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琨保持一个姿势许久,有点难受,正想问萱姬能不能换一个动作。叩门声响起,张良的声音传来:“姑母,请问我可以进屋吗?”
第116章逆徒别跑!
“请进。”萱姬让小侍女去开门,又换了一支特制的“衣纹笔”,细细勾勒。绢帛上的人像已经颇有几分形神兼备的意思,“琨儿,可以活动了。”
赵琨有点难为情地整理了一下衣冠,未经允许,张良亲爹的画像,却照着他来画,感觉不太礼貌。
随着门扉缓缓敞开,明亮的天光倾洒而入,张良捧着一托盘衣裳,步履从容地走来,青色学子服上的衣带被微风拂动,呈现出春江水一般的柔和曲线。
他一看屋中的情形,就猜出萱姬正在为他父亲画像。张良的视线一寸寸描摹过赵琨的发冠、眉眼、鼻梁……就连衣裳和配饰的细节也没放过,心念千回百转之间,脚步突然一滞,略微诧异地问:“表兄长得像阿翁(父亲)?”
赵琨不知所措地微微垂下眼眸,说:“阿良,没有问过你的意思,抱歉。”
张良把托盘放下,“不必如此见外,谢谢表兄。”
萱姬巧笑嫣然道:“气质和长相都有几分相似,尤其是鼻子、嘴巴,还有流畅的下颌线。琨儿小时候做错事,没少撒娇耍赖,让我下不去手揍他。不过兄长确实凤仪绝佳,颇有雅量,琨儿只在先生面前乖巧,私下里却是个闲不住的人形猢狲。”
张良想对赵琨笑一笑表示没关系,结果听了萱姬的话,眼中瞬间氲出一点泪光,他偷瞄了一眼画像,父亲竟然长这样的吗?是跟表兄有些像。张良掩饰一般岔开话题,好奇地追问:“表兄怎么闲不住了?”
萱姬摆手:“他呀,学室放授衣假,他四处野着疯玩,发现镐池乡有好大一片周王室留下的宫殿废墟,遍地瓦砾碎石生荒草。他就让人编织大箩筐,邀请百姓朝筐子中投掷瓦砾、碎石、朽木等各种废品,投中的有奖,投不中的,投满三十次也奖励一块饴糖。十里八乡的人听到消息,纷纷参与投掷游戏,不到两个月,就清理出大部分场地。琨儿派人挑拣完整的古瓦等建筑材料、以及文物,保留了很小的一片废墟,在残垣断壁的旁边复原出一批镐京的古建筑,包括社稷坛、公侯府邸、兵事殿、青羊池,以及周公修建的太微宮(南宫)等等。向游客展览古代贵族的衣食住行、戎猎祭祀,还让门客站在废墟中的一口古人斗蛐蛐用的大铜缸前,给学室中的学生讲解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请这些大秦未来的官吏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张良还听赵琨讲过另一个版本的周室东迁,虽然并非正史,但编得很有意思。
话说周宣王亲征姜戎,战败,损失惨重。他计划前往太原(不是后世的太原)清查人口户籍,征调士兵,再与姜戎一战。朝中的重臣都反对,但周宣王孤注一掷,还是去了。在回宫的路上,周宣王听见一首童谣——“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几亡周国。”
“檿弧”指的是用山桑木制作的弓,“箕箙”指用箕草编织的箭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