九曲城后,赤松德赞当即派兵占领了九曲城。
吐蕃内部其实也是有许多人并不赞同赤松德赞的选择,尤其是悉诺罗等人。
悉诺罗就多次劝说赤松德赞不要与李亨合作。
吐蕃军中大部分将领也不看好李亨,在他们看来李亨称帝名不顺言不正。
这些将领大部分与李恽打过交道,知道李恽可不是什么迂腐之人,说不定李恽还会起兵讨伐李亨。
一旦两方交兵,几乎没有人看好李亨。若是李亨被灭,已经分裂的吐蕃根本无法与李恽对抗。
不过赤松德赞和他的幕僚们却被九曲之地这块巨大的蛋糕迷失了心智。
认为就算李恽起兵,有吐蕃、回纥支持的李亨也未必不是李恽的对手。
因此虽然手下将领、贵族纷纷表示反对,赤松德赞还是一意孤行的与李亨签订了协议,并在镇西军撤离后派兵占领了九曲城,并派出三万军队支持李亨。
吐蕃人派兵占领九曲城的消息传到李恽耳中之时,李恽还在河东,虽然愤怒但暂时却是鞭长莫及。
他随即写了一封信给赤松德赞,要求其退出九曲之地。
“大唐天下兵马大元帅、三镇节度使,关内道行军大总管开府仪同三司李恽,今遣使致书于殿下,愿共谋天下大势,以安百姓之心。
昔我大唐立国,威震四方,海内晏然,百姓安居乐业。然近年来,安禄山逆贼作乱,伪帝李亨僭越称帝,祸乱朝纲,致使天下动荡不安。吾虽不才,愿承先祖之志,扫清寰宇,还我大唐之清明。
闻殿下近来屡遣兵马,侵占我九曲之地,且暗中支持伪帝李亨,此等行为,实乃有违道义,亦不利于两国之长远交好。
九曲之地,乃我大唐之固有领土,岂容他人觊觎?伪帝李亨,不过一逆贼耳,其僭号自娱,岂能长久?
吾今致书于阁下,望能明辨是非,退出九曲之地,并不得继续支持伪帝李亨。如此,则两国可复归于好,共享太平之福。若阁下执迷不悟,妄图以武力相逼,则我大唐百万雄师,岂会坐视不理?
吾知贵国亦乃礼仪之邦,不愿轻启战端,愿与邻国和睦相处。今吾以诚意相邀,望阁下能深思熟虑,作出明智之抉择。
两国交好,则百姓受益;兵戎相见,则玉石俱焚。愿阁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勿使战火连绵,生灵涂炭。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望殿下能体察吾之诚意,速作回复。吾当静候佳音,若是殿下一意孤行,异日某自当与殿下会猎于逻些……勿谓言之不预。
大唐天下兵马大元帅、三镇节度使、关内道行军大总管开府仪同三司李恽敬上。”
李恽的书信送到逻些城后,赤松德赞观看之后,大怒
“真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李恽竟然敢如此轻视于孤……”
赤松德赞发泄一通后,渐渐冷静下来。
这时他又想起了当年逻些城的大火和满地的鲜血人头。
“来人把悉诺罗请来!”
“是!”
两刻多钟后,收到消息的悉诺罗坐着车赶到了文成公主城(布达拉宫)。
他虽然在大非川之战中受了重伤,身体也残缺不全,但却因此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汉学,尤其是兵法和道家学说。
经过这么多年,悉诺罗却是在吐蕃有了智者的称号。
赤松德赞甚至有意拜其为大相,不过因为前些时日在对待李亨之事上两人有了严重分歧,此事才耽搁下来。
不过今日李恽的来信,却是让赤松德赞又想到了悉诺罗。
“臣悉诺罗拜见赞普!”
“老将军快快请起!”
悉诺罗起身后拱手问道:“不知赞普唤我这废人来所谓何事!”
赤松德赞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李恽的来信递给了悉诺罗。
“老将军请看!”
悉诺罗看完手中的信件后,却是沉默不语。
就这样过了整整一刻钟,赤松德赞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老将军!老将军!”
悉诺罗这时从座位上起身拜道:“不知道赞普可做好了与大唐或者是说与祁国公全面开战的准备!”
赤松德赞闻言苦笑道:“若是与李恽开战,恐怕吉桑东赞和弥素两人会立即出兵进攻逻些……”
悉诺罗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赞普又何必再问老臣的意见呢!”
“老将军,可是我不甘心啊,我真的不甘心啊,难道咱们吐蕃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吗!”
悉诺罗道:“赞普放心,大唐终究是会有衰落的一日,在此之前还请陛下忍耐。”
“是的,大唐终究会衰落,可是那会是什么时候呢,我能等的到吗?”
赤松德赞再次喊叫起来。
悉诺罗看着陷入疯狂的赤松德赞不禁皱了皱眉。
良久赤松德赞终于平静了下来。
“老将军,我失态了……多谢老将军,我明白了!”
赤松德赞口中这样说着,但他的眼神中分明还透露着不甘心。
悉诺罗自然也知道这点,不过他并没有指出来。
最后赤松德赞又想拜其为大相,悉诺罗却是果断的拒绝了。
在悉诺罗心中,赤松德赞并非能够再兴吐蕃之主。
果然不出悉诺罗所料,最终赤松德赞还是没有从九曲城撤军,也没有调回前往陇右助战的军队。
悉诺罗在经过多番衡量之后,为了防止未来李恽对吐蕃的进攻,悄悄写了两封信送了出去,一封乃是写给在李亨军中的土登格林,一封却是写给李恽。
悉诺罗甚至还故意把自己写信给李恽之事透露了出去。
赤松德赞的亲信自然也把此事报告给了赤松德赞。
一些幕僚也劝说赤松德赞拿下悉诺罗,不过赤松德赞最终却并没有动手。
……
面对李宁的询问,张平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内心却是波涛汹涌。
他在心中也不禁回忆起在李恽麾下的日子。
“李将军这次来,希望我做些什么?”
张平终于打破宁静直言问道。
李宁闻言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成功了:“咱们都是为了大唐,节帅希望将军能够为了大唐……”
说到到后面李宁却是压低了声音,除了两人,别人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李宁如此也是故意为之。
“好!”
张平思忖片刻却是答应了下来。
……
距离灵武二十余里处,李达与李野两人的军队正隐藏在一处荒凉的谷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