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团黑雾似乎听懂了杨秋年的意思,在空中持续了五分钟后就消散而尽了。
京城上方的宫殿此番并没有化为才气涌入杨秋年体内。
而是化成儒道冠冕凝聚到了杨秋年头上,却又消失不见。
这是儒道至高荣誉之一儒道众生冠,只有步入七品甚至八品儒者才有可能获得。
只有为苍生百姓做出极大的贡献才有可能获得。
这道冠冕平常不会显现,只有在遇到生命危险时,才会自动浮现出来,保护宿主。
按照杨秋年现在儒道二品的才气,就可抵挡七品武者全力一击。
“杨秋年,来太清殿,朕找你有点事说。”
坐在殿内探索着冠冕的杨秋年一愣,皇帝以神通和他对话,倒没什么问题。
只是听这语气,皇帝老子似乎怒火中烧啊。
杨秋年跟随侍卫走到太清殿门口,鬼鬼祟祟的朝殿内看了几眼。
“进来吧,你小子站在门口一直看什么。”
龙椅上的应天皇帝没好气地说道。
“哈哈,陛下,我这次可是给您长脸了吧,您让我去参加殿试,我现在应该是第一了吧。”
杨秋年一脸贱贱的说道。
让他去参加殿试,这可是皇帝亲口说的,要拿好名次给他长脸,也是他亲口说的。
“朕乃大宣皇帝,何时需要你来替朕来长脸。”
应天皇帝有些玩味的说道。
杨秋年顿时语塞,想不到这掌管着诺大王朝的人,还不承认说过的话。
“陛下乃是君子之身,必然是和那些不诚信的卑鄙小人不用,是小民记错了。”
“好了,牙尖嘴利,你这首文章可称千古啊。”
应天皇帝把话题转移到这篇阿房宫赋上来。
“陛下,小民觉得陛下文韬武略都实在是厉害之极,不管是打仗,还是治理天下那都是没得说。”
“但偏偏是这个礼部和工部呀,都是一些乱臣贼子,他们把这个宫殿修得如此富贵,实在是劳民伤财。”
“当然,这跟陛下是没有一点关系的,您也是无奈,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小民就写了这么一篇文章。”
“敲打那些当官的不作为,恰好也对应了您出的题目,一举两得。”
杨秋年解释道。
“那按你这个意思是在说朕看人不准,把一些贼子提拔上来当官员吗?”
“那肯定不是,不过人心隔肚皮,哪怕陛下再怎么厉害,肯定是看不穿人性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等殿试结束后,你就入朝为官吧。”
“嗯…就任工部员外郎,从六品官员。”
应天皇帝思索了一阵说道。
“臣谢陛下隆恩,臣一定努力做事,把工部发扬光大。”
他今年才十七岁,就能在朝中做六品官员,实在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这可是天大的赏赐。
“朕让衣冠局替你做好衣服,直接送到你们杨府上,赶紧回去给你爷爷报喜去吧。”
“告退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