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钊之言,甚合赵广汉的心意。
他面色严肃的看向皇宫方向道:“依我看节帅更适合为君!”
杨钊闻言先是一惊,随后却是感觉他说的也是有道理。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李恽手中之兵不下二十万,如今已经据有河北朔方之地……若是李恽为君,那么……”
想到这些杨钊竟是一下子激动起来。
高适先是一呆,随后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口中喃喃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或许李恽为君对天下更好!”
这个想法跳出来后,却是让他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他不知觉的在心中对比起李恽和李亨。
越是比较越是感觉李亨各方面都远不如李恽。
“咳咳!”
发现自己想偏了之后,他咳嗽了两声,强行把自己的思绪拉了回来。
“这个事情还请慎言,咱们先处理好言下的事为好。”
“高长史所言甚是,如今陇西、临兆两郡兵将至,若是能收两郡兵,或许可与叛军一战!”
“这个怕是有些难,那临兆、陇西两郡早就已经落入太子手中,如今圣人已经离京,来不来恐怕还不一定呢!”
“杨相所言甚是,如今咱们还是得想办法尽可能的迁徙长安百姓至朔方。”高适说着话眼睛却是看向赵广汉。
想要迁徙百姓,最关键的就是时间,现在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赵广汉之兵了。
至于长安留守之兵,不过都是一些乌合之众,让他们维持一下秩序还行,想与安禄山叛军野战争锋差的还远。
赵广汉道:“只要击溃叛军前锋,至少可以多争取十天时间,不过现在某担心的是李亨会不会捣乱!”
杨国忠面露愤恨之色道:“那咱们就提前公布陛下的密诏!”
高适在心中斟酌一番赞同道:“如此也好!”
三个人经过一番商量终于达成了一致。
执行完对崔光远家族的刑罚后,杨钊直接向长安吏民公布了李隆基发给他的密诏。
所有人都被密诏的内容惊呆了,这时亲事司也趁机透露了一些潼关之战的机密出去。
“什么!”
“太子竟然……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这……这……这!”
“李亨不配为君!”
“李亨不配为大唐储君……”
一些乡老甚至跑去献陵和昭陵哭坟。
李亨留在长安的亲信探子却是不敢把这些事上报给李亨,只是报告给了李泌。
第二日杨国忠又公布了叛军抵达蓝田的消息,此消息一出更是引得一片哗然。
杨国忠这时对所人人大呼道:“安禄山是何等人,大家应该很清楚!”
“叛军所到之处,必定洗城……咱们现在若是想要活命的必须在叛军抵达长安前离开长安城!”
这时有人大声问道:“离了长安咱们去哪,何况叛军如今已经到达蓝田!”
杨国忠这时高声道:“大家不必担心,祁国公朔方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李大帅已经派赵广汉将军前来保护大军……”
赵广汉这时也上前走到杨钊旁边大声道:“诸位方心,我家节帅有命,长安百姓撤离前,朔方军一步不退,叛军想要入长安,除非踏着我们的尸体……”
“李帅仁义,赵将军威武!”
高适这时也上前道:“如今正是家国危难之际……当共渡时艰……”
三人安抚好人心后,又仔细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按照计划,杨国忠与高适两人负责迁徙长安百姓至朔方。李毅负责搬运长安府库,至于赵广汉则领兵主动出击,为迁徙百姓争取时间。
陇西和临兆之兵,果然如同预计的一样,听闻皇帝和太子已经离开,叛军逼近蓝田,立即调转马头退回了陇西郡。
赵广汉得知消息后,骂道:“真是一群懦夫!”
就在赵广汉准备带兵出击之时,李亨也果然派人来收取兵权。
不过赵广汉可不会听从命令,根本没有见使者,就派人以冒充朝廷使者的罪名,把来者射杀于军营之外。
随后赵广汉才领着骑兵主动出击,只要击溃叛军前锋,那么至少可以争取十天的时间。
……
攻破潼关之后,叛军自安禄山以下皆认为大势已定。
尤其是收到李隆基逃出长安的情报之后,叛军上下皆认为,河南、河北、关中传檄可定。
天宝十五载六月十六,安禄山在洛阳发布檄文:
“昔日大唐,盛世开元,万邦来朝,何其辉煌。然则,朝政日非,奸臣当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吾安禄山,身负胡汉之血,心怀忠贞之志,岂忍见大唐之基业,毁于宵小之手?
