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皇帝没有立下皇后,现在也只能由仅有的两个贵妃开口劝谏。
“这琴是乾儿生母送给朕的,朕现在赏给乾儿的丫鬟有何不妥?”
闻言,所有人都是一愣,许承乾的生母?
……
其实这架琴的来历也就只有乾元皇帝和太后两人知道。
那还是二十五年前,当初的乾元皇帝还没成亲,更没有纳妾生子。
恰好许清歌来探望太后,乾元皇帝壮着胆子跟她表露了自己的仰慕之情,然而……
“小子,我可是你的小姨,哪有你这样大逆不道的。”
乾元皇帝年少时也是剑眉星目,许清歌虽然对他没有任何感觉,却也不讨厌这么个小帅哥。
“你啊,还是找个王公贵女成亲吧。”
她一边说着一边把偶然得到的一架古琴塞给了年少时的乾元皇帝。
“这琴就当小姨提前祝福你新婚的礼物了。”
就这样,九华琴被皇帝藏在宫中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他都没成亲立后,他本人也不通音律,这琴也就没了用处。
……
说回宫宴,一听这琴是许承乾的生母留下的,一众妃嫔虽不知真假,但也不再言语。
“谢陛下赏赐。”
“谢父皇。”
虽然私底下许承乾从来不守这些个礼数,但今日毕竟是在人前,他难免要装装样子。
见状乾元皇帝也欣慰地笑了笑,许承乾可以识大体,知道虚与委蛇,学会了胡搅蛮缠,每一件事他都很高兴。
只要会了这些,以后哪怕他不在了,许承乾也能过得很好。
宫宴还在继续,可有了韩云湘的那一曲珠玉在前,剩下的那些妃嫔准备的节目都如同木椟在后一般食之无味。
这些个妃嫔顿时有些不悦地看向许承乾身边的韩云湘,明明只是罪臣之女官眷奴身,却也能奴凭主贵登台演出,一下子把她们的风头全抢了。
至于宫宴的最后,则是那三位不曾回京的皇子传回来的书信,首当其冲的便是太子玄邕。
父皇敬启:
父皇敬启,儿臣不孝,冀州之事未竟,未能回京祝岁,此番虽未在京中,仍愿父皇身体康泰。
儿臣虽未回京,然为长兄,却有寥寥数言相赠诸多皇弟。
阿轩爱书,京中之人尽知,吾亦知。然学文读经,阅史以明事,识诗而作文,久坐不动,尤为伤身,当常走动,以保体魄不衰,文武双全。
阿阙贪食,父皇自幼宠惯,臣亦然。然多食不动,长卧在床,上月见其三步两喘,终为不妥,当勤加下地走动。
阿宇……想来四弟亦未归,请父皇毋怪;阿城学艺未归,亦请父皇毋怪。
至于承乾,小六养于宫中,常伴父皇左右,然已近弱冠之年,当出宫走动,以熟识街道风土,结交义士挚友,切不可贪堕宫中,不思进取。
今除夕佳节,儿臣虽身处冀州,却心怀数言,纸笺堪寄,心意难托,仅以此信陈寥寥数语,唯以此心,愿父皇康泰,愿社稷永安。
敬扣金安。
太子玄邕的书信读完,全篇都未曾提到过后宫妃嫔半句,不过这也是正常,毕竟他生母早已逝去,宫中又没有皇后,他身为太子自然不用提这些无关人等。
而四王玄宇的书信就十分简单了,从头到尾只有一句“新春大吉”。
五王并没有送回书信,而是送回来一把他亲手打造的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