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再做几个竹架用来放东西,做好了我就去一趟海边,打点儿鱼回来,腌成咸鱼吃……再就是,送点儿海鱼给苹香去。她大嫂总送东西来,我不乐意欠她家的。”棠娘说道。
栀栀笑道:“这次我给你带了七十斤大米过来,回头她嫂子再来送东西,你就回给她一些大米呗!反正我下个月还是会送点儿口粮来给你的。”
棠娘,“我……”
“与其说,让你欠她的人情,还不如欠我的,对吧?”栀栀又道。
棠娘莞尔一笑。
她伸手捏了捏栀栀的脸。
栀栀握过棠娘的手,看了看……
她叹气,开始唠唠叨叨地念叨,“棠棠,我给你买了雪花膏、香皂和洗发膏,你一定要记得用……尤其是每天晚上睡觉前,要用雪花膏抹一抹脸、再抹一抹手,不然……你看你的手,磨出了那么多的茧子。”
“我还给你买了15只小鸡回来……你用大米和苹香大嫂换点儿米糠,一斤大米能换上五斤糠左右……现在小鸡还小,五斤糠足够它们吃上两个月了。等到孩子出生的时候,这15只鸡也就能出栏了,到时候你坐月子的时候一天吃上一只鸡……嗯,到时候我会再买活鸡来的……”
“我还带了30只鸡蛋过来,你每天都要吃一个,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我还给你买了奶粉、绵白糖和粗红糖,你可要记得,每晚睡觉前都要冲一杯牛奶喝,我买的是纯奶粉、不含糖的,要是你觉得味道淡,就自己加一点绵白糖进去啊……”
“再就是,我还捎了针线、顶针、土棉布和10斤木棉过来。你可以把土棉布裁剪好,以后给娃娃当尿布……下次我再多收集一点土棉布,也再给你弄一副铺盖过来……”
说着,两人走到了外头的菜园子那儿。
栀栀去看了一眼,发现菜园子里的杂草已经被清除掉了,土壤也翻新过,还种有不太多但已经定了型的姜葱蒜、土豆、辣椒、番茄、萝卜、大白菜这几种……
“棠棠,这些是张大嫂帮你种的吧?”栀栀笑问。
——棠娘是地地道道的渔民,或许认得这些菜,但要让她亲手种,可能还是有点儿困难的。而且她才来一个月,这些菜不可能一下子就长得那么大、那么好。
果然,棠娘点头,“她用背篓背过来的,说是从她们那边儿的菜园子挖来的,种在这边儿……这样我想吃点儿菜,也不至于太难。”
栀栀拉着棠娘去了厨房那儿,从自己的背篓里拿出用麻绳捆好的、用牛皮纸包好的几个纸包,说道:“棠棠,这些是蔬菜的种子,回头你交给张大嫂,请她帮忙在菜园子里……你别怕麻烦她,这里毕竟是她的家。以后等菜都长了起来,你在这儿的时候能吃上几茬蔬菜,以后你走了,这些菜都是她的……”
棠娘想了想,点头。
栀栀又把黎恕喊了过来,让他帮着把这些大米放进米缸里,各种各样的东西全都分类摆放在厨房里……
也就到了栀栀和黎恕要离开的时候。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快五点钟了,他俩还得走上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再搭乘火车回林市,再步行一小时抵达出海口,取了小船以后又要赶一个多小时的水路,才能抵达海鸥岛。
也就是说,就是现在走,一切都顺利的,估计也要到夜里九点多快十点钟才能赶回去。
棠娘没留栀栀和黎恕。
临行前,栀栀问棠娘还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她下个月送过来……
棠娘想了想,说道:“给我一只闹钟吧,我实在不想每天睡到大中午才醒了。再就是……土棉布还想再多要一点儿。”
栀栀点头。
棠娘站在青石板台阶上,目送栀栀和黎恕背着空背篓、扛着一根扁担下了山。
直到离开了山头——
黎恕才问了栀栀一句,“棠娘怀了明宇的孩子?”
本来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两个人联想在一块儿,可棠娘失踪后,傅明宇急成那样儿!再加上栀栀又刻意隐瞒着傅明宇……
所以黎恕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栀栀点点头。
一时间,黎恕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不过,仔细想想……
其实棠娘和傅明宇还挺般配的?
