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年,你来回答下这个问题吧。”
大宣帝国京城,一处学堂内。
在这里上学的都是国家的权贵之子,武有将军之子,文有六部尚书之后,每个人家里都可谓是权势滔天。
而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杨秋年,就算的上是这群人的领头羊了。
“额...额.......夫子.能再讲一遍吗?恕学生愚笨。”
“不是你愚笨,因为你就是个榆木脑袋,无论我讲多少遍,你还是回答不上来。”
顿时,讲堂内一片大笑。
“都笑什么,你们有人会吗?还好意思笑话我。”
杨秋年觉得回答不上来就已经够丢脸了,响起的大笑,让他忍不住喊道。
学堂内的众人听到此言,瞬间默不作声了。
因为杨秋年不仅在他们当中,背景是最厉害的。
更何况,杨家可是武道世家,杨秋年要是狠起来,能把他们加在一起,揍得没有还手之力。
“夫子,我会。”
安静的学堂被这一道突兀的声音打破了。
“很好,杰风,你说说吧。”
“我觉得,夫子描述的应当是秋玉米吧,毕竟在夏日种植,三月时间收获的也就只有秋玉米了。”
“很好很好,杰风说的很对。”
“你们这些人啊,不要以为自己家里都是朝廷里面的大官,又或者家里面是将军的。”
“这些农业基础与自己无关,世上的任何事情你们都要了解,特别是穷苦百姓的生活啊......。”
回答问题的正是礼部尚书的独子,宋杰风。
大宣朝廷,文武对立。
作为国公独孙的杨秋年,自然是这些文官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仅仅是老一辈的对立,少年们也是针锋相对。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今日的讲课便结束了。
“明日休假两日,你们回家了也不可懈怠功课,多多看些经典...”
“知道了,夫子......”
还在座位上的杨秋年一直揉搓着脑袋。
这事得从一个月前说起。
杨秋年与伙伴在京城外打猎的时候,身下的玉麟马不知为何,突然栽倒,连带着自己一同倒在地上。
当场昏迷了整整两日不醒。
如同被鬼压床一般,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
甚至是在以一种第三视角在看着国公府。
但就是醒不过来。
只能看着杨府为他请了京城第一名医医治。
也请了许多出名的江湖中人,甚至是一些江湖骗子都毫无用处。
直至第三视角逐渐消失,自己也慢慢苏醒过来。
苏醒后,杨秋年的脑袋里仿佛有了另外一道意识。
刚开始一直在重复“高考”二字。
慢慢的,他发现,脑海中这道意识似乎不属于自己的这方世界。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这道意识也在不断的消散,剩下的只有一些诗词文章,还有许多杨秋年根本不懂得符号。
偶尔会突然头疼一下。
杨秋年走出了学堂,准备登上车辇打道回府。
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
“秋年,这次你可得去了啊,这个月都上了这么久的学堂,可得放松放松。”
“对啊,走吧,今晚花清楼可要举办一场诗词歌会,据说花清楼的第一美人云清雪都要出来奏曲了,还要设题请人作诗呢,据说作的好,能与其一度春宵,咱们去试试运气,说不定就正好看中了。”
顺着声音望去,一胖一瘦两道身影站在杨府的车辇旁。
正是杨秋年臭味相投的两位兄弟。
这俩人,一位是当朝尚书之孙袁振洋,另一位是将军之孙宋志辰,都可谓是家境显赫。
眼前这三位在京都实在是臭名远扬,京都的百姓们若是见到他们,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被其盯上,
也被各大酒楼,妓院奉为座上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