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我就是这么一个人(2 / 2)

🎁美女直播

柳颜笑问道:

“执导《爱情公寓》、完成您的导演梦想之后,您是借《缝纫机乐队》来完成自己的音乐梦想吗?”

李吉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种深邃和坦诚:

“可能大家对我有一个误解,我应该从没有在任何地方公开说过当导演是我的梦想。”

“那是我在电影作品中角色的梦想,并不意味着生活中的李吉想当导演。”

“我一直对拍电影这件事心存敬畏,觉得当导演是有极高的门槛的。”

“我不赞成什么人都来当导演,偏巧我自己成为了‘什么人’。”

李吉话语中透出对梦想的理解和现实的认知。

他知道,梦想和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他也明白,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成为导演具体做下来之后,我发现自己还行。”

李吉继续说道:

“一是我懂表演和现场的调度,二是我能够跟人交流聊角色,三是出物料宣传路演什么的需要好体力,我还算适合。”

“这些加一起,才有了拍第一部《缝纫机乐队》的打算。”

随着访谈深入,李吉开始分享更多关于《缝纫机乐队》背后的故事和心得:

“在拍摄《缝纫机乐队》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梦想的重要性。”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我个人的音乐梦想的实现,更是对所有人梦想的一种致敬和鼓励。”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无论这个梦想是大是小,是音乐还是其他领域。”

“重要的是,我们要勇敢地去追求它,去实现它。”

“即使最终没有实现,也能在过程中收获成长和快乐。”

“在电影中,我通过讲述一群年轻人为了追逐音乐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故事,来传达出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我希望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从而激励自己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李吉继续说道:

“当然,创作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比如,如何确保演员们的音乐表演真实自然,如何营造出真实的音乐现场氛围,如何处理好剧情和音乐之间的平衡等等。”

“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创作的艰辛和收获。”

“我们不断地尝试和调整,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最终呈现出了这部令人满意的作品。”

“当我看到观众们在观看电影时露出的笑容和感动的泪水时,我知道我们成功了。”

“这种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拍出了一部好看的电影,更是因为我们传达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了观众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访谈接近尾声时,柳颜笑问:

“对于未来,您有什么样的展望和期待呢?”

李吉笑着回答:“对于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拍摄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

“不仅仅是音乐题材的电影,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的电影。”

“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作品,去传递更多积极向上的精神,去影响和改变更多人的心灵。”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与更多优秀的演员和创作人员合作,共同创造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拍出更多让观众喜爱的电影来。”

访谈继续,西瓜视频的录播间内,柔和的灯光洒在桌面上,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反射出微微光芒。

柳颜笑着看向坐在她对面的李吉。

“在拍电影之前,您已经以监制和投资人的身份,跟冯裤子、李洋等众多优秀导演有过合作,也尝试过担任监制。”

“您怎么看这两年期间自己的进步和学习?”

柳颜的问题直接而尖锐,像是要挖出李吉内心深处的宝藏。

李吉微微一笑,眼神透过镜头,似乎在和每一个观众交流。

“说实话,我是觉得,每一步路都不白走,即使真的踩到一个坑,那个坑也会告诉你下次怎么不崴脚。”

李吉话语中带着诚恳和自信:

“跟他们的合作,也是帮助《缝纫机乐队》相比前作有进步的一个基础。”

“这个进步不是从他们身上学到具体的什么技术、技巧。”

“他们每个人的差异都非常大,我没办法成为徐克那样的导演,他是一名理科生,是一台‘计算机’,非常精密。”

“冯裤子导演是个性情中人,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差别都挺大,同一场戏今天拍和明天拍都不一样,他依靠自己的感觉去感性判断。”

“在这些合作中,我最终会找出一种自己的方法,只属于我,不适用于其他人。”

柳颜点点头,显然对李吉的回答颇为满意。

“领悟您自己的方法,也说明您看到了这些知名导演表层之下深层的共性?”

她的问题像是一把钥匙,试图打开李吉内心深处的电影之门。

李吉沉默片刻,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绪。

“在合作中,我发现他们的共性就是对电影内容的不妥协。”

“他们心中想要完成的完美,一定会去实现了。”

“不管剧组用什么技术,没有不行的事,就是必须要。”

“这既是大导演的底气,也是大导演的态度。”

李吉语气中带着敬佩和向往:

“他们的作品都不松懈,可以看到是严丝合缝地每一个零部件结合在一起的,几乎找不到缝隙。”

“有一些我们通俗意义上的烂片就是千疮百孔的,这儿的美术差点、那儿的摄影不太好,还有灯光照着发行这人脸上有油……其实这就是每场戏之间的缝隙,累积成全片的长度时,就是一个个大窟窿。”

李吉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

“在《缝纫机乐队》里,我尽可能地去减少这样的遗憾。”

“能力当然有高低之分,但是态度这件事不能有区别。”

“甚至当你知道自己能力有所欠缺时,态度还要更积极才行。”

柳颜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

“但您是否担心,在上映前,有一些观众质疑《缝纫机乐队》又是励志喜剧,您在重复自己?”

这个问题无疑是许多观众心中的疑惑。

李吉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坚定。

“相声有个专业技巧,叫三翻四抖。”

“就是一般来说形成重复需要三次,经常在相声或者小品中,大家惯用的手法就是重复一个笑点,头两次没什么感觉,第三次就会很好笑,第四次哄堂大笑。”

“套用到我的创作中,我作为导演拍了两部戏,还没有达到重复的规模,也不算风格固定,我觉得要看下面的走向。”

“如果还是这样,那风格就固定了,如果后面有了变化,第四部有了变化,那说明还在游走当中。”

李吉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我个人认为自己远谈不上风格定型,现在还是摸索阶段。”

“但是很显然,大家对我的固定印象就是这样的。”

“这和我的个人经历、成长环境、对世界的看法都有关系。”

“就像我认识的管虎导演,非常阳刚,喝酒抽雪茄,说话掷地有声,在他的作品里看到的就是硬汉、爷们。”

“而李洋导演,就是我们整个朋友圈里的焦点和中心,永远能让每个人之间都舒服地相处,是组织者、管理者,所以在他的作品里,会看到他的游刃有余,是一种让你觉得舒适的喜剧。”

“至于冯裤子导演,有时候他会说一些自己的观点‘放炮’,而他的作品也会让观众觉得尖锐、有力度。”

李吉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但凡不是代笔、挂名,导演的作品一定是他本人。”

“我是什么人呢?好听点是海龟,但其实我是小地方的。”

“小时候我没听过外国的音乐,都是听的国内的。”

“别人听‘枪炮与玫瑰’,我只听过黑豹、唐朝。”

“后来去了国外,能有机会拍戏,运气有一部分,我自己的努力有一部分。”

“我非常想通过自己努力弥补能力上的缺陷,付出的成本就会比别人多一些。”

“我的作品就是我这么一个人。”

访谈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