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杨镇,参见陛下。”
“草民杨秋年,参见陛下。”
由于杨秋年一没考取功名做官,二没在战场上杀敌建功。所以自称草民。
“免礼。”
台阶上皇帝的声音响起。
杨秋年向上打量着。
台阶上的人影,看起来五六十岁,乌黑的头发也掩盖不住白发的蔓延生长,英武的面庞,带着些许温和。
但气势非常有压迫感。
这就是帝威。
仅仅只是在龙椅上坐着,散发出的气势都让人喘不过气。
应天皇帝,一位马上的皇帝。
少年之时从军,当时的所在的军营,统领就是杨秋年的爷爷杨镇。
在那时起,杨镇就与皇帝结识,相互成为至交好友。
一路相互扶持,在战场上杀敌建功,数次相救对方性命,真是比亲兄弟还亲。
后来应天皇帝回到皇家,与自己的哥哥弟弟争夺皇位。
无奈自己势单力薄,争夺皇位希望渺茫。
而在军队中的杨镇早已有了自己的力量,在得知这位好友的处境后,一身单骑,连夜奔赴京都,付出身价性命支持好友。
杨镇跟随应天皇帝一路血雨腥风。
直至二十年前的“阳午门之变”,眼前的这位皇帝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几位亲兄弟。
至此,应天皇帝坐上了皇位,自己的爷爷成为了开国第一功臣,被皇帝封为国公。
“国公啊,你可有福了,秋年这两首诗词啊,可着实让我震惊了许久啊。”
“陛下言重了,秋年也是碰巧写出的诗词,实在是不敢当啊。”
“行了,你跟我还互相吹捧什么,先坐,坐下再聊。”
两位老人如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打开了话匣子,聊着家常。
偌大的王朝中,也就只有杨老爷子能陪皇帝聊家常了。
突然,话锋一转。
“秋年呀,你如今已经儒道一品了吧,给青楼女子写的两首诗,叫朕羡慕的紧。”
“你不如为朕,或者是为这江山写一首诗,如何啊?”
“秋年实在是愚笨,您这样的明君,让我区区一个小孩来写,怕是描绘不出您的伟大呀。”
杨秋年顿时脑袋一冒冷汗,快速思考着,前世好像没几个诗人写过赞美皇帝的诗词啊。
基本不都是在讽刺皇帝吗?这哪敢说出来,生怕自己一个脑袋不够杀的。
“陛下,不如这样,诗词留着以后再写,今日就送您一句话吧”
“雄才大略安天下,睿算神机定太平!”
应天皇帝在听到杨秋年所说的话后,露出了笑容。
觉得说的十分有理。
自己在当皇子的时候,就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说上位这几十年来,对内是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励精图治,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对外开疆拓土,北征东讨,连年大捷,使得各国来朝。
“好好好,说得好,这句话也甚是符合朕。”
“来人啊,把秋年说这句话,做成牌子,挂在我的寝殿上。”
“诶,秋年,也快到成家的年纪了吧,你看上哪家女子,和朕说,朕亲自替你去说媒定亲。”
杨秋年听到应天皇帝的话,心中更是无语,怎么爷爷催完,皇帝也要催。
不知道倡导婚姻自由吗?
串台了串台了。
这是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