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6章(2 / 2)

这个所谓的成功,完全要归功于他的粉丝通过数据堆砌上去的,但是不管怎样,他成功了。

然而,事情远远未到结束的时候,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让圈子里的很多年轻人认识到了粉丝的力量,让很多艺人看到了一条成名的捷径。

从此之后,演员们不再想着如何提升自己,锤炼演技,而是想着怎样包装自己,增加曝光度,让自己数据化。

衡量明星商业价值的根据,也不再是作品,而是数据。

微博粉丝量、评论、播放量。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投资方也开始把宝压在流量明星身上。

这也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影视作品大部分都是流量明星当道。

当然,在粉丝经济的红利期,这也确实让众多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任何热点是会过时的,审美也是有疲劳期的。

每一个行业兴起的时候,都会有一段红利期,当红利期过去,一切归于平淡,观众回归理智时,就会发现流量明星带动收视率根本就是一个大笑话。

最近这两年,流量明星主导的作品迎来了滑铁卢式暴跌,而像《白夜追凶》、《人民的名义》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影视剧重新成为了行业标杆。

流量明星逐渐被打入了冷宫,往日的风光一去不复返。

在这巨大的落差背后,浮出水面的粉丝观众开始对流量明星进行批斗,在观众眼里,演技差、不敬业是流量明星最大的原罪。

小鲜肉、流量明星逐渐在观众眼中成了娱乐圈的反面典型。

一时之间,流量明星从无数人追捧,变成了行业罪人,所有的锅都得他们背,去年那部《上海碉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