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黎未轻声叹息,幽幽地开口:“陪你淋雨的人,和为你撑伞的人,你会选哪一个?”
姬冰砚思考了一下,说:“哪个都不选,我要从军,争取军功封爵。也不是绝对终身不嫁,若是有一天,我遇见比较合适的人,我希望,如果我不想淋雨,他就为我撑伞,如果我有兴致在雨中穿梭,那就携手同行。陪伴一个人的方式有很多种,但陪伴本身才是最根本的。”
婚期已经定下来,只是因为伯高的干扰,赵琨也不确定占卜选出来的日子还算不算良辰吉日,他不迷信这些,但古人那么讲究,或许其中有什么玄学也不一定?一些玄学最终被证实也是科学道理,比如买新房最好检查一下是否有异常的磁场。
终黎未出嫁以后,赵琨去探望她,小日子过得还算舒心,婆婆虽然算不上多靠谱,却被伯高镇住,平日里从不找事,也不敢给儿媳妇立规矩。
赵琨抽空去国子学转了一圈。每个院的课都挑一节听了一会儿。
徐咨在医学院讲专业课,引导学生探索各种野草的药性,开发新的草药。
他带着学生用竹筒饲养水蛭,还给众人讲了一个故事。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楚惠王与文武百官一同用膳,看见腌菜中有一条水蛭,原本想把水蛭挑出来,又担心因此导致厨子受到惩罚,就直接把水蛭跟菜肴一起吃进肚子里。
楚惠王本来身患一种寒疾,有血瘀的症状,这次吃下水蛭,恶心呕吐,病居然痊愈了。于是楚国的巫医开始研究水蛭的功效,发现它有小毒,内用可以治疗血瘀、闭经、腹部肿块等疾病。外用可以吸掉跌打损伤导致的恶血,伤口感染导致的红肿,哪怕是鼠疫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都能治愈。
有学生受不了水蛭爬到身上吸血的刺激,要求转去格物院。徐咨同意了,还替他联系了格物院的院长。
也有学生对医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很快就将《神农本草经》摸透,开始学《黄帝内经》的素问篇。
接下来,赵琨去儒学院听了一节公开课,是荀子的弟子公孙尼子主讲。
搞了半天,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并不是说每个人天生就是坏的,需要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才能行。而是观察到每个人作为生物,具备为己的生存本性,容易生出许多自私自利的恶念,需要引导、教化、限制精致利己的一面。鼓励善行。但人作为哺乳动物,哪怕穿上衣冠,直立行走,求生、为己、趋利避害的本性也不会消失。
公孙尼子天生一张笑面,请赵琨上台说两句。赵琨其实不支持轻易地给任何人定性,评价他们善良,或者邪恶。一个人,只要恶念没有用到别人身上,就不算坏。杀人放火、触犯刑法的除外,那种一般情况下就是偏激恶毒。
然而,从生物专业的角度来看,人和动物相比,最特殊的地方,不是利用工具。而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类本性中不但利己,同时也有利人的一面。有时候,可以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互相理解、包容,可以无私奉献到震惊世人的程度。
野兽的族群,数量能超过两百就非常稀奇了,数目持续增加,必定会互相顶撞撕咬,打到一方消亡,或者双方分离为止。
但人,往往可以成千上万共同生活,团结一致,为部族争取有利的生存资源。利己求生的本能固然有可能衍生出恶念,但也让人具备生存优势,在各种天灾人祸中幸存下来,不断地传承、竞争、互助、繁衍,建立了璀璨的文明、繁荣富强的国家。这是其他哺乳动物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