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匈奴人在各个战场遭到惨重打击,开始转入全线收缩。曹操相信,落尘主力大军从草原脱身的时间,应该是不远的了。这也就意味着,留给曹操吞并江南的时间,是不多的了。
转眼之间,已是秋风瑟瑟。落尘和匈奴的正面决战已经进行了大半年。落军在北方草原战场果然是顺风顺水,待到草原深秋已至,碧蓝碧蓝的天上万里无云,群雁南飞,肥绿的草开始显现出枯黄,匈奴人已经是苟延残喘。而相传落军的一部分主力已经由夏侯渊率领南下返回汉中。相较之下,曹操这边就不顺利多了。这个周瑜果然诡诈,而且决心坚定,非庸庸碌碌之人,果然将才。
那周瑜集结了生力军二十万人,沿江布置水寨、战船,陆上布置旱营。更兼沿江筑起了密密匝匝的堡垒,一副和曹军死磕到底,打持久战的样子。决战第一日,曹操派人送来降书。法正眯眼看周瑜有什么反应,底下将领也都屏住呼吸,看周瑜有什么反应。周瑜看了看鲁肃,又看了看法正,突然拍案而起身,勃然变色,怒斥道:“吾乃汉臣,吴侯亲命的大都督,怎么会向曹操老贼投降` ˇ!”说着也不把信件拆开来看,直接撕个粉碎。厉声喝道:“来啊!把此人退出去斩了!”鲁肃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周瑜如何肯听,直接命人将来使的头颅挂到了旗杆上。
会后那鲁肃向法正抱怨周瑜鲁莽。法正道:“朝中是战是降的争论刚刚平息,群臣心还没有定下来。此次曹操劝降,周公瑾斩了来使,正是要告诉朝中谋士、全军将士,决战之势绝不更改,以定人心……可谓计谋深远。”如此鲁肃方悟。
曹操听说周瑜斩了来使,登时大怒:“竖子怎敢如此欺我!”不待与群谋士商议,直接召蔡瑁张允,让他们组织船队出击。那蔡瑁道:“现在我北方水军疏于操练,还不是出击的时候……”话还没说完,曹操震怒。蔡瑁、张允二人吓得趴倒在地上,不敢吭声。无奈只得出了数十艘大船,几十艘小船,兵力有万人,沿江浩浩荡荡,直扑周瑜水寨。周瑜见了,拨了几十艘小船,八千多士兵迎战,由水性好的甘宁指挥。
果然那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摇摇晃晃。那小船竟然把控不了,被江风吹得歪来斜去,没翻了就不错了,更别说作战了。唯独那大船,吃水深,行得平稳些。曹军在大船上自上而下曹东吴船只上放箭。那东吴船只一边躲避箭雨,一边靠近大船。数十艘小船围了大船。那东吴船上放出钩子绳索,直接勾了大船,甘宁身先士卒,嘴上咬了一个短刀,抓着绳索就往上爬。曹军大骇。北方将士哪里看过这种玩法?能在船上站稳就不错了,竟然敢用绳索爬到别人船上。慌乱之间连连放箭,但是都没有射中。甘宁只身跳上了船,接连用短刀刺死数人。一刀砍了桅杆上的绳索,那帆便落了下来。江风吹过,船没了帆,竟横了过来,歪斜着。船上的曹军根本无法驾驭,竟然以为船要翻了。惊慌失措,有的士兵仓皇跳水。吴兵借着慌乱,跳上了大船,杀死甲板上曹军百人,控制了大船。生俘曹军近千人。那其他大小船只上的曹军看得肝胆俱裂,再不敢接敌。竟然掉头跑了,吴军追了一阵子,唯恐孤军深入被围了,乃掉头吹吹打打地离开了。
那曹军见首战失策,郁闷不(钱得的)已。蔡瑁张允二人伏在地上请罪。那曹操岂不知道失败的原因为何,只是斜眼瞧了瞧,想训斥几句,却又说不出话来,只好道:“.` 你们务要施展平生所学,加紧训练!”说着挥了挥手让他们离开了。蔡、张二人谢恩退出了中军大帐、曹操转身对身边程昱等人道:“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奈何奈何!我这次心急,吃了大亏!”程昱等劝解一番,却也束手无策。
如此双方几次短兵相接,各有胜负,并不有决定性的战斗,只是对峙着。转眼深秋已至,江水清冽清冽的,荡漾着寒冷的水波。北方士兵原不习惯南方生活,加上天气骤冷,昼夜温差颇大,又用冰冷的江水洗澡,竟然不少人病倒。曹操见了,更加忧虑。.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过江陵
这是深秋一个寻常的夜,江陵烽火台上的曹军昏昏欲睡。一阵秋风过来,把哨兵冻得一哆嗦。他身上还穿着单衣,以及夏季披的薄甲。由于南下之后兵力暴增,后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所以还有不少士兵没有领到秋装。哨兵抬头看了看月亮,本来亮堂堂的月亮也不知哪去了,怕是被乌云遮住了。已经下半夜了,哨兵感觉天有点阴,怕是要下雨了。
“喂!醒醒!”哨兵踢了踢旁边的胖子。那胖子蜷缩在墙角,长枪靠在肩上,身子缩成一团,竟然也睡得香甜。胖子嘴里叽叽咕咕了几声,却又面朝墙内睡下了。“醒醒!”哨兵又狠狠踢了一脚胖子,胖子这下被踢疼了,揉着屁股不满道:“干什么!不是说好了今晚轮到我睡觉了吗!”
