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别人比自己领悟难多了!
更何况,还要考虑李奶奶的身体机能条件,她在腰腹力量和转速方面的薄弱。
李奶奶倒是欣然接受了“差生二人组”的互帮互助,说道:“姑娘你看看我有什么问题。”
说着,李奶奶就给她来了一个发球演示。
杜佩清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多年的运动经验帮助她快速找到了问题所在。
“李奶奶,您不能光手臂使劲。”
李奶奶有点儿疑惑地看着她。
杜佩清于是换了个方式,比起说,直接让李奶奶感受,也许会领悟得更快。
她扶着李奶奶的身子侧站在底线处,让她学会用转体的力量让球飞得更远。那种手把手教学,去寻找细微处问题的感觉,很新鲜。
就这么,杜佩清一点点地观察问题所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到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杜佩清就这么让李奶奶的排球越飞越远。
在锲而不舍的尝试之下,李奶奶渐渐掌握了技巧。
排球微微颤颤擦着网袋,轻飘飘地越过了球网。
杜佩清和李奶奶一齐兴奋地欢呼了起来。
其实这样的场景对杜佩清来说并不陌生。以前在篮球队里,她不是队长,但有时也会负责一些带新队员的练习活动。但真像今天这样这么细致的,她从来没做过。
看着李奶奶成功在杨奶奶面前秀了个质量颇高的下手发球,杜佩清突然升起一股欣慰的感觉。
杨奶奶也对她的指导很肯定,“嗯,看来我们下周能教大家比赛规则了。”
集体的训练时间结束后,杜佩清依旧没有离开。
她走到杨奶奶面前,问道:“我能学一下上手发球吗?”
“好。”杨奶奶迅速给杜佩清讲了要点,然后做了一个示范。
球被高高抛起,杨奶奶只是站在原地,右手像是挥鞭一样,一下把球抽了过去。
排球精准地打在了底线上,落点之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杜佩清在一旁看呆了,她没想到,杨奶奶好像真的很厉害!!
“我也能像您这样么?”她讷讷地开口。
杨奶奶哈哈大笑:“当然,你等会儿把球捡回来自己练习吧。”
果然,这次加班也没超过五分钟。
之后的两个小时,杜佩清就开始独立练习上手发球。她的脑海里不断回放刚才看到的示范,然后自己慢慢复刻着那一个发球。
一开始球会飞出底线,而压得太低又容易下网。杜佩清在一次次的尝试、捡球、再尝试中,寻找着手感。
她知道,想要达到杨奶奶随手展示的水准,没有捷径。
太阳不知不觉挂上了树梢,盛夏十一点钟的太阳炙热而刺眼。杜佩清猛喝了好几口水,决定先收工回家。
之后几天的训练日,杜佩清终于加入了和大家一起垫球练习的队伍。她还发现隔壁的中年阿姨组会做一些扣球救球练习,而且杨奶奶还会给大家传球在球网处练习扣球。
她羡慕着看着大家,发现自己的进度果然还有好长。
于是,她在每次集体训练时间结束后,默默地加训。自传自垫的数量一点点上升,不过三四天就突破了一百个的大关。上手发球也有了眉目,每次都能成功过网,落在界内。
杜佩清暗自握拳,她想,电视里那些排球运动员还能找人发球,这就是自己下一阶段的目标!
*
下周一,排球场。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排球的基本规则,虽然有些朋友知道了,但我们照顾一下新人。”杨奶奶笑着说道。
嗯,不用每次都提醒自己是个菜鸟的,真的!
杨奶奶把大家安排站到了排球场上的不同位置,开始了解说,“场地的右下角是一号位,依次逆时针到六号位。二、三、四号位是前排,一、五、六号是后排,后排队员不可以在三米线内起跳进攻。”
杨奶奶又看了眼杜佩清,像是抽查的老师:“你现在是几号位?我站在几号位?”
杜佩清看了一眼答道:“我在三号,您在四号位。”
杨奶奶点头表示正确,继续介绍:“我们这次比赛就按照最简单的‘中一二’站位打。佩清和李奶奶站的位置是二传,我和陈梓沐打主攻,辛苦王阿姨和张阿姨打副攻了。”
杜佩清没想到,自己好像被安排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紧接着,杨奶奶又简单介绍了转位的基本的规则,让大家模拟转了几次。
李奶奶毕竟没打过,有些发懵,杨奶奶特地单独给她解释。杜佩清旁听,佩服于杨奶奶通俗易懂的解释方式。
训练结束,杨奶奶单独走到了她的面前,拍拍她的肩膀,“佩清,你之后就得加练传球了。毕竟,我们队怎么组织进攻,都在你身上了。”
杜佩清立马有了使命感,天将降大任于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