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2 / 2)

🎁美女直播

魔修建立的帝国是夏奇峰依赖的主要力量,夏奇峰以血誓保证,自己绝不会再度背叛……这时候谁都看得出来,夏奇峰背叛的结果只能送她自己去舔桂堂东的鞋底,还未必能舔的上。

夏奇峰建立的联络机制发挥作用,桂堂东出关之后一天魔修帝国就收到消息,帝国会议同意了夏奇峰的支援请求,派出一支两万人,由帝国各大中小型门派和佣兵拼凑的军队,开赴南疆给予淑士国,丹穴国,女儿国这类亲近桂堂东的方国军事压力。

除此之外,七大选帝侯各自动员出五千人,搭乘四时宫的贸易舰队,以佣兵的身份开赴夏奇峰设置在中原的集结点,二在航行途中,他们又吸纳了海盗与外海佣兵,使得数量膨胀到四万之众。

魔修军的统领是恩泽园重建的大爪哇神庙的大祭司罗摩克里希纳,倒不是恩泽园在帝国最为强势,而是恩泽园首先是为了铲除灭世魔星桂堂东的公义而相应号召,其次才是为1002年那次远征的死难同胞复仇,为一己私利考虑的较少,所以得到各派共同推举。

魔修大军赶来之前,四时宫附庸们动员出的三万人,四时宫四位真传各自动员一万人,总计七万军队先行集结起来。桂堂东善于利用修士无法对凡人施展毁灭性攻击的规则,驱动凡人如过河卒般在战场驰骋,因而,与桂堂东对抗需要大量的凡人。

算上魔修那四万人,反桂联盟凑出了十一万军队,但开奔东瀛之后,他们还能得到加强,因为足利幕府能动员出比筑紫都护府更多的仆从军。

除此之外,夏奇峰尽可能的做到单人盯防,比如她结好天齐派里的世俗派别,使得天齐派绝大部分武装力量都没有响应楚清秋的命令;

夏奇峰给兵甲门的北境守护之争加了把火,从而绊住胡玄冬,让其麾下的军队只能防守领地,而无暇东出协助桂堂东;

地梁宗她无计可施,但她也尽力使用商业战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她争取过阴山盟和月华苑的帮助,但前者愚蠢的保持中立,以为桂堂东会放过他们,以为他们能够靠阴谋力量击倒桂堂东这般人物,而后者则突然变得软弱,仿佛她们不是位列八大门派,而是小门小户的散修。

夏奇峰曾鼓动日升渡抢夺阳炎府在南疆的利益,以牵扯桂堂东的注意力,但在日升渡拥有莫大影响力的衣家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

除此之外,夏奇峰能争取到的盟友只有龙人,嬴政执掌地梁宗时,是地梁宗最为显赫的时代,彼时,修道界还没有明确的禁止修士在大地上取得永生的说法,而为了永生,嬴政希望找到更多的异域之神,从而得到永生的知识。

徐福是被嬴政派出寻觅异域之神的团队之一,他意图找到阴山盟的三座囚禁异域之神的仙山,却因阴山盟的奸计覆灭在海中,再无音讯。

东渡的船队覆灭,徐福率领的三千童男童女——这是龙女琼莲祖先的近亲,却大部幸存,他们本就是地梁宗改造过的修士,体质惊人,适应能力更加惊人,坠入大海而不死,并迅速适应海中环境,建立海洋文明。

但相对的,他们为了适应海洋,在外形、器官与修炼手法上都做出惊人的改变,已经无法适应陆地环境,又恐惧嬴政的追责,于是在海洋中兴建龙宫居住。

他们下一次出来活动,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时候丧心病狂而不择手段的修士们,要利用潮汐给沿海地区搞一些“小破坏”,这惊动了龙宫里的龙人,他们冒出头来,利用手中的观测设备在海滨窥探陆地的景象,被末日一般的场景吓住了,于是再度回到海中,让龙宫下潜到更深的水域避难。

