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维摸了摸白盼秋的头顶:“我这不是安全回来了吗?”
白盼秋红了红脸颊,她觉得哥好像不太一样了。但又说不出来,她不抵触,也不习惯。
七叔在一旁吐槽道:“回头再摸,赶紧去见见老爷子。”
白盼秋听完脸更红了,拉着两熊孩子躲去后院。
白维瞥了眼说着催促的话却躲在后面的七叔,投去一个鄙视的目光,一马当前万马无光的绕过风水墙,走过大堂,来到庭院,老榕树下,精神抖擞的老爷子正在跟一名白裙女子下围棋。
白裙女子是白维的另一个堂妹,双方年龄一致,白维只大了她半个月。
白星回。
《礼记?月令》:“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
星回,指的是农历十二月,她生于腊月。但白腊月并不好听,就改成了星回。
她是白维的另一名堂妹,也是老白家货真价实的唯一天才少女,比白维更加出色,但不是在武道上。
大明学宫特招免试,今年第三学年。
大明学宫是大明两个顶级学府之一,每年至招收固定五百人,堪比同盟国的皓月学府,远胜瀛洲极东大学。
至少学历上,是老白家五百年来的第一人。毕竟都是一群武夫莽夫的家族里,出来这么一个智慧人才属于凤毛麟角,白维的表现令人感叹是老白家的天才,那她就是老白家的鬼才。
二爷爷过去常常对外夸口,自家有文武双璧。但白维在麒麟赛上被云出岫打断了灵脉骨后,就再也没这么说了,转而全心全意开始培养白星回,对白维再也不提任何要求,只希望他能安安全全平平稳稳的度过一生,生怕发生什么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
一个大家族,总归各种不容易,时代浪潮来的慢了点,宗族才不至于解体。
但其实到了这时代,也无所谓世家姓氏宗族了,无非只是血缘关系把人聚在一起罢了。
白维走近几步,打量着棋局,围棋他不懂。但知晓棋子需要大量计算,电脑远胜人脑,灵魂力强大意味着记忆力极强。
即便是背棋谱和推演,他只需要临时抱佛脚也能轻易达到国手境界,拿着神秘开挂就是这样不讲道理。
否则白维不可能靠着记忆就还原出各种名曲来,他又不学音乐怎么可能知道乐谱,大脑已经变成了储存器,自带分区和搜索引擎,甚至不需要音乐播放器都能在脑内循环各种画面和声效。
但有时候也会出bug,虽然记得全部,但不意味着能想起来。
在白维回到老白家祖宅前,他都一直没想起来自家堂妹堂弟叫什么,过去相处的如何,见面后才想起来。
这就像是你有着搜索引擎。但是你想不起来要搜什么,内置了整个图书馆,却忘记了自己要查哪本书。
记性很好,但偶尔也会失灵。
白维虽然不懂围棋,但看到老爷子的表情还有迟钝了足足一分钟的手也意识到他已经黔驴技穷了。
熟读《情商》的白维主动打断这场完全不公平的较技:“二爷爷,我回来了。”
老人这才将视线从棋盘上移开,眼神里藏着一丝如释重负……和预料一样,是个要面子的倔老头。
老爷子上下打量了眼白维:“可算是回来了,没丢胳膊缺腿,还不错,坐吧。”
白维没着急入座,继续问:“我本打算收拾好家里,明天带妹妹们再来拜访的,二爷爷这么着急见我是?”
二爷爷白兆没有回答,而是看向白星回:“这棋恐怕下不完了。”
白星回目光离开棋局,她双手藏在长袖里,平举到肩头,微微躬身:“星回知道。”
她离开座椅转向白维:“兄长,请跟我来。”
白维神色疑惑,跟上白星回,两人离开庭院,他追问:“到底什么事?”
白星回推开一间房门,平淡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兄长请换上衣服,该去相亲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有请一号嘉宾
相亲。
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历史上的东西,属于传统艺能的一部分。
自由恋爱然后结婚,正常人的逻辑思维是这样的。但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它呈现出大量出现却是在近现代,随着生产力发展才出现了「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之类的主张。
但对于历史上的大多时候,婚姻从来不是个人的事,底层人口结婚是为了组成家庭,增加抗风险能力。
因为不论如何都物质匮乏,更加看重品行;
而上层人口选择结婚是一种商业、政治的利益行为,讲究强强联合,必须从婚姻里攫取对应的好处。
婚姻自由的基础需要建立在爱情的基础,而且这个爱情得是真的。
很多人错误的把一时冲动当做爱情,之后很久时间都在为此买单负债。
爱情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足够稀有。
多少人,年轻时候认为相亲就是守旧,认为需要媒婆介绍就是丢人,认为自己一定能找到灵魂伴侣。
长大后,发现自己还单着,甚至要吐槽一句「国家为什么不给我发个老婆」,不仅看开而且认命。
都意识到爱情这玩意,它可能不会来了。如果没有爱情,那不好意思,还是老老实实接受婚姻安排吧。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礼教这东西对爱情的压迫就出现过很多次,梁山伯和祝英台就是最典型悲剧。
当然,也不能抓着个例说一定不合适。
从数据来看,一个人一辈子能认识的人是有限的。即便再如何健谈再如何厉害的人,一生中认识熟悉的人,根本不超过一千,而平摊一下男女,只剩下一般。
这样一来,做选择就必须要从这五百人里挑一个出来,无非都是矮个子里挑高个,这能碰到灵魂伴侣的可能性有多低。