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
第一排的周晓晴,对她一笑,在课桌上悄悄为她竖起大拇指。
林麦跟着扬起唇角,终于开始朗读自己的周记。
“提到‘美好’,人们总是率先想到一个瞬间,一样事物。但其实最美好,是人的感情……”
她将自己记录妈妈修复美好友情的文章,逐字逐句念与同学。
刚开口时还是紧张,声线抖,手生汗,眼睛也不敢再抬。
但臆想之中的哄笑并未响起,鼓起勇气瞄几眼讲台下,她发现同学们都认真而尊重地凝视着自己。
林麦声线渐稳,音量也变大,更有了几分底气。
到后半段,她已能读得有模有样,连抑扬顿挫的调子也有了。
“友谊的赞歌,就是美好的赞歌!”
最后一句落定,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林麦终于敢昂首去直视那一道道目光。
这一次,她看见了认同与欣赏,那刻在心底的耻辱刹那被自豪所取代。
这样的获得感,林麦在过去的童年里从未体验过,心中胀鼓鼓的,澎湃又奇妙。
她在充盈的幸福中回到座位上。
“林麦同学这篇文章,有结构有立意又有感情,值得全年级欣赏学习。唯一不足的——”
“就是字写得太差了!放在考试中,本来可以得满分,但阅卷老师一看这个字,至少扣3分。”
语文老师叮嘱她:“林麦从今天开始,你每天一页字帖临摹,一页田字格抄写。我会每天单独抽查你,明白了吗?”
林麦:……
写了一辈子丑字的她,乖乖点头。可心里却在想,这丑字断断续续练了一辈子都没练成,大约是没救了。
结果一下课,语文老师又把她这篇作文张贴到走廊公告栏,新鲜内容一出,几乎每个经过的学生都要好奇地凑上去看几眼。
无形之中,林麦还是没逃过公开处刑,只不过,这次处刑的是她“鬼画符”的丑字。
羞耻心复萌,但同时也是这刻,林麦意外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除了弥补妈妈,她还要弥补自己。
根本不必树立什么远大的目标,她只要,一点点填满从前的缺憾就好。
而第一步,就是趁着现在才十岁,练好写字童子功。
上辈子她是缺乏毅力和动力,练字一事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练好才怪。
但现在不同了。
她既有练字的动力,又有足够的时间去执行,而且还有老师监督,是不容错过的大好进步机会!
下午一放学,林麦就跟周晓晴结伴来到校门口的文具店。
练字前文具先行,田字格、钢笔墨水、庞中华字帖,这些缺一不可。
“这种写完消失的隐形墨水加字帖根本没用,晓晴你信我,还是得最朴实的字帖和田字格。”
“可是这个好玩呀,那我两种都买!”
“林麦你买印章干什么,用来偷懒吗?你不想练字的时候,就盖印章假装自己写了?”
“不是!我买来打卡,练完字就给自己盖一个大拇指,多有成就感~”
“哇,好好玩,我也要!顺便再买张谢霆锋和周迅的贴画嘿嘿。”
两个女孩凑在货架前,边聊边选,足足采购了半小时。
最后自然是,除了练字工具,还花里胡哨买了一大堆别的。
一波采购,林麦的小金库瘦了大半。
她危机感顿生。
上辈子,林麦学生时代特别穷。
父母不给零花钱,她很多欲望都得不到满足,那时妈妈又喜欢通过控制钱来控制人。这导致她对钱很敏感谨慎,很早就养成了储蓄习惯,总要有个小金库才有安全感。
哪怕这辈子的妈妈已经全然不同,林麦刻入骨髓的危机意识仍改不了,也不想改。
小孩没人权,才更要掌控经济大权!
印章和贴画这些算自己的,但练字相关都是学习开销,可以光明正大问家长要。
翌日早餐时,她便理直气壮伸手跟妈妈报销:
“妈妈,老师叫我练字。”
“我要买字帖、田字格本,还有钢笔和墨水,你今天给我十块钱好不好?”
果真,妈妈一听是跟学习有关,立马就点了头。
林麦彻底放下心来。
然而钟慧仪却没去自己包里拿钱,反而是看向丈夫:
“愣着干嘛?麦麦要买字帖,我要找人谈装修了,快把昨晚摆摊的钱给我。”
林志成直接给女儿二十块:“练字买好点的钢笔,爸爸多给你十块。”
林麦不可思议望着父亲。
从前,她最怕跟爸爸要钱了。
因为每次跟他要钱,一定都是妈妈跟他吵架,故意不给自己钱,要她去找爸爸去充当他们夫妻间的缓冲。
每一次,林志成都会先皱着眉,将她数落一顿再把金额打个折才给。
可此时此刻,爸爸不仅没有数落,居然还加倍地给了她钱!
难道蝴蝶效应竟如此强大,在妈妈改变的同时,爸爸竟也脱胎换骨?
林麦此念刚起,就见父亲看向母亲。
“装修钱先不急。”
林志成幽幽道:“等我去看过门市,再找人打听好装修市场价,我再给你钱。”
钟慧仪眉头轻蹙:“你什么意思?”
林志成抱臂:“既然以后我一个人出摊,那出摊的钱当然就归我。”
他盯住老婆,几分趾高气扬:“之后家里的钱都归我管,免得你成天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