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固守一时间感觉自己有些凌乱, 他甚至想跑到前面,看看这同学到底是不是胡一声。
胡一声啊,那可是因为调皮捣蛋, 全校出名的胡一声。
结果, 苏星夜立即就给他答案。
“好,胡一声同学的朗读非常好, 感情饱满,声音洪亮, 胡一声同学,请坐。”
得, 不用去前面看了,这就是捣蛋鬼胡一声。
然后, 刘固守就见识到了,一堂积极热情的语文课。
苏星夜提问的问题,全班同学抢着举手要回答, 分角色朗读课文, 同学们惟妙惟肖, 那叫一个带劲,特别是胡一声, 表现那叫一个积极。
刘固守又有些不知今夕是何年,这场面, 这气氛, 这这这, 这简直是太好了啊。
他教学二十多年,从一线老师, 到现在的教务主任,听过无数课, 可这种课堂气氛,这种热情,从来没有见过。
一堂课,眨眼就结束,下课铃响起,苏星夜走出教室,见等着她的刘固守。
“刘主任,您好啊。”
刘固守都想围着苏星夜转一圈了,他左看右看,“小苏老师,你怎么做到的?”
两人并排走出去,苏星夜看他一脸惊奇,“您说胡一声啊。”
不止胡一声啊,还有其他同学,每个都那么积极,这个课堂气氛,到底怎么调动起来的,他都想知道啊。
刘固守收收自己有些太过震惊的脸,嗯一声,他要淡定,不能显得太没见过世面。
如果校长在这里,肯定拍手称快,刘顽固,你可终于知道,你没见过世面了。
教学嘛,就是各种经验相互分享,老师们相互进步,苏星夜也没瞒着,“简单啊,就是表扬加鼓励。”
刘固守重复,“表扬加鼓励?”
苏星夜点头,“对啊。”
表扬?这个哪个老师都会啊。
“你就表扬胡一声,他就现在这样了?”
苏星夜笑着点头,“对啊。”
她看刘固守,“刘主任,孩子们在这个年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实并不难的。”
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特点,就是勤奋对自卑,因为自我意识并没有发展,他们所求的认同,大部分都来自家长与老师,只要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积极的肯定反馈,那就能催生他们的勤奋感,催生强大的自信与热情,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老师,大部分的厌学症,其实都是老师的一些不良教学造成的。
有时候,甚至并不严重的一句批评,都能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挫败感,从而产生自卑,认为自己做不好,然后丧失勤奋感。
所以,小学阶段,鼓励和表扬,是教师的最大法宝。
刘固守不明白,他很不明白,“这胡一声,之前肯定有老师表扬过他啊,怎么没见他这样。”
苏星夜摇头,那是不一样的。
不明白的,不止刘固守,胡一声的父母,同样不明白。
他们不明白,自家儿子这学习语文的劲头,怎么一下上来了,每天回家,抱着课本,呱拉呱啦读个没完,早晨醒了,就开始背课文,那叫一个积极。
这天,胡爸见儿子又开始学习语文,他心里高兴,“儿子,现在怎么这么爱学习了?”
胡一声响亮嗯一声,“爸,我现在,是语文课代表!”
胡爸那叫一个惊喜,“哎呦,在班里当官啦?”
胡一声抬起黝黑的小脸蛋,笑得那叫一个开心,“啊!”
对小小年纪的胡一声来说,苏老师就像是一束光,让他的小学生活,都明亮起来。
多年以后,对于第一天见苏老师的场景,他依旧能清晰的回忆起来。
那天,和往常没有任何区别,他因为个子高,也壮,坐在最后一排,正和前面的同学,说着放学后拿着弹弓去打鸟,苏老师就笑盈盈进来了。
突然进来个新老师,全班同学都安静下来,盯着她看。
苏老师就笑起来,“同学们好,我是苏老师,因为赵老师休假,这学期,就由我来给大家上语文课。”
在胡一声的眼里,这个新的语文老师,除了长得更好看一些,和其他老师,没有任何区别,最初的新鲜劲过去,他又忍不住,想要找人说话,想要做小动作,想要拿着小纸团砸别人。
结果,就听到上面苏老师要点名。
“我们的开学第一课,老师想找个同学,来读第一段,正好呢,也认识一下同学们,老师来看看,让谁读好呢。”
胡一声晃晃脚丫,他知道,让谁读,都不会让他读的,在老师眼里,他就是个捣蛋鬼,就像之前的赵老师,只会用嫌弃的目光看他,说他不好好学习,以后会去捡垃圾那些话。
他正东张西望,就听到苏老师温柔的声音。
“胡一声同学,你来读第一段吧。”
他朝着黑板望过去,正正对上苏老师眼睛。
那种眼神,他从没见过,带着笑意的,带着鼓励的,没有嫌弃的,就像,就像他是班里最好的那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