二百年后,龙人才重新派出使者,发现陆地已经恢复平静,陆地人似乎都很友善的样子,他们也尝试和陆地人做贸易,而四时宫就是龙人最大的贸易伙伴,再然后是阳炎府和天齐派。

所以,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二的贸易伙伴打架,让各方站队,阴山盟月华苑还有装糊涂的本钱,但龙人不行,夏奇峰的回复言简意赅:非此即彼。

如果这是一道必须做的选择题,那么题目并不难做,龙人投奔桂堂东,桂堂东信不信不说,四时宫势力上门的速度一定比桂堂东快,所以龙人投了四时宫,但他们没法加入陆地的战争,夏奇峰给其的建议是,如果桂堂东有补给船从海上经过,龙人可以处理这些肥美的猎物,而四时宫承诺提供武力保护。

这道包围网最东边则是足利幕府,夏奇峰与其构连始于1003年,桂堂东消灭了她原本埋设在宫小路的棋子,但桂堂东没有公之于众后,夏奇峰觉得桂堂东会用这件事做点文章,比如打一打幕府,收割一下威望。

她联络了足利幕府,一开始双方的来往程度不深,足利幕府倾向于从阳炎府这里拿到册封,以背书自己的统治权威和贸易权利。

这时候,夏奇峰派人以利诱之,四时宫的船只绕过阳炎府水军管辖的海域与幕府贸易,横滨港就是那么发展起来的。阳炎府知道这一情况后,选择扶持了大阪城的商人团体与之对抗,反过来又使得幕府和关东大名更加依赖与四时宫的贸易往来。

幕府的主要贡献,是他们与四时宫签订的防御协定,能够让足利幕府遭到桂堂东的攻击时,四时宫修士获得合理介入的借口。

夏奇峰费尽心力组建了这支与桂堂东对抗的军队,尽可能的根据已知情况模拟与桂堂东军队交战的结果,与桂堂东本人如何交战。

击败桂堂东的军队,如同剃光桂堂东的头发,而如果能击败桂堂东本人,则等同于砍掉桂堂东的一只手臂,所以反桂联盟的讨论核心,始终围绕如何击败桂堂东展开。

集结大军在东瀛与桂堂东作战,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注意,因为反桂联盟的优势是数量和地理位置分散,在他们看来,若是己方先手进攻,桂堂东一边疲于防守,临阵分兵,就容易露出破绽——

1002年那次远征,若不是桂堂东临阵升级,以及大祭司犯下的几个人之常情却让人恨得难以原谅的错误,来自恩泽园的圣战军队将完成绝杀。

现在,双方却要在远离本土的东瀛进行战略决战,而决战后的情况却很不公平,桂堂东输了这一次仍处于大幅度领先,他还有下次机会打击他的反对者,而反对者们输一次就会万劫不复,因为魔修和正道之间脆弱但在战场上勠力同心的联盟不可复制。

心气被打没了,失败者们不会想卷土重来,要么困守自己的地盘坐以待毙,要么跑路,或者前往桂堂东处宣誓忠诚,希望献祭其他失败者而保全自己。

在林家大院,夏奇峰侃侃而谈:“如今,介入这场战争的人分为两种:支持桂堂东的人和反对桂堂东的人,在旁人眼里,我们不是夏奇峰,不是冬白雪,不是春停云,不是秋已夕,不是四时宫,不是恩泽园,松绿舫或者其他什么,仅仅一个反对桂堂东的工具。

他们反对桂堂东的理由可能有一百个,其中九十条都和桂堂东本人直接chan生联系,但支持我们的理由仅仅因为一条:我们反对桂堂东。

我并非涨他人志气,而是客观的阐述桂堂东的影响力,桂堂东乃是老奸巨猾之辈,他在取代历晴川成为阳炎府最显耀的年轻修士之前,就开始给自己营造人设。

这些我们不屑为之,或者想不通为何为之的举动,让他在51岁的现在,在修道界声望如日中天。

他用骄人的战绩和恭顺的态度取悦比他强大的修士,用看似公平和大度的分配手段笼络同盟修士,又用同情弱者和奇怪的理论煽动其低阶修士和凡人对他的狂热。

诚然,凡人和低阶修士都是些不入流的东西,但强大的修士也从凡人或者低阶修士里晋升,如果让桂堂东的存在感从民间到低阶修士全部拉满,那么将来,必定有一批强力的,而在感情极端倾向于桂堂东的追随者加入他的阵营。

