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有刚才阿尔斯楞的那种幸运,在这种礁盘密布的海底,挂底再平常不过了。
在付出了七八套铁板钓组之后,船头的四个人也就上了三条鳗鳞,均背一人一条。
“不玩儿了,累了,下去睡觉!”
毕竟这几个人加一起岁数也超过200岁了。
徐长清几个人打着哈欠穿过驾驶室,顺着扶梯下到了下面的休息舱。
回到休息舱才发现,几个老头儿已经早他们一步躺下睡了。
轮着洗漱完,四个人也赶紧躺下睡了。
至于中舱和后甲板的几个年轻人,依然亢奋的在钓着。
“怎么的?你们这是打算来个通宵吗?”
敖海源刷着牙看着依然不打算去休息的几个人。
“看情况吧,如果后面鱼口儿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几个就去睡!”
说这话的时候,熊思明的上下眼皮都开始打架了!
不去管这几个男生,敖海源直接把自己的闺女儿子给喊下来了休息舱去休息。
“以后想玩儿的时候多的是,注意休息!”
留下这么一句话,敖海源就去休息了。
这一宿别人睡的怎么样敖海源不知道,敖慕之睡的应该是很快的,躺下不出三秒就睡着了。
转天一早,敖海源从底舱休息室上来,就看到刘浩民和熊思明两人一人守着几根竿子,揣着手靠在舱室的墙壁上冲盹儿。
“看来你俩坚持到了最后啊!”
摇醒了还在打盹儿的两人,敖海源随手打开了两人身边的钓箱。
“也不少嘛!”
看着铺满钓箱底的鳗鳞,敖海源细数了一下,也有个十来条了。
“前半夜的情况还好一些,过了2点鱼口就开始逐渐变差了,到了3点了,基本就没有鱼口了。”
熊思明站起身来,浑身的骨骼一阵劈啪作响。
“没口儿了你俩不去睡觉?”
“四哥说那个点儿再回去洗漱动静太大,进舱室也会影响别人休息,反正也没几个小时,干脆给竿子挂上铃铛,蹲一会儿睡一会儿。”
“那结果呢?你们下半夜上了几条鱼?”
敖海源看着困成熊猫的两个人问到。
熊思明伸出了一根手指头。
“1条?”
熊思明摇头。
“10条?”
熊思明又摇头。
“100条?”
这下轮到敖海源惊讶了!
这不可能啊,箱子里也没那么多的鱼啊!满打满算加一块儿也就20来条的鳗鳞。
熊思明还是伸着一根手指头,但是整个人来回的乱晃,眼神也开始迷离涣散,估计给一棍子就能原地去睡了。
“不是,是一条都没有!”
……
打死你都不多啊!
一条没有你比划什么一个手指头啊!
“赶紧回去睡觉!”
敖海源没好气儿的给熊思明和刘浩民轰回了休息舱。
吃罢了一顿简单又丰盛的早餐,剁椒鱼头号就要向着最后一个目的地出发了。
“从这里到千里岩,我们还是用纯电的模式行进,全程大约三个半小时的路程,到了钓点我们依然以路亚为主进行作钓,路上的这段时间大家可以进行一下钓组的调整,或者进行一下休息。”
通过船上的广播系统,白朋把接下来的安排告诉了大家。
“那就回去再歇会儿?”
“躺会儿躺会儿,睡个回笼觉!”
“你们去吧,我去检查一下前导线,别待会儿碰上大鱼,断线可就该拍大腿了!”
“你啊,也是想瞎了心了!别考虑大鱼,没那个命!”
千里岩岸钓很危险,特别是礁石林立的悬崖峭壁,没有一定的攀岩技术你都别打算前往那里去钓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爆箱往往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危险的地方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用一个老友的话来说:千里岩,我的天堂,你们的炼狱。
一根好竿子,一个好身体,你就能征服千里岩,反之就是千里岩干趴下你。
不过敖海源他们这次不需要辛苦的翻山越岭,寻找刺激一般的荒岛求生。
只需要在船上找好了钓点抛竿就行。
剁椒鱼头号依旧稳稳地压破海浪稳步前行。
船尾的甲板。
阳光洒在蔚蓝的大海上,波光粼粼,海风轻拂过船尾甲板,略带些许的凉意。
几个老头儿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
甲板上铺着柔软的垫子,几把折叠躺椅随意摆放,让人感到格外舒适。
“嘿,还是老爷子们会享受啊,真熨帖啊!”
路过的徐长清看到这一幕,也从茶桌上端起了一杯倒好的茉莉花茶。
轻抿一口后,徐长清缓缓开口:“人手捧一杯香气四溢的茉莉花茶,这样的日子真是太惬意了,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海浪远去了。”
“那是!”仇院闭着眼睛,戴着墨镜,似乎在享受这难得的闲暇,他回应道:“是啊,平时忙碌的生活让人喘不过气来,偶尔出来看看大海,心情都会开阔许多。”
旁边的小桌上摆着几盘精致的点心,都是上船前李国振买的一些零食。
酥脆的饼干、新鲜的水果以及一些小蛋糕。
海鸥在不远处盘旋,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与海面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相对于船尾后甲板大佬们的悠闲,船舱中准备钓组的几人要忙碌的多。
海钓社的几人把全船现在使用的钓组前导线全部检查了一遍,细细地用手捋,不放过一点的毛刺或者老化的现象,要不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敖老师,我听说岛上现在的驻站观察员也是咱们学校毕业的学长?”
面对董博君提出的这个问题,都不用敖海源来回答。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现在驻站的是咱们海钓社上一代头目,啊不是,是上一代社长,我的师哥。”
“说起这个人,也算是咱们学校的传奇,找工作,先问人家能不能钓鱼,或者能不能派他去能钓鱼的地方工作。”
“就这么的,最后他成了自然资源部千里岩海洋站的观测员。”
“每天只要工作完成,他就准去钓鱼。”
话说着,眼神好的人也已经看到千里岩的大致轮廓了。
喜欢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