今起兵清君侧,非为私利,实为天下苍生请命。吾率铁骑十五万,破幽燕,下河北,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所过之处,州县望风而降,百姓夹道欢迎,此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
潼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则,守将哥舒翰,老病缠身,志大才疏,徒有虚名。彼以二十万之众,据险而守,竟不能挡吾之锋锐。吾军奋勇当先,一战而破其关,斩将搴旗,如入无人之境。
今潼关已破,长安指日可待。吾知尔等皆为忠良之士,岂愿与奸臣同流合污?故特此檄文,告之四方:凡归顺我者,既往不咎,加官进爵;若执迷不悟,助纣为虐,则必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吾安禄山,誓要扫清奸邪,重振朝纲。待吾入主长安,必行仁政,与民休息。吾之将士,皆英勇善战,为国为民,誓死不退。尔等若能效命于吾,共图大业,则功名利禄,指日可待。
望尔等深思熟虑,勿为眼前之利所惑,勿为奸臣之谗言所动。归顺大燕,共赴国难,此乃尔等之明智选择。吾在此静候佳音,愿与尔等共创辉煌!
檄文到日,望即来降,勿谓言之不预也!”
檄文发出后,安禄山又不断派出所谓“宣慰使”,到各地“安抚”百姓,宣示对这些地区的占领。
但与叛军预料的完全不同,各地不但没有投降,各地百姓反而纷纷组建义军袭击叛军。
安禄山委派的宣慰使薛总刚到扶风,就被一名叫做康景隆的百姓率众击杀之,打死叛军百多人。
陈仓县令薛景仙率兵杀死准备投降的扶风太守,夺回扶风郡,统兵守城。
这些都是安禄山完全没有想到的,正是因为战略误判,这才导致一直到占领潼关十天后,才封孙孝哲为陇右节度使率兵入长安。
不过安禄山这个时候还是很乐观的,孙孝哲才刚刚出发,安禄山就提前任命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就连准备献城的崔光远也被任命为京兆尹。
孙孝哲同样不认为唐军还敢挡起锋芒,全军上下一片乐观,一路烧杀抢掠,警惕心已然降到最低。
赵广汉察之孙孝哲的情况后,决定给孙孝哲来一记狠的,让他涨涨记性。
天宝十五载六月二十七日,因为大雨的原因,孙孝哲下令大军在蓝田扎营休整,待雨停之后再继续向长安进军。
收到孙孝哲的命令后,安守忠立即发现其中的不妥。
他当即找到孙孝哲,“节帅,为何停兵不进!”
孙孝哲皱了皱眉,心中有些不满,“如今大雨连绵,将士疲惫,当稍作休整再进兵!”
安守忠面露焦急之色道:“我军此番长途奔袭,意在神速,当以最快的速度攻克长安才是。这几日途中,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如今朔方军一部已经入长安,若是继续拖延下去,怕是夜长梦多啊!”
孙孝哲不以为意的道:“安将军多虑了,那朔方军精锐尽在河北,如今统军的不过是一个区区小儿,何惧只有,况且还有崔光远在,将军不必担忧……”
安守忠还欲再劝,孙孝哲却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安将军且安心,我五万精锐在手,何惧长安那区区兵马,将士们打了半年多的仗,也该喘口气了!”
安守忠想了想觉得孙孝哲所言也有些道理,当下道:“节帅,虽说如此,咱们还是要加强警戒才是!”
孙孝哲笑道:“安将军所言甚是,我已经下令各营加强警戒!”
说到这里,孙孝哲突然向左右吩咐道,“今日不是有安西摩萨宝送来了一批美女吗,挑两个最好的送到安将军帐中!”
“如此,兄弟就却之不恭!”
安守忠别的不好,就好这美色,闻言当下就站起来向孙孝哲道了声谢。
随后安守忠就带着美人告辞离开。
不过安守忠还是没有忘记加强警戒,营中值守之人增加了一倍。
……
大帐之中,赵广汉一边喝着茶,一边等待着斥候的返回。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赵广汉脸上却是看不到一丝焦急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