不管桂堂东真正的愿望是什么,其本人的控制欲望变态而强烈,他的成功意味着众生臣服于他的统治下,好恶全都由他一言裁定,凡人似的暴君,独裁者将在修道界开始他的表演,而那时候,我们或者修道界,在其统治下都会如同死水一般。

时间有利于桂堂东,而不利于反对他的人,当前,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击败他的机会,因为桂堂东尚无完全把握,他能够靠发展就能耗死所有的反对者,所以他也在等待着一个机会,在高阶修士们真正重视起他之前,他先把同一赛道的修士们一网打尽。

但我们必须如此,如果我们现在仍然充满投机思想,算计友军,或者以为能和桂堂东利益交换实现共存,那么你们错了,大错特错。

弱小者赞美桂堂东,是因为他们就喜欢看世界燃烧。于强大者,桂堂东是瘟疫,是天灾,是猛shou,他席卷之地,修道界的秩序荡然无存,他会扒下我们这些人名为机缘,力量,地位,名誉与富贵的外衣与皮囊,看我们鲜血淋漓,满足了变态欲望的他才能痛快大笑。

诸位,看看远方临淄的监狱吧,那里每天都有修士被送进去,而后桂堂东用他们摸索出如何把一名修士压榨殆尽,而那些无知而弱小的凡人们凑在桂堂东身边,和他指着被剥夺殆尽的修士囚犯大笑……这是何等恐怖的光景。”

以残忍著称的魔修们,脑补自己在监狱里被迫高强度劳动,被凡人们当做乐子取笑,而自己空有力量却无法撕烂这些弱者的嘴时,愤懑与憋屈让他们气血上涌。

在一个力量维持社会运转的世界,在力量上被否定,尤其是被弱者否定,于修士是最刻骨铭心的羞辱。

如果桂堂东只把这种残忍的刑罚用在正道修士身上,怎么说帝国议会都要给桂堂东授予一个小公国的头衔,让其成为荣誉帝国公民,好用来恶心中原的伪道修士。

但桂堂东不会放过帝国修士,而且因帝国修士人人作恶多端,这惩戒将自动升级最高规格后,魔修们罕见的在非圣战期间团结起来,并且真心实意的想和伪道修士们共谋大事。

如果不看规格和层次,只看结盟者的心意,这将是两个阵营开创性的合作关系。

桂堂东被世界改变比改变世界更多,但偶尔,他扇动的风潮会让世界改变胜过改变自己。

8月30日,反桂联盟出发,9月7日他们抵达东瀛附近时,却探查到了惊人的消息:他们在本地的盟友足利幕府已经被桂堂东架空控制,桂堂东以足利幕府的名义,向地方大名下达命令,要求其服从幕府权威,并集结军队讨伐不服从者们。

由此,足利幕府分为两派,关西在经济和文化上被筑紫都护府渗透,亲近阳炎府,于是起兵响应幕府,而关东大名们则推举出最有德者上杉谦信成为他们的盟主,拒不尊奉幕府的命令。

东瀛人未做抵抗就已经分崩离析,被裹挟的关西大名与关东大名在名古屋附近开始厮杀,而桂堂东却不管暂时效忠于自己的关西大名,径直北上讨伐关东大名中最强大的上杉家。这称号之前属于武田,但桂堂东在进攻小田原城期间,顺手也让武田家成为了历史。

得到这一讯息后,反桂联盟选择登陆,击溃了附近的关西大名军队,向东行军,而当收到四时宫势力出现的报告后,桂堂东引军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