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们如何生活?”时落话家常似的问。
梅子婆婆回道:“我家老三在村里请了个人帮我们过来一天做三顿饭。”
“那是用我自己的钱。”梅子公公强调。
“你另外两个儿媳呢?”时落并未理会梅子公公,她语气温和,让人听了想倾诉。
梅子婆婆叹口气,“老大媳妇不是带着孩子吗?那孩子去别的镇上上初中,老大媳妇跟着去了,老二媳妇在女儿家。”
老二家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外头上学,之后在大城市里找了个女朋友,就在女朋友家那边安家了,除了孩子跟他一个姓,别的跟上门女婿也没什么区别。
儿子是没指望靠了,老二媳妇就住女儿家。
“其他几个子孙呢?应当都有三十多了吧?”
“都在外头,都走了。”梅子婆婆声音越来越低。
她苦了一辈子,临了,孩子不是没了,就是走了。
随即她又打起精神,“我家两个闺女好啊,她们三天两头来,买吃的买喝的,还给洗衣服做饭,你说她们离的远,自家也有孙子,还有地,让她们不要过来,还非要过来,说是不放心我们。”
梅子公公又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我把她们养大,她们照顾我老是应该的。”
“那她们过来你还骂她们?”
梅子公公脾气显然不好,“不听我话,我不能骂?”
“你要是还这样,两个孩子早晚都不来了。”
梅子公公老了,越发不可理喻,与她婆婆性子也更像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