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和父亲一般,满脸憨厚,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草棚,之后知道徐三的打算后,汉子熟络起来,一边接过徐三一家不多的行李,一边给徐三教授如何快速盖起这草棚。
于是初次见面的中年人和徐三,汉子一家便成为了邻居,三人结伴而行,互相帮衬。种粮,盖房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很快就成为在这附近第一批盖起房屋的人家。
等新来的三老来再登记时,徐三已经和当初的模样大不相同。浑身穿着得体,没有再脏兮兮,但从皮肤的黝黑上来看,也和读书人丝毫不沾边。
知道徐三和那中年人李进都识字,三老直接就让二人担任附近两个亭的亭长,同时从自己带来的粮食中额外又划出一笔,当做是第一个月的俸禄。
“这是使君大人要求的,不管官职大小,只要是给官府做事,就有优待。”三老担心自己这举动有些唐突,拍着徐三和李进的手背,笑着说道。
等这带登记工作处理好,三老就带着人推着小车粮食赶往下一亭。
了解到大部分人都完成耕种以及盖屋的环节后,柳续的第二环计划便接着展开。
免费供给的粮食就此中断,之后的粮食领取必须通过服徭役获得。
因为百废待兴且势力范围也就两个郡,所以所有工作都是就地安排,没有外徭。
识字的就地充入当地的各种官府岗位。让县或者乡把基础的职能运转起来。青壮的,不识字的就派去修补城墙或者疏通沟渠。
家中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必须得留下妇人,其余那些没活干的妇人也同样被组织起来,负责给这些劳作的人提供吃食。
徐三被安排到监督自己所在千童县的一处城墙修补,一开始他以为会和以往的徭役一般,需要自己呼来喝去。结果到了以后才发现,这些人根本不用他催促,每个人都十分卖力。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的猜忌是多疑的,大家伙都知道这和平来之不易,而且修补的城墙坚固以否对自己日后安全也有直接关系,到后面他也没有架子,加入了动手行列,没有因为自己的小权利在一旁指手画脚或者偷奸耍滑。之后他也发现,许多所谓的监工同样和自己一样,纷纷加入修补中。
看着缴获过来堆积如山的粮食每天都在减少,柳续对一开始的估算有些担心,万一还没有秋收,自己这粮食就先用完了,那这岂不是功亏一篑,必须得想想办法。
但粮食钱财都不是想想就能获得,无奈,他只能让人做好监控,节流做不到,但贪污,多拿的倒是可以遏制。
上一次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在于扫清青州黄巾军。如今碰到相同的困境,有了路径依赖,他开始把主意打到了还在青州的余下黄巾军。
只可惜如今的黄巾军因为之前的表现,不但战略收缩,而且按照探子传回来的消息,管承,管亥和张饶已经有了结盟的意愿,现在恐怕已经开始在商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