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出局(1 / 2)

贞观公务员 余秦唐 2241 字 4个月前

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也算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毕竟,大家也都知道他一个人不远万里前往天竺求取佛经,贞观三年出发,贞观十四年回唐。

这便是有大能耐的人。

很多人知道自身平庸,自己做不到,可以像是玄奘法师那般,孤身一人从长安出发,出西关,穿过荒漠,踏过雪山,到达天竺。

而玄奘法师做到了。

那他就值得敬佩。

人总是有一种慕强心理。

而等到下一期的大唐邸报发行之后,几位大儒,甚至是赵王陈平安都对玄奘法师所写的大唐西域记发表了评论。

大儒们论的是内容,对于阿耆尼国这些已经是只存在于史册上的番邦王国,进行了讨论。

比如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根据史册上的记载,其风土人情又是如何?

毕竟,这些年来,往来大唐的胡商也有不少,而安西都护府建立之后,移民搬迁了不少。

所以也就有了不少的相关信息,是可以去查证的。

有着这些大儒们做注解,加以介绍了玄奘法师所写的那五个番邦王国的情况。

天下学子们也就看的更明白了。

原来,贞观四年时候的西域是这个样子的呀。

原来在荒漠中还有蛇,还有那么多的虫,原来……。

这也算是涨了见识。

同时,陈平安对于大唐西域记的评价也算是比较高了,肯定了玄奘法师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乃是一部最好的西方地理教本。

这对于玄奘法师所写的大唐西域记来说,就相当于是最高的评价。

陈平安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不出门,永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不出关,更不知道大唐之外,又是什么样子。

只有亲眼见到了,才知道外面的真实世界,亲眼见到的给人的感受和从书本上看到的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有了陈平安这位在士林之中,也算是名儒的人肯定。

大唐西域记的谈论之声也更多了。

最起码,上面讲述的那些番邦王国,也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最后消亡于历史长河中。

这就相当于是读史册一样。

读的都是大唐西北丝绸之路上的那些王国的历史。

玄奘法师看了两遍手中的大唐邸报,特别是赵王陈平安对于他所写的大唐西域记的点评。

放下之后大唐邸报之后,双手合掌,念道:“阿弥陀佛。”

他本就是灵光一现,然后学着大唐邸报上面写小说的方式,写了这一部大唐西域记。

本意,自然还是想要能宣扬一下自己的大乘佛法。

大唐如今讨论最多的一直都是官学,天下学子们最关心的也是官学。

而天可汗又下令,大唐关内不能建造太多的寺庙,一个州城只能有一个,一个县城也只能有一个。

多出来的就要拆掉,不得再建。

不仅如此,每一位僧人都有度牒,不允许寺庙暗中招收僧人。

查出一个,严惩。

天可汗对于寺庙和道观的管理非常严苛,也从没有表现出自己信佛。

他若是把自己翻译出来的大乘佛法送去秘书监,应该是不会被允许发表出来的。

相国寺、慈恩寺的主持们却希望玄奘法师能够站出来,参加水陆法会,以辩经的方式,弘扬佛法。

若是能上达天听,也好献上大乘佛法。

但是玄奘法师从天竺到越州,从越州到贺州,从贺州到九江,从九江到荆州,从荆州到达京师长安。

这一路走来。

他看到的更多的是医馆行医治病。

已经很少有僧人化缘,也更看不到僧人在行善修行。

玄奘法师也就了解了如今天可汗对于佛门的态度,这已经不是一场两场水陆法会就可以让佛门兴盛。

天可汗不想见到佛门兴盛,就算是他们做着再多的努力,也是无济于事。

不仅不能弘扬佛法,甚至是还会引来天可汗的不满。

这也是玄奘法师不同意相国寺的主持,把自己翻译出来的大乘佛法送去将作监那边,发表在大唐邸报上。

一旦这么做了。

那就向天可汗表明了他的功利心。

佛门讲究的是清规戒律,怎么能够有着一己私利呢。

不过,玄奘法师看着大唐邸报上的小说,看着封神榜最后的封神,看到了里面的西方教,看到了慈航道人成为观音菩萨,看到了多宝道人成为了多宝如来。

似乎也看到了一丝希望。

一个契机。

天可汗从未有过什么态度。

但是一部封神榜就代表了赵王陈平安的态度。

玄奘法师也就写出来了这一部大唐西域记。

“师父,师父。”

“大唐西域记写好了吗?”

“不得了啊,自从这一次,赵王点评大唐西域记之后,外面对于大唐西域记的讨论声音更多了呢。”

“秘书监也来了一位上使,说是请师傅能继续写下去,下一期好排版呢。”窥基人还未到,声先到。

玄奘法师拿出了手稿,交给了窥基。

西域记的内容已经刻印在他的脑海里面,那么多的所见所闻,他都没有忘记。

所以写起来,并不会耗费心神。

窥基连忙上前,接过了手稿。

施礼道:“师父,我现在就送去秘书监。”

玄奘法师点了点头。

窥基拿着手稿,就好像是拿着宝贝一样。

到了前院。

相国寺的一众和尚们都眼巴巴地看着。

窥基昂首挺胸地大步走着,离开了相国寺,坐上了人力车,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玄奘法师的手稿。

这算是一手的手稿。

外人想要看,还要等好几天,等到那大唐邸报发行才可以呢。

窥基快速看完。

只觉得这关外的番邦们都是一些未曾教化之民,不知礼教,还是这关内好。

等到了秘书监,窥基态度就恭敬了一些。

端着步子,走进去,把玄奘法师的手稿交给了上使,施礼之后,这才离开了秘书监。

而陈平安点评大唐西域记,说是可以当做是大唐关外地理教本,也自然被关注了。

李承乾等人就在讨论这件事情。

要不要,由朝廷出一本书,专门用来介绍关外的地理。

……

大唐现在的重心在于开发东南、西南之地。

因为这里的雨水丰沛,就算是有着高原地带,可是相对来说,也要比西北之地好多了。

从汉中一直到越州。

这些地方只要是能够种植的,也都慢慢地进行了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