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杨秋年没有立刻下笔。
闭上了眼睛,等待心静下来,再提笔写诗。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场下的所有人神情各异。
有人涨红了脸,半天没在宣纸上写下一个字。
而我们的柳大家,下笔时,竟然引起了才气涌动,面前的宣纸闪烁着金光。
这是儒道异象。
虽然并没有多么惊天动地,但冒出的金色光芒,还是让在座的人都关注到了。
这是异象。
在场的人,能有几位亲眼见过异象?
儒道异象,是极难凝聚出来的。
写出的作品。
要顺天,应景,应心,才有一定的概率凝聚出异象。
几千年以来的文人认为,儒者,读浩然之书,养天地之正气,为黎民百姓平天下,顺从天道意志,故而可凝聚才气,勾引异象。
在大儒死后,肉体会腐朽,但精神会留存于天地间,化作浩然正气,守护家国和百姓。
这也是各大王朝忌讳杀儒的原因。
倘若有震古烁今的诗词文章出现,甚至国运都会有所增强。
楼中的众人在看到柳泽文引起的异象之后,纷纷议论道。
“柳大家是真厉害啊,不愧是京都出名的读书人,就是这脸肿的,都快赶上我媳妇喂的那头大白猪了。”
“引动了才气,这起码也是一首可以流芳百世的诗词啊,台上的云清柔的名字都能随着这首诗一起流传,看来京城第一美人就要被拿下了。”
就在大家目光被吸引的时候。
楼上的杨秋年,也终于提笔在宣纸上作诗。
就当杨秋年在宣纸上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
异象突起!
波涛滚滚的蓝色海洋,突然出现在了花清楼之上,似乎下一秒,海上的浪潮就要拍击而下。
一轮饱含才气的明月,从海平面上缓缓升起!
而在海面上空,似乎有着两道人形虚影,在相互遥望。
“这异象是怎么回事,是哪位大儒引起的异象?”
“不对,就算是大儒,也引起不了如此真实的景象,这溢出的才气,都快浓郁到了极致啊!”
“你们看,世子杨秋年的包厢中,才气最为浓郁,不会是他引起的吧?”
“怎么可能,京都谁不知道他只是武夫,根本不会作诗......”
这番恐怖的异象,瞬间让柳泽文引起的金光消散一空,产生的才气,竟然都被吸入其中。
包厢之内,袁振洋和宋至辰两人看着眼前的杨秋年,都快惊掉了下巴。
他们不敢相信,曾经和他二人一个德性的人,竟然能引发这么惊世骇俗的异象!
桌上的宣纸冒着白光,破墙而出,被引至天空。
坐在椅子上的杨秋年也被异象接引,缓缓飞至空中。
杨秋年获得了暂时飞行的能力,虚空执笔。
以才气落笔,继续书写这首来自前世的诗。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书写完后,在宣纸之上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白光。
更重要的是异象产生的才气,也在此刻,从四面八方一道道涌入杨秋年的体内。
此刻,杨秋年的儒道境界悄然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