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细菌单独存活不是问题,可是在加入了新的药物成分之后,细菌却死了。
“可能是添加的药品份量没掌握好吧,导致它们没法共存?”有人猜测。
同事们点头同意了这种说法,
“胥言,调整这部分的工作还是你来做吧,我们相信你的专业水平。”
“没错胥言,这方面的技术咱们组没人能比得上你,你就试试看吧?”
胥言接过了这项任务,精准调整每种辅料的比例。
他重新设定好的组合被加入胶囊,并未造成不良影响——细菌与其他元素和谐相处。
这意味着实验真的取得了突破!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也知道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
“下一步应该就是临床试验了吧?”一名同事问,
“我们总算走到了这一步!”
“你别高兴得太早,临床前还得再多做一些准备才行啊!”另一位打趣道。
尽管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距离批量生产尚有一段距离。
一颗样品远不够用于广泛测试。
同时其稳定性质还需进一步验证。
于是大家提议向上级申请推进到下一个阶段。
“我们有了成果,是否能够进入临床研究环节?”一人大声询问道。
得到普遍认可的声音后,李振转身向胥言征询意见:
“你觉得怎么样?我们可以开始准备下一步了吗?”
对此,胥言只是静静地摇头没有出声。
“这是为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李振问。
胥言低下头思考了好久,慢慢开口说道:
“主要是因为我们只做出了一颗药,远不够做临床试验需要的数量。”
“另外,药物还在观察阶段,我们还不清楚它的稳定性如何。
如果贸然进行临床试验,恐怕会有不良影响。”
“再说,如果同时做药物又进行临床试验,我怕两边都顾不好。
制作药物是个精细活,容不得一点差错。”
听胥言这么说,李振觉得确实有道理。
两人商量过后决定暂时先不申请药物的临床试验。
实验室里的人听到这消息都很不解,
“怎么这样啊?药物不是已经成功做出来了吗,为什么不赶紧进入临床试验呢?”
李振解释说:
“药物目前还在观察中,不清楚其是否稳定,也不知道之后会怎样变化。
直接进行临床试验太冒险,也对患者不负责任。”
听了这些,大家都表示理解,也没再提要进入临床试验的事情了。
药物制成后,胥言就一直密切观察这些胶囊的情况,每天都认真记录数据,确保不出岔子。
虽然比实验期间轻松一些,但胥言依旧不敢掉以轻心,时刻保持专注,生怕错过任何细微变化。
因为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这种观察工作,其他人就开始准备制造更多供未来临床使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