“天有点阴,你下去拿点挡雨的东西上来。”哨兵道。“不然咱俩得挨淋。”
“不是说好了今晚轮到我睡觉的吗……”胖子又叽叽咕咕了几声。哨兵刚待要说,发现他又睡着了。
217 哨兵叹了口气,伸头往江上望了望,清冽冽的江水,江面上空无一物。只有隐隐的星光倒影在江水上,其他都漆黑一片。“下去片刻应该没什么……”,哨兵心里寻思着,将长枪靠在城墙垛子上,然后下去拿挡雨的雨具去了。
一只黑暗中的小船,平平稳稳地驶了出来,在黑暗中发出了轻微的划水声,但是被呼呼的风声掩盖了,不仔细听听不到。待到那哨兵将雨具取上来,再伸头望了望江面,依然空无一物,只是黑漆漆的。他不知道,刚才一只小船,已经走远了。
举世闻名的庞统先生与伊籍先生同乘一船,沿江而下,开始了他们的江东之旅。那曹军铁骑到了荆州以后,一刻也没停,占据了荆州大小城堡、道路,完全控制了荆州军政财政。荆州由此迎来曹氏时代。不过曹操的军队还没有进入乡里。南方氏族势力很大,把持乡里,乡里几乎都是自治状态。那曹操虽然反感氏族,动不动就要对他们动手,乃至中原氏族一听到曹操,无不敢怒不敢言。但是现在初占荆州,人心未稳。况且下一步要紧急调兵进入江东,所以曹操也没管,只是让乡里自治。顺便说一句,落尘对世家大族更加不友好。这主要归功于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张居正。落尘和张居正筹划了均田制和府兵制,等于把氏族的老底给揭了。氏族能不抵制吗?但是这个负责落实的张居正可是个强硬派人物,动辄出动官兵血腥镇压。先是在关中地区,然后到益州,所到之处,世家大族哭天喊地,必要流血镇压。所以中原和南方益州的氏族提到落尘,虽然不敢言语,但是暗地里深恨之。至于提到张居正,无不破口大骂,说他残酷。
荆州刘表采取了和氏族合作的态度。他的蔡夫人、蔡瑁等人就是出自荆州最大的蔡氏一族。张允也是氏族人物。后来蔡氏、张氏等结成团体,形成蔡氏政治集团,刘表才警惕起来。他趁着迎来刘备的机会,大力扩充了刘氏宗亲的力量。重用刘备,锻炼刘琦。不料刘表老得太快,干了一阵子,又觉烦躁,又觉老迈,没有什么整顿的志向。乃至蔡氏集团仍然把持着丛荆州城到地方州郡的主要人事和财政大权。刘表只是勉强扶持了伊籍,来勉强平衡蔡氏权势。那伊籍虽然和蔡氏对着干,极力阻止其专权,但毕竟寡不敌众。刘备在新野北防曹操刘琦、关羽在夏口南防江东,一南一北,都离政治中心很远(bada)。伊籍在荆州城独木撑着,处处受排挤,每月都有人弹劾他。好在刘表虽然老弱不堪,但心里还是明白,明确支持伊籍。使其能够继续与蔡氏专权作斗争。
那庞统大名谁人不知?但是大部分都没见过面,所以乡里便认不出他。庞统忙时打鱼、农耕,闲时读书,和乡里无干系,又与荆州政权无干系,活得倒也自在。伊籍自借居庞统处,眼看着黄忠击溃文聘。不料不久曹军南下,刘备仓皇南逃。曹军铁骑昼夜兼行,终于在长坂坡赶上刘备,双方激战,刘备大败,继续败逃到夏口。伊籍已经年迈,经不起在乱军中折腾,所以只好听从庞统的劝说,继续在庄园里住着,等外面安稳了,再驾舟去江东。
不多久听说孙刘联盟,赤壁大战爆发。庞统怕仗打起来更不好走江上了,于是便连夜收拾东西,沿江南下,去江东去了。果然江上封锁严重,商业全部停止。沿江从南到北,处处戒严。庞统、伊籍二人昼夜兼行,终于过了江陵烽火台。如此过了江陵,离目的地也不远了。
不几日,两人到了洞庭湖巴陵附近。果然见那洞庭湖气象万千。秋风拂面,更觉波光粼粼,姿态万千。后世宋人范仲淹曾就此写下名篇。看他怎样描绘洞庭湖: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接连远山,吞吐着长江的江水,好像没有边际,举目望去,全是一汪水泽。而朝霞、夕阳,晴天阴天,更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若是阴天,则“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洞庭湖上狂风怒号,大浪像是要打到天空。船只根本不能下湖。若是天晴,则“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天晴时便是风平浪静,一览无余。沙滩上沙鸥缓缓飞翔,岸上的野花草郁郁葱葱。如杜甫诗作“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好一个洞庭风景啊!
只是因为作战,洞庭湖有船坞在造船,还有水军在此准备。
那宋代有张孝祥词,专写洞庭中秋,在此附上,以应中秋之意: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