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军攻城营的床弩这个时候也发动了。
床弩的参与一下子怎么让叛军的死伤惨重起来。
“该死的!”
牛廷玠本身就是火爆脾气,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没有被人如此压制过。
他一下子拔出刀,高呼道:
“进攻,给我把朔方军的小崽子赶下去!”
早已忍耐不住的叛军,立即呼喊起来。
“还等什么,大家冲啊!”
叛军士兵们迸发出豪迈的勇猛气概,挺起枪矛一起直扑大桥中央的朔方军。
这些边军本来也是唐军精锐,战斗力确实不弱,他们踏上桥面就猛冲猛打。
朔方军与其交战片刻后,就在李野的指挥下且战且退,很快就退回了桥东。
牛廷玠见朔方军被赶下桥面以为有机可乘,立即下令骑兵冲击。
早已按耐不住的骑兵校尉岂会放过这个立功的机会。
只见他嘴里发出一声怪异的呼喊,首先冲上了桥面。
其他骑兵也跟在他身后发起了冲锋,很快他们就冲过了桥面。
他们怪啸着似乎已经看到朔方军士兵哭喊奔逃的样子。
“变阵!”
眼看叛军骑兵袭来,朔方军士兵立即在李野的指挥下结成了一个个的圆阵。
“居然不退!”
叛军骑兵校尉正在疑惑,忽然听见前方传来声响。
那是弓弩发射的声音。
“有埋伏!”
叛军校尉发出大喊,可惜已经晚了。
他们还没有来的急做出反应,密集的箭矢就覆盖了整个桥头。
“哚哚剁!”
天空中下起了黑色的暴雨,完全由箭矢组成的箭雨。
这箭雨瞬间就把桥面变成了地狱。
一阵箭雨之后,冲在前方的士兵除了少数幸运儿还在挣扎呻吟外,其余人都已经变成了一具具的尸体。
“撤退……撤退……”
突然起其来的打击一下子把刚刚过河的叛军骑兵射懵了。
牛廷玠此时也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下令撤退。
但此时桥面已经被后续跟进的步兵给堵住了!
“射!”
四面八方射来的弓箭让过桥的叛军骑兵死伤惨重。
绝望的叛军骑兵,没有投降,而是发起了决死冲锋。
可惜残余的区区二十多骑骑兵如何能够撼动朔方军。
“前进!”
朔方军在李野的带领下回头冲杀上了。
很快叛军骑兵就死伤殆尽,唐军在李野的带领下趁势冲上了桥头。
此时目骑兵被歼灭的叛军步兵,正处于慌乱中,面对朔方军的冲击,此时纷纷撤退。
牛廷玠知道这个时候绝不能退,一旦下令退兵,很可能就会引起全军崩溃。
这个时候,只能硬顶,击退了冲击的朔方军才能撤退回来。
“不准撤退,都给我守住!”
牛廷玠红着眼睛,逼迫后方的士兵向前。
为了防止士兵逃跑导致军阵崩溃,他当机立断的派出了督战队。
在督战队的逼迫下,叛军士兵鼓起勇气再次向朔方军发起反扑。
双方在并不宽阔的桥面爆发激烈搏战。双方士兵皆是死战不退。
李恽在远处看着眼前惨烈的一幕,不禁叹了一口气。
两支军队原本都是大唐的精锐现如今去在这里自相残杀。
朔方军的装备比起叛军还是要强上不少,尤其是甲胄。因此叛军的伤亡也要更大一些。
牛廷玠也是一名合格的指挥官,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眼见战场情况对己方不利。
立即下令后方的弓箭手对桥面进行覆盖性射击。
“给我射!”
“将军不能射,咱们的兄弟也在桥上啊!”一名叛军军官大声阻止道。
“把他绑起来,给我射!”
牛廷玠眼睛发红的连续下达命令。
漫天的箭雨把正在厮杀的两军士兵同时覆盖。
“啊啊啊……”
惨叫声不断响起,交战双方都是死伤惨重。
“退兵!”
李野看着桥上的情形,睚眦欲裂,赶忙下令撤退。
……
另一边,进攻界桥的朔方军撤退了,牛廷玠也下达命令,命士兵回到河对岸的阵地。
点验完伤亡情况,牛廷玠欲哭无泪,短短时间内,他手下的士兵就伤亡了七百多人。
李野同样也是心痛万分,唐军在刚才的交战中也死伤了三百多人。
这其中大半是由牛廷玠发动的无差别攻击导致的。
他强忍悲痛下令道:“诸君,准备……”
很快朔方军又发起了第二次佯攻!
……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安禄山在占领武牢关之后,立即向洛阳进军。
封常清的上书被李隆基驳回之后,只得一面下令坚壁清野疏散洛阳百姓,一面积极备战。
封常清原本的计划是放弃外城,坚守内城以待援军。
可惜百姓的疏散工作并不顺利,先是白马寺的和尚煽动百姓不要离开洛阳。
接着受到蛊惑的洛阳尹也不配合封常清的命令。
封常清知道,一旦洛阳城陷,为了鼓舞士气,安禄山必然会下令洗城。
眼看叛军逼近,但城中还有大半百姓没有离城。
为了掩护百姓,封常清不得不改变计划,亲领骑兵出战试图为百姓撤离争取一些时间。
叛军前锋主帅田承嗣没有想到,刚刚经历惨败的封常清竟然会主动出击。
封常清精选七百骑兵,趁夜对叛军大营发起突袭。
黑夜中叛军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唐军进攻。
整个营地被唐军骑兵搅得一片混乱。
慌乱中,叛军前锋发生了营啸,自相践踏而死的叛军不计其数。
田承嗣见势不妙,带着手下亲兵立即往东逃跑。
这一战唐军大获全胜,也成功为洛阳争取到了三天时间。
这个时候郭子仪领三万兵马由夔州入楚,然后北上准备前来增援。
郭子仪手中的剑南道之兵少有的精锐兵马,虽不能与北方诸镇边军相比,但比起其他军队还是要强上许多。
若是剑南兵马能够顺利抵达洛阳,洛阳也未必不能守。
封常清得知郭子仪的兵马即将来援的消息之后也是大喜。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又发生了。
眼看援军就要抵达洛阳,这时一支神秘的军队挡住了郭子仪军的去路。
这支军队装备精良,甚至还在大唐边军之上。
郭子仪的前锋与敌交战,竟然被其击退。
“这是哪来的军队!”
剑南诸将皆是疑惑不解。
这时郭子仪想到了,出兵前李恽派人给自己送来的信,信中让自己小心少年僧兵。
“莫非这支军队就是少林的那一支僧兵!”
郭子仪想到这里,向前许远询问这支军队有何不一样的地方。
许远这时道:“节帅,这支军队确实比较奇怪,很多军官都是光头……”
郭子仪点了点头,脸上露出难看之色。
他愤愤的道:“太宗皇帝当年与王世充,窦建德交战之时,为了让当时拥众十七万的少林中立,答应把嵩山极其周边土地划给少林,并最多可以拥有五万僧兵,使得少林成为国中之国。”
“没想到这群假和尚竟然背叛大唐,加入了叛军!”
得知郭子仪部被挡住的消息后,安禄山大喜,再次发兵进攻洛阳。
十二月十五日,叛军进入洛阳外城。
封常清在洛阳上东门与叛军发生激战,结果战败。
御史中丞卢奕劝说东都留守李憕随自己撤退。
李憕道:“我受朝廷信重,肩负国家重任,既然无力拒贼,那就只能为国捐躯了!”
卢奕被他的话所感动,也不打算撤离。
“某当从公与叛贼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