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请问陈冉,你是怎么看北关和岭南目前的状况的(1 / 2)

🎁美女直播

第122章 请问陈冉,你是怎么看北关和岭南目前的状况的

南宫英狐疑地看着失神的陈冉,觉得他怪怪的,又问:“刚才你说要查那些发牙钱的来源?怎么突然就要查这些?”

陈冉醒了过来,手抓拳头挥舞着说:“嗯,既然知道有这些,就查了吧。我跟你说哈,这个牙钱就是大耳窿!九出十三归!就是说,你要借十贯钱,他们只给你九贯钱,扣了你一贯钱作为手续费!但是呢,你要还的,却是十三贯钱!而且是期限是很短的那种!比如七天内,十四天内,就得还清本钱利息!不然的话,又会重新计算利息!按照翻倍的算!很害人的,家破人亡那种。”

“哦?这么恐怖啊!!”

“高炮都是这样的。不然,你以为呢!!”

南宫英低头想了一会儿说:“我只是听那些民众说的,知道顺京都有放牙钱的,你可以去东市开始查,再查南市,主要的幕后主使都在这两边。西市北市多数是穷人平民,发行的不多。”

“不是说多数以米粮店日杂铺这些为高发地咩?就是打着卖米粮的幌子,实则发高利贷……就是发牙钱。”

“我意思是指,查源头,就直接从东市查起。你要从北市西市查起,最后矛头还是指向东市南市的。”

“那,不能直接南市?”

“不行。会打草惊蛇的。而且你直接查南市,会有很多阻碍力量的。”

“意思是指那些大臣?”

“嗯。还有宫里面的。”

“什么!”陈冉跳了起来,习惯性提提腿,差点又想踢翻桌子:“宫里也发牙钱??”

南宫英吓了一跳,连忙说:“不是不是!是宫里的贵人,是外面那些人送进去的,会帮他们施压给父皇,阻挡你们查下去。”

陈冉一下明白过来了,那些贵人,都是世家啊,大臣啊通过各种法子,送了家里的女子入宫,这样自己家族便有了天大的保护伞。

想想也是哈,南宫英说得没错,若突然间就来查有贵人保护的东东,人家肯定是会奋起反抗,甚至直接反向搞事,做瓜你!你敢有什么意见,人家一句:老子里面有人,上面有人,下面有人!小心老子搞死你!

这,就有点麻烦了。

陈冉帐篷,陈冉的床,南宫英很端庄地坐在陈冉的床沿,时不时偷偷打量着陈冉。

陈冉看看旁边床位蒙头大睡假装发出打呼噜声音的四仔,旁边还有几个破凳子和尹浩然乱乱的床位,他还没回来。想了想,还是走到自己床尾位置,靠着厚被子半躺下来。南宫英吃了几个果子也不想吃了,一时间,帐篷内静了下来。

“那个,你那个新训军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我刚才看到了那些人在训练,还唱着训练歌,看着好豪迈的感觉!”南宫英的红红的害羞脸色逐渐平复下来了。

“嗯,就是去花………哦,去花钱学来的。觉得实用,便教给他们了。”陈冉无意识差点说漏嘴了,及时刹车。

“那你那些古灵精怪的各种试验呢?又怎学会的?”南宫英侧身看着半躺着的陈冉,油灯灯光昏暗,看起来,这陈冉还……挺好看的。南宫英不禁脸上又浮起了羞人的红色。

陈冉半躺着没留意到南宫英的失神,说着:“哦,这些你都知道了啊。都是乱搞瞎搞的。就是平时打发无聊的时光罢了。”

“可我听陈将军说的时候,他明明就隐秘间对你的所做的事情,挺骄傲的。”南宫英看着陈冉没发现自己在偷偷看着他,就更加光明正大地看着他了。

“有吗?可他动不动就说要揍我呢!”陈冉这时候,觉得南宫英看自己的眼神不对劲儿!

“噗哧!可能他是想关心你呢。阿平弟他也是这样的。”

陈冉想起南宫平在敬仪殿上说漏嘴,他爹总是经常地习惯性地揍他一顿乐呵乐呵的,手臂上起了一排鸡皮嘎达。

南宫英看陈冉没说话,就继续说:“那,要是你闲了,多教些我那些诊症的法子,和那些教人认字的内容,还有那些实用的法子,可以不?”

…陈冉一时跟不上南宫英的意思,觉得这个阿姐有问题!一时没说话。

南宫英看他还是没答应,以为他是没空闲,有点失望,就说:“那要是你实在是忙的话,以后再说吧…总可以吧?”

“我家少爷每日都很闲的,没事干的话,会睡到巳时末才起来,晚上戌时就睡觉了。要是有人陪着的话,可以整天不用睡的。”四仔低声极快地说着。然后又翻了个身,又打起呼噜了。

南宫英一听,心里一喜,脸上更红了。捋着自己的双辫子,低声说:“等以后这个北郊市集建好后,你还有什么打算不?”

四仔的呼噜一下停了。

“到处去看看大顺国的大好风光,看看大顺国有多美好!”陈冉慢悠悠地说着。

四仔的呼噜声又响起来了。

“那,之前听我弟他们说,你会管这世间不平事啊,还有那尹右将军想打回岭南去。”

陈冉喃喃地说:“打仗,会死好多人的。死好多好多无辜的人,都是平民百姓遭罪。打仗,不好!”

四仔的呼噜声又停了。

“可,北关那些凉人也总来挑衅我们打仗啊。”

“唉,其实,都是几百年成千年前,也许都是一家。坐下来,好好商议下,融合下,利益重新分配一下,不就不用打仗了嘛。”

“那,岭南那边呢?他们现在那么团结对外,也不听朝廷的话,怎么处理?”

帐篷内很安静。

陈冉想了一下,说:“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要行商行商,要搞副业搞副业。满足他们需要,答应他们要求。先收拢人心,然后划地分治,将做头头的那几个,异地升迁管治,隔几年调离外地,这样就不打散了他们的内团结,相互勾结嘛。”

帐篷外的南宫二和南宫平高洪坡还有刚回来的尹浩然都在静静地听着陈冉说的话。

“那少爷,我们要是想提高军伍的待遇,该怎么办?”四仔问。

“早之前在总部那边不是说过嘛,优恤,抚恤,给钱,给地。但这个需要大量的钱粮做前提的,按户部目前的存货来看,连这边的流民都安置不了,想提高军伍待遇,够呛!”

“那,按少爷说的,多办几个北郊市集,能不能做到?”四仔继续问。

“没什么意外的话,几十年乃至百年之后,应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