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现在还年轻,他还需要更深入的锻练,官场这潭水深的很,比任何人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兴安的形势只是地方的形势,相比较而言还是简单一些的,‘萧’只是为了进一步稳固局势,同时也想把兴安的政治局面和经济局面转变过来,对凌寒也是一种锻练,虽然凌寒的能力相当突出,但在某方面还需要积厚,别的问题不大,主要是年龄太轻就容易给人不够成熟、压不住阵脚的感觉。
必竟在官场上掌大局的还是些老成持重的角色,年轻人嘛,进取有余守成不足,就是在装成熟也无济与事,时间会改变这一切,另外就是突出的能力也能给人一种信任,一路走来凌寒没让谁失望过。
‘萧’不遗余力的培养第三代接班人,也是对凌寒充满了期待,他的路还有很长,可以慢慢的走。
在这个期间凌寒更能做一些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在私欲方面他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
年后省议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就讨论了上次凌寒提出的《经济工作统筹的若干建议》,最终得到了魏议会长、严高官等人的支持,第二个谈的议项是关于‘两公子案’中一些干部们自身存在的问题,魏议会长做了重要讲话,“……由于我们干部自身素质不过硬,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情况发生了,在这里我也要做检讨,在干部家庭中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也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别以为子女们惹了祸事当家长的就能撇清关系,古语有云:子不教父之过,也许是平时工作太忙,我们没有时间去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引导和正确的教育,这是家长的失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件让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了,有们兴安就有鲜明的例子,上面领导也很关注,兴安二公子事件已经传到了中心市……中组部的考察组又要下兴安了,大家心里上有个准备,另外二公子案涉及到一些案情也引起了中枢监察部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该案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也数目惊人,还涉及到了我们高级干部,近期中枢监察部的人也会下来做调查,各人自已有什么问题主动向组织上交代,别等组织上查出来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赵国祥和王仲陵面色全变了,他们也知道儿子的问题重大,可能要牵累到自已,只是没想到上面的动作会这么快,两个人对望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这一次真的给竖立成典型了……
随后严高官也做了讲话,看来兴安班子又要有变化了,赵副议会长和王高官可能要去‘学习’了。
会上,他们两个也一改往日的作风,都没有开口发一句言,其实是心情不郁所致,知道自已要配合中枢监察部的‘调查’了,谁的心情能轻松起来?就怕丢官是小事、坐牢是大事吧,具体在二公子案中查出了一些什么更深的情况他们也不甚清楚,年前看的材料不过是一部分而已,所以两个很忐忑。
现在想一想,这都是纵容子女的后遗症,悔不该当初这么放纵孩子们啊,到头来落得鸡飞打……
散会之后王仲陵就第一时间赶到了严高官办公室去,不管怎么说自已还是严如宾得力的臂助之一。
“……仲陵啊,不要有思想上的负担,一定要积极主动的配合中枢监察部的调查工作,把你的问题说清楚,我相信组织上会有一个公正的说法,关于近期的工作安排你去凌高官那边请示汇报一下……”
严如宾的暗示很明显了,王仲陵还有什么可请示汇报的?马上就要去‘喝茶’的人了,还请什么示?还汇什么报?只是王仲陵听了出来,请示汇报是个借口,不过是让王仲陵和凌寒套套近乎,你又不是不知道人家凌高官和当红的顾议会长是什么关系?中枢监察部的态度现在就决定你的前程啊……
王仲陵叹了口气,“严高官,我怕是……唉,凌高官对我的印象不怎么样,在工作方向上我和他的认识就分岐,虽然凌高官从没说过什么,但苏检的态度不正是他的态度吗?我看是算了吧!”
“你呀……仲陵,有一个很大的内幕事件,具体是什么事件因为纪律原则我无法和你细述,咱们一起工作二十几年了,老相知了嘛,我只能点醒你,司法部廖云峰下来就是因为这个事件,我和魏议会长心里都有数,凌高官和廖云峰心里也有数,其它人都不清楚,但是廖云峰的空降你也应该看出些什么了吧?人家挂着督察部的头衔,这就是说国家督察部在直接插手兴安的政法工作层面,这是对省议会不满的表现,也是要改变兴安政治格局的信号,你我官场沉浮多年,看不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