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放心将事情交给李怀河来操办,“好,你多上些心的。”
“大嫂,这是弟弟应该做的。”
孙娘手里撑着油纸伞,今个日头正烈,生怕李婉中了暑气。
李怀河也劝说道,“大嫂,外头晒着,这里交给我,您回家歇着的。”
李婉点头,默默地抬头望着天,臾须才道。
“昨个我同你说的事情,你与五叔商量着办,尽快将村尾那条河的引流渠挖好。”
“是的,大嫂。”
今年的气候很不对劲,风向也不太对,李婉希望是自己多心的。
让李族长出面招揽村民将村尾河流引进村子的田埂,是李婉的主意,万一真的旱起来,小河里的水流多少能缓个急的。
交待完事项,李婉才同孙娘转身回老李家,堪堪走没两步,槐夏一脸神色匆匆的赶了来。
“夫人!”
孙娘眼瞅着槐夏那毛躁的性子,很是不悦地蹙起了眉头,“何事如此慌张。”
槐夏赶紧跟李婉福了一礼,道“夫人,良辰来了。”
李婉闻言眉心一紧,估计是福州城有事,不然李怀江不会遣良辰跑一趟。
“走吧。”
“是。”
良辰正等在院子里,眼见李婉回来,赶紧迎上前双手作揖。
“夫人。”
李婉瞅了眼他的疲色,缓了缓心绪“到里面说。”
“是,夫人。”
到了堂屋,良辰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李婉接过,是李怀江写的。
略略扫了眼信中的内容,李婉不由地一脸正色。
看来,真的不是她多心,从她们离开后,福州城的气候就已经不对劲。
良辰道“老爷已从衙门里调了人到附近几个州城低价回收口粮。”
李婉闻言叹气,“这事得秘密办,若是走漏了风声,粮食的价格务必会被商家哄抬的。”
“是的,除了周大人,和派出去的几个亲信,暂且还无人知晓。”
周大人,周都是掌管一州支纳,衙门用钱需得通过他的,此事定是不能瞒着周大人。
“好!”李怀江处事,李婉还是清楚的。
“老爷是想让我从益商行调动谷粮,良辰你先去休息一会的,晚些我让十一到津州送信,后日你同我们一块回福州城。”
“是,夫人。”
他是跑死了两匹马才赶回的淄州,事态紧急,需得在他人意识到大旱来临前,将所有的事准备妥当。
按李婉的原计划,她得过完五月才会回到福州城,当下事态只能提前动身。
李婉先去寻了陈氏与凌氏,让她们准备好两个哥儿的包袱,再到隔壁告知李婆子自己提前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