傅明宇已经26了,属于大龄青年了,可他的思想和心态却非常的天真幼稚。像他这样年纪的男人,绝大多数已经娶妻生子、事业小有所成了。
可依着他这样的年龄、又这么幼稚天真的心态……
如果抛去家庭条件不谈,估计也没有女青年会喜欢他这样的人。
棠娘就不一样了。
尽管棠娘年长了傅明宇许多,但她的性格……至纯至善,因为经历得多,所以她洒脱、一切见怪不怪、不以为意。也因为她的绝对实力、和她的经历,她其实是没有经历太多的,性格里依旧保持着尚未泯灭的童真。
这么一想,就会觉得……
其实棠娘和傅明宇两人还挺般配?
只是,在这个时代呢,也不是没有女大男小的组合,但最多大个三四岁……棠娘和傅明宇应该差了十来岁吧?
棠娘孓然一身,倒是不用顾虑太多人的想法。
可傅明宇的家里未必同意。
黎恕不住的摇头叹息。
难啊……
他和栀栀赶回九道弯火车站。
栀栀找火车站的刘站长要了块纸皮,然后找张苹香要了块木炭,在纸皮上写下一句话——
【求购(或换购)一只至少七成新功能正常的闹钟】
黎恕有点儿着急,就对栀栀说道:“栀栀,闹钟的事儿咱们以后再说,回头我托人送一只到九里弯给苹香不就得了?咱们现在得赶紧回去,不然就太晚了。”
栀栀对黎恕说道:“咱们就等三趟列车好不好?过三趟列车,如果还没有乘客愿意和我换,那我就不换了……好不好?”
黎恕只得依了她。
栀栀的运气还挺好的,等到第二趟列车的时候,就有旅客从车窗里探出个头来,“小妹子……你过来一下!你是不是想要一个闹钟?你出多少钱?”
然后把一个大约八成新的闹钟递下来给栀栀。
栀栀接了,看了看这个闹钟,听了听闹钟的铃声又对照了一下自己腕表上的时间,确认是好的,就对旅客说道:“大姐,我出七块钱,你愿意和我换吗?”
一只全新的机械闹钟,供销社里的标价大多在10-15元左右。
旅客犹豫了一下。
看得出来,她确实有点儿缺钱了,“小妹子你再加一块钱吧,8块钱,那闹钟我就给你了!”
“好,那就谢谢大姐了!”栀栀干脆利落的应下,掏出钱、递了上去——
就这样,只等了半小时,栀栀就如愿得到了一只闹钟。
她把闹钟交给张苹香,拜托张苹香带回去捎给棠娘。
张苹香连连点头。
于是,栀栀和黎恕又披星戴月地往海鸥岛赶。
夜里快十点钟的时候——
两人才抵达了海鸥岛码头。
不过,码头上闪着手电筒的光。
栀栀和黎恕定睛一看,却是傅明宇?
他也背了个背篓,这会儿正蹲在地上,手电筒摆放在一旁,他正在收拾跌落在地上的一些纸质卷轴。
栀栀过去问傅明宇,“明宇,你这是怎么了?”
傅明宇道:“啊?没事没事,我东西掉地上了我捡一下。”
他的嗓子沙哑得不像话。
然后他看看栀栀、又看看黎恕,好奇地问道:“你俩上哪儿去了?怎么那么晚才回来?”
栀栀和黎恕对视了一眼,有些心虚,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半晌,两人同时开口说话——
“我们上松市去了,我……找你哥谈那社队企业的事儿了。”
“我们就在松市逛了一下嘿嘿嘿嘿……”
栀栀糊弄了过去,又赶紧问傅明宇,“明宇,你呢?你上哪儿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傅明宇哑着嗓子说道:“我今天上潘家坳摆摊儿去了……呐,这些都是我摆摊用的标语。”
栀栀已经看到了。
散落一地的各种纸轴标语上写着:
【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生活污水和垃圾请不要倒进海洋里】
【海是大家的,一起爱护它】
【我们善待大海,大海善待我们】
【大海是人类的美好家园】
……
栀栀又问,“你摆的这是个什么摊儿啊?”
傅明宇黯然说道:“我想让大家重视环境保护……善待这片大海。棠娘那么喜欢这片海,她一定会回来的……我不想她回来的时候,看到一片发臭的海。我希望她能一直无忧无虑的在海里玩水儿。”
栀栀再次与黎恕对视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