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盖苏文:悔不当初啊!(1 / 2)

贞观公务员 余秦唐 2246 字 4个月前

入冬的第一场雪。

终于下下来了。

整个长安城差不多就只有两个颜色了。

白色和黑色。

白色的是雪。

黑色的是瓦。

长安城街道上已经有了人在清扫雪。

主要街道由京兆尹下令,各个坊间出三个人来负责清扫。

而坊间的雪,则是各自坊间的人负责。

若是哪一个坊间的家宅门前的雪没有清扫,是要被罚钱的,罚了钱,还不清扫,那就要打板子。

好在,大家也都很积极,没有哪一家,说是不想清扫,被罚了钱。

所以,入冬的第一场雪,也并没有影响到百姓们的出行。

长街上还是人来人往。

只不过,也因为这一场雪,让营州那边的战报送来的速度就慢一些了。

大雪封路,是真的寸步难行啊!

还有这京师的紧急公文,也就没办法快速地送到远在营州的李世民手中。

好在,李世民当初离开京师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

也就留下了旨意。

若是遇到大雪封路,又或者是紧急情况,需要快速做出决策来,李承乾可以和房玄龄、马周、陈平安等人商讨。

若是房玄龄、马周、陈平安等人同意,有着他们的印章。

那么,中书门下就要遵守,不得违抗。

李世民亲征之前,已经举起了屠刀,来了一次杀鸡儆猴。

那些有什么心思的人。

也都老实了。

这一个月以来。

也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发生。

从史册上来看。

这时候,真的是没有什么人干跳出来。

当年的那窦建德、王世充等人,都被李唐给灭了。

他们能够比得过窦建德、王世充?

别看李世民亲征,似乎带走了很多人马。

也别看,前朝的隋炀帝杨广因为三征高丽而亡国,就是因为征高丽,导致有人谋反,最后一个一个都举起了义旗。

那时候的天下大势和如今不同啊。

现在的李唐是关陇世家们一手推出来的,他们如今也正在享受福利呢。

关陇世家自然不可能撅了自己的根。

至于山东士族,这些年来的怀柔政策,还有移民,还有拉拢和打压。

也差不多了。

真要是闹事儿。

那还是要看李恪、李泰、李元亨、李元昌这些皇室。

又或者。

有人故意蛊惑他们,让他们当一个出头鸟,给亲征的李世民一点儿小小的麻烦。

当然,在制作小小的麻烦这件事情上,李恪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许敬宗更是不敢做。

他现在就怕出现什么乱子呢。

“这么大的雪,消息传送就会慢。”

“陛下又远在营州,万一京师出现个什么意外,就算是快马加鞭,那也要半个月的时间吧?”

这一次的雪,下的不是很大。

范围却比较广。

时间还有一点儿长。

已经是五天了。

酉时左右开始下,到了半夜才停。

有时候,早上开始下雪,到了中午就晴了。

所以,路上都是泥泞。

也不好赶路。

李恪喝着茶,看着院子里面的飘雪。

“父皇亲征之前,京师血流成河。”

“京师乱不起来。”

“那些人,还没有那个胆量!”

许敬宗坐在摇椅上,悠闲地看着院子里面的飘雪,轻声问道:“殿下对太子很有信心?”

李恪给许敬宗续上一杯,回道:“本王对父皇很有信心。”

许敬宗幽幽地说道:“陛下文治武功、又善谋善断,乃是这天下雄主,所有人都应该臣服在他的面前。”

“就算是那位鲁班在世的赵王,那般有着巧夺天工之能的人,也是一样。”

“殿下对陛下有绝对的信心,这也是理所当然。”

“如今,陛下亲征,而恒州又靠近营州。”

“这些年来,殿下把恒州治理的非常好,百姓们也都得以安居乐业。”

“可以说,今日之恒州和昔日之恒州,便是一个人间仙境,一个人间炼狱。”

“陛下本应该把恒州作为中转站,用来周转粮草。”

“可是,陛下最后还是选择了蓟州。”

“殿下……可有失望?”

李恪笑了一下。

“许公,本王尽心尽力治理恒州,也确实是又想要得到父皇的赞许之意。不过,到了恒州,一路见到了这山东之地的景象,看到了恒州之破败,百姓们之穷苦,本王的目标也就变了。”

“只要是恒州的百姓在本王的治理之下,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可以吃饱穿暖。”

“这便是本王的功业,本王也不在乎,能不能得到天下人的称赞。”

“许公也有言,父皇文治武功,恒州之变化,父皇心中也有数的。”

许敬宗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能够这般想,才是极好的。”

恒州的雪,下了八天之后。

终于晴了。

入冬之后。

也没什么农活了。

不过,恒州建造了不少的工厂。

李世民对山东士族的态度改变,也对这里的政策放宽,如此一来,也就给了这些地方不少优待。

李恪就联合了商贾们,在恒州之地建立了几个大工厂。

农闲的时候。

那些农户可以进入工厂……织毛衣。

羊毛衣在冬天是非常保暖的。

在祛除了羊毛上的味道,还让羊毛柔软之后,做成的羊毛衣,真的很畅销。

生产出来的货物,可不仅仅是自产自销。

还有一部分,是要走丝绸之路的。

不管是卖去拜占庭,还是卖去东瀛,都能大赚一笔。

而农户们也能够通过这个工厂,拿到一些工钱,在年关的时候,可以置办一些年货。

不仅如此,他们在年底工厂关门,他们完工之后,还能每人得到一件自己织出来的羊毛衣。

故此,这些农户们在织毛衣的时候,还是非常认真。

他们也担心,到时候这东家把他们织的不好的羊毛衣,发给了他们自己。

这雪停了。

天晴了。

也就可以继续去工厂了。

李恪打算出钱购买一批羊毛衣,再鼓舞那些商贾们捐献一批,凑出三万件羊毛衣,送去营州,给李世民,好让将士们在这东北苦寒之地,可以保暖。

对于他这一想法,许敬宗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出面,拉来了两万件羊毛衣,凑出五万件羊毛衣送去营州。

十五天后。

李恪的五万件羊毛衣,才离开恒州。

大唐邸报上就报道了这件事。

很快,李元亨、李元昌等人也想着跟进,不仅仅是他,就是这关陇世家、山东士族、淮南豪族、岭南新晋的士族,也都开始捐献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