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蝉仰望着这摘星台,忽然冒出了两个字:“真像!”
傅小官一怔,问道:“真像什么?”
“真像七宝塔!”
所谓七宝塔,在《法华经、见宝塔品》有述: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横二百五十余旬,从地踊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较之,五千栏楯,龛室千万……!
若是形容这摘星台之大倒是贴切,可传说中的七宝塔却是佛教安放历代高僧舍利的地方,这就不合适了。
傅小官倒没有去为这事辩解,一行人进入了摘星台里,拾级而上,才发现这中间居然是实心的——楼梯环绕而上,却没有分层,外面的墙上有许多窗,而里面……居然是石头筑成的墙!
直到他们走出了楼梯,站在了这台顶,才知道这摘星台上,大得可以跑马!
其上有楼阁九处,有花园三处,有假山两处,还有一面湖!
所有人为之震撼!
才知道作为观云城的三台之一,它果然名不虚传!
傅小官一行去了湖中的那处亭台,便看见这亭台上写着两个大字:云庭!
不是亭,是庭!
作何解?
傅小官不得知。
他们在云庭里面靠湖的一张桌子前坐下,这里面有三张放好的木桌,空间还极为宽敞,傅小官仅仅扫了一眼,便算出若是要举办宴席,这里面至少可以再安放十张大圆桌。
想起临江闲亲王的上林洲,自己以前觉得那地方太好。可若是比起这地方,上林洲却不堪一提!
他的视线投向了窗外,上面是仿佛伸手可摘的灿烂星辰,而下面——
下面隐约可见乳白云雾,却不知那是云,还是雾。
“摘星台距今已经有四百三十年历史,曾经是武朝祭天之处。”樊天宁极为感慨,“后来……”
宁思颜的剑
傅小官看向了樊天宁。
等了许久,樊天宁才徐徐开口,又道:“大致是百余年前,武朝内乱。有三十余万黄衫军攻入了离落高原,与武朝十余万禁军在离落高原一战。”
“那一战便是武朝历史上有名的天罚之战。”
“按照道理,十余万禁卫军是没可能抵挡三十余万黄衫军的——那不是守城之战,而是离落高原双方展开的大会战。”
“可那一战,禁军胜了,而胜利的原因是因为离落高原南边的那座常年积雪的名为大雪山的山神发了怒!”
“三十余万黄衫军的大本营就在大雪山下,而就在会战即将开始的时刻,所有离落高原上的人,都看见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后世的人们将之称为日照金山!”
“就在所有人震惊于日照金山的奇观时,天上有轰然雷鸣之声响起,随后便见那大雪山上的雪如狂潮一般奔涌而下。”
傅小官一怔,雪崩!
“天罚就这那一刻开始!”
“三十余万黄衫军行大逆之事,惊扰了上天,上天降下神罚,山神抖动了他的身体,那狂潮积雪顿时吞没了黄衫军的大本营,仅仅只跑出来了数千骑兵。”
“三十万人祭奠了山神,武朝十年内乱因此而平息,自那以后,这祭天的地方,便改在了大雪山下。”
“而今的大雪山下有一处武朝祭天的巨大神庙,所以这摘星台也就不再承担祭天之功能,而后被划入了这镜湖山庄,却成了你独有的私产。”
樊天宁摇了摇头,“世事难料啊!”
傅小官想的却是那神庙建在大雪山下,若是再来一场雪崩……这特么该算是天罚呢还是人祸?
若是发生在虞朝,他一定会千方百计的劝陛下废了那神庙,可这事儿发生在武朝,哪怕文帝对他释放了他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巨大善意,可他明白他根本无法说服文帝。
关于神这个东西,在古人的心里,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所谓天命神授,这是皇权的最高旨意——老子为什么是皇帝?因为这是神授予我的!所以尔等皆是臣,所以《诗经、小雅、北山》才会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是皇帝统治天下的根据,凭他傅小官这身本事,他当然无法和神抗衡,若是他真敢对文帝说出将那神庙给拆了,估计文帝立马就会翻脸把他给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