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价格的评价则异口同声一个字:贵!
口里喊贵和实际购买行为不能强行挂钩。
水果手机都嫌贵,割了腰子都要买。
只要产品质量做的好,品牌调性、品牌形象做上去,支撑住品牌溢价,打出高附加值就没事。
听了一个半小时,周安悬着的心慢慢稳了,最关心的口感获得客人的一致好评。
只要客人认可这种全新的奶茶口感,价格什么的都好说。
过了开业七折时间,到第四天恢复原价时,就能看出市场对价格的真实接收程度了。
十一点半之后,客人越来越多,吧台接近满负和工作了。
四位女达人视频拍了,奶茶喝了,朋友圈发了,该撤了。
傅雨让吧台做了五十杯奶茶,四杯给官月枫,剩下的带回江雨创意,给办公室的同事们尝鲜。
她们坐大面包走了,傅雨单独打车去了江大,在女生宿舍楼下把两个袋子递给官月枫:
“老板娘,你的货,请签收。”
“大傻子,辛苦你了,”她用了昨天“你是风儿我是沙(傻)”的谐音梗。
她没有马上品尝,和傅雨站着聊奶茶店开业的盛况,傅雨说的眉飞色舞。
路过的女生纷纷对她俩行注目礼:
那不是高冷女神官月枫吗?怎么一脸笑容?平日的高冷范哪里去了?
哦,怪不得,男生这么帅......
再高冷的女人,见了帅哥也风格大变......
聊了几分钟,官月枫让傅雨走了,他俩站宿舍门口,太扎眼了。
“快来喝奶茶,”她进门招呼舍友。
刚吃过中饭,舍友们都在,全围过来。
打包纸袋和店里品宣是同一套VI:白底,雨过天青色的祥云图案,红底白纹的京剧脸谱logo。
“我刚刷到这家店的视频了,今天新开业的,”一位女生拿着奶茶放在眼前端详。
罗玉则嘻嘻笑着说,“我们跟着沾光。”
官月枫把纸袋和奶茶杯子细细打量了一遍,对自己亲自负责的VI很满意,花了一百万呢。
她戳开奶茶,品了一口温温的伯牙碎琴,眨巴的眼睛认真品味着。
嗯,好喝,真好喝,口感和之前喝过的所有奶茶都不同。
“把你的给我尝一口,”她把吸管插到罗玉的杯子里。
嗯,也好喝,真不错。
三位舍友叽叽喳喳说开了。
说奶茶味道,说包装,说特殊的吸管,说价格,聊的不亦乐乎。
她们很自觉的没有问是谁送的奶茶。
沾光久了,见怪不怪。
官月枫的身份背景,舍友们大概知道点,巨富之女,每个周末都有迈巴赫在东湖校门接她回家。
她平日很高冷,不苟言笑,和熟悉的人其实很亲和,和舍友们关系很融洽。
她家里经常会送各种神奇的礼物。
非洲咖啡、澳门手信、法国丝巾、澳洲保健品......
据她说,她哥哥经常在海外出差,每次都会带特产回来。
还经常做好吃的往宿舍送。
舍友们打听过她家是干什么的,她回答:“做生意的,比较大。”
她不想多说,舍友们也就不多问了。
只有罗玉一个人知道。
----
张雅丽下班回到出租屋,一进屋就累趴在床上。
太累了,从中午十二点开始,客人就多了起来,一直到晚上十点,没有停歇。
吃饭的功夫都没有,上厕所要小跑赶时间。
站了整整十个小时,做了几百杯奶茶,双手酸麻的抬不起来。
这才是第一天,明天人绝对要更多,想想就可怕......
晚上十一点了,周安还在店里,坐在吧台电脑旁,盯着屏幕分析今天的经营数据。
分析完,拿起手机,进入茶姬的官方逗音号,粉丝6500人。
总共发了七个作品。
前面四个,是傅雨旗下四位女达人的宣传视频。
后面三个,是对茶姬位置、产品的介绍视频。
评论区里很热闹,大部分是吐槽价格贵的。
就这个账号撑起了开业的推广重任,傅雨是怎么做到的呢?
周安搞不明白。
说起奶茶、酒水行业的市场推广,他是专家中的战斗机。
但从未见过这种纯网络的推广策略。
线下的,除了门口的广告牌和江汉路上四位发传单的妹子外,再没有别的手段了。
没有大张旗鼓的开业仪式,没有花篮条幅,没有表演,没有模特队和嘉宾,连请的托都没用上。
莫名其妙就把宣传推广搞到位了。
他在吧台听的很清楚,很多客户是从别的商圈专门跑过来品尝奶茶的。
有些客人自称是小前台的粉丝,倩女轻魂的粉丝,甚至有说是猫猫狗狗的粉丝,莫名其妙。
要与时俱进搞学习了,他摇摇头,打算等忙完三家新店开业的事情,抽空找傅雨好好学习下是怎么搞网络推广的,真特么有效。
可怜的周安,还以为傅雨是靠“茶姬”账号搞的推广。
更不知道,傅雨炮制的奶茶风暴才刚刚开始。
“快乐小前台”白天集中投放的十个小时过了,傅雨追投了两千逗币,改成三十天匀速释放流量。
给茶姬官逗号也上了投放。
这个晚上,全江城区域所有玩逗音的用户,至少刷到过一条关于茶姬的视频,多的刷到过三、四次。
有李倩的,有王思怡的,也有猫猫狗狗号的。
白天几千位买过奶茶的客户90%发过朋友圈。
发朋友圈,集38个赞,就能获赠一杯22元价位的奶茶,品种任选,何乐而不为?
仅凭这两个手段,就能让茶姬的关注度起飞。
开业第二天,果然原地起飞。
还没到十点,门口就站了十几位客人,等着开门。
到十一点,就开始自发排队了。
周安见势不妙,打电话把二店还在培训的员工调了一组过来帮忙。
昨天调了一组帮忙维持秩序,搞引导服务,今天再调一组,有三十个员工同时服务了。
店里人满为患。
十米长的吧台前排了五个长队,一直排到大门口。
吧台里做奶茶的员工从八位增加到十位,再增加到十二位。
二十组沙发上坐满了客人,惬意的喝着奶茶聊天。
最恐怖的是打卡点,五位服务员在这里维持秩序。
排队的人更长,从店内排到大街上了。
为了让更多客人能拍照打卡,临时贴了张广宣:
“开业期间,每位拍照时间请控制在一分钟之内